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小燕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杜秋第二天收到了陈大猷发过来的邮件,知晓了和aol合作的细节,对他趁火打劫的能力颇为佩服,因为这家伙让aol预装iview,不仅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反而弄来了一个广告合同,以千次点击30美元的优惠价,在icard主页上为aol设置了一个产品专栏。
这家伙对我灌输的“互联网思维”理解的很透彻嘛……
增加了客户数量,扩大了影响力,还赚了一笔广告费,可谓一举三得……
在2016年的时候,软件公司想要运营商或者硬件厂商预装他们的产品,得付一大笔钱当推广费,但是在1995年的时候,情况是相反的,如果运营商和硬件厂商想预装某种软件,得反过来向软件公司付钱,所以aol明知道用户不喜欢他们的booklink浏览器,也不愿意改成网景scape-navigator,因为那样做的话,每年要支付上百万美元的费用。
所以杜秋对周元说只要网景还在收费,就不足为虑,因为传统商业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根本行不通,等用户都被免费的iview抢走之后,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但是网景也有难言之隐,因为它有将近300名员工,每个月光工资就要消耗上百万美元,如果免费的话,过不了多久就要破产了,而骁龙总共就6个正式员工,每个月工资支出还不到1万美元,完全耗得起。
骁龙软件公司在4月底融资之后,把资金分成了两部分,陈志扬搞到的780万留在了国内,杜秋的500万则通过纽约的投资银行,折算成美元转到了美国的分公司账户上,有了钱之后,陈大猷把魏知琴家的车库二楼也租了下来,当作办公室和起居室。
这么做虽然省钱,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听说微软有意收购公司,陈大猷一咬牙,找了个比较便宜的写字楼,租了一间大约90平米左右的办公室,再临时雇了个金发碧眼的漂亮妹子当接待员,把场面撑了起来。
然而令他大失所望的是,微软只派了两个级别很低的员工过来洽谈,既没有参观公司,也没有考察技术,更没有提收购,只说想购买iview的闭源授权,而且开价极低,只有20万美元。
虽然很清楚杜秋不可能同意微软收购骁龙,但如此低的开价让陈大猷产生了一种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憋屈感,为自己大出血租办公室的行为感到不值,于是也就不客套了,直截了当的问道:“你们从spyglass购买他们的浏览器技术授权花了200万,到我们这里来只给20万?spyglass的技术很落后,完全不能和我们比。”
“我们从spyglass购买的是技术授权,你们的iview浏览器是开源软件,技术方面的东西,我们已经研究过了。”其中一个员工带着明显的优越感,说道:“微软很重视版权,对开源没有兴趣,所以只是想购买一份闭源的授权书,20万美元是很合理的价格。”
妈的,当我什么都不懂是不是?
一旦被你们拿到了闭源许可,搞出来个孪生兄弟,iview还怎么活……
陈大猷耐着性子把这两个不知所谓的家伙打发走了之后,立刻让周元重操旧业,以水军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aol和骁龙达成战略合作,即将为客户预装iview浏览器的消息。
如果说杜秋的un2758是个公园里钓金鱼的小鱼饵,那么aol预装iview浏览器则是个海洋里钓鲨鱼的超级鱼饵,一下子钓出来了好多条大鱼,陈大猷很快接到了上百个电话,有媒体记者,有风投经理,有合作商家,甚至还有网景公司的ceo吉姆-巴克斯代尔的电话。
巴克斯代尔再次提出了收购骁龙的意向,这次开价比上次高了2倍,400万美元的现金,外加600万美元的网景股票,甚至邀请让杜秋取代马克-安德森,担任网景的cto。
3月份的500万美元曾经让陈大猷激动不已,但现在开了眼界,心气变了,1000万已经满足不了胃口了,很干净利落的拒绝了这份提案,然后坐等微软再次上门。
当陈大猷在美国忙活的时候,杜秋也在面对媒体的骚扰。
杜秋穿越前看过很多台湾媒体搞出来的闹剧,因此对自己被诬蔑是“特工”和“杀手”之类的报道不以为然,但是在1995年的时候,内地有很多人——包括某些官方人士——还不清楚海峡对岸那些家伙的智商和节操有多低,对无厘头的报道颇为重视,于是以采访的名义,把那天打电话到清迈的新华社记者派到了云城。
“杜先生,我叫刘运来,上次我们电话交流过。”
“刘先生请坐,周元向我介绍过,说你是带他入行的师父。”
“不敢当,只不过痴长了几岁,比小周早两年干这个工作罢了。”
刘运来是个30多岁的中年男子,个头比杜秋还高,方脸浓眉,看起来更像个拿枪杆子的,而不是玩笔杆子的,寒暄过后,就掏出纸笔,询问起了清迈发生的事情。
“我4月18日从纽约回国的时候,在飞机上看到了一本旅游杂志……”
“杜总在住宿的细节方面要求比较高,所以我在去泰国之前,特意通过旅行社打听过美萍酒店的房间布局……”
杜秋在陈大猷以前住的宿舍里招待了刘运来,姜丹枫陪同,两人一个主讲,一个补充,把那几天在清迈发生的事情讲述了一遍,刘运来几乎没问什么,只是单纯的记录,结束之后问道:“杜先生,周元说你有篇文章想要发表?”
“不是一篇,是一个系列。”杜秋拿出一份装订好的文稿,说道:“我觉得互联网是继蒸汽机和发电机之后,人类历史上又一个革命性的伟大发明,将会对政治、经济以及科技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但国内目前对它还不够重视,所以写了一些科普的文章,想要找个地方发表出来。”
刘运来接过文稿的时候数了数,发现有二十多页,好几万字,有些惊讶道:“这么多?”
“我4月份从美国回来之后,本来打算写一本书的,但是没有时间,就以随笔的形式写了一些小文章,刘记者帮我看看哪些合适发表。”
1995年有两本非常著名的畅销书,都和互联网有关,一本是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一本是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在国内外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杜秋打算借他们俩炒起来的风潮,也弄一本类似的畅销书。
智能手机里存储了好几本关于互联网经济学和社会学方面的书,杜秋把里面一些思想性和趣味性比较好的章节摘录出来,和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脉络相结合,敷衍成了十几篇文章,打算先拿去发表,然后再做成合集出版,蛊惑电信部门里那些有野心的官僚大干快上,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做炮灰。
刘运来翻开第一篇,发现是和网络新媒体有关的内容,顿时精神一振,因为他最近正在研究这方面的东西。
在90年代的时候,不仅《云城晚报》这样的地方小报要向市场转型,新华社这样的国家权威媒体同样要向市场转型,搞了两百多家子公司,从房地产到寻呼机,几乎什么生意都做,但大部分都在亏损,急需找到可靠而又丰厚的赚钱法子。
新华社香港分社有个公关公司,经理叫做马运生,1994年的时候联合两个计算机专家搞一个国中网计划,打算利用新华社的政治资源,搭建一个网络,把国内和国际互联网隔绝开来,用户必须付费了之后,才能浏览经过筛选和过滤的互联网信息。
这个计划非常愚蠢,但在官僚眼里却是垄断型的香饽饽,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新华社特意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中国国际网络传讯有限公司,简称cic,然后从香港的一些商界大佬那里弄到了25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
然而1995年1月京城和浦江先后开通了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一下子把这个计划给打乱了,于是cic准备把国中网改成专门为国内商业用户提供经济和金融信息的网络,但是这样一来的话,又和道琼斯、路透社以及彭博等国际巨头发生了冲突,这三家公司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三天两头的施压和谴责,弄的新华社疲于应付,狼狈不堪。
刘运来曾经在香港呆过,很清楚cic的困境,因此对杜秋的文章非常重视,看完之后当天晚上就坐飞机回了京城。
(大雁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王爷家的美味娘子 遍布纷争的未来 高手如林在都市 桃花剑之桃花劫 江湖赞歌 阴阳代驾师 尘间花少 我的女友是桃花仙 他日我若为仙帝 一袭烟雨醉秋风 异类武侠之雷霆战警 君生:傲娇小徒弟 神级卡徒 九零军婚有点甜 一本古书论两个江湖 岐黄圣手大村医 陈河苏怡 都市最强神帝 战地封神 甲壳狂潮
云皇十年坚持,却惨遭剜心剔骨而亡,魂魄附于一截剑骨上,入葬地,闯禁区,培养出无数大帝一朝梦醒,重回少年时期,修惊世霸体,战诸天万族,所到之处大帝俯首,神魔退避,吾乃第一狂仙,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书友群...
作者莫默的小说的经典小说武炼巅峰最新章节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身怀逆脉的郑辰,屡次聚灵失败,落得废柴之名,却因偶遇玉牌中残魂老者,逆脉贯通,变身绝世奇才。功法仙道,转瞬即悟炼器夺宝,轻而易举。看俊逸少年,戮仙弑神,成就威震寰宇的一代天骄!...
一个现代人的灵魂在重生之后,偶然发现,自己携身带至的正气歌竟然在这个世界上是无上修儒宝典。修得浩然正气,震散千里邪魂。...
他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因为机缘巧合他从此踏入仕途,满怀热血的他在这虚伪而又残酷的世界中从一个小小公务员做起,在漫长的宦海道路上,各种虚情假意,各种陷阱,各方诱惑不断的缠绕着他,但也许是因为幸运女神的眷顾,最终他总是能逢凶化吉,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人生中的辉煌。龙翔群号48858570,73824018,33435692,第一个是我本人的群,另外两个是书友帮我开的。...
最火爆灵异茅山道术有玄秘,上请三清诛邪祟!少年天师李飞,下山救人,浪迹都市,灭千年僵尸,除东瀛鬼王,斗无常,杀鬼差,保护大校花,清除茅山叛徒,十八层地狱任我游,以道术度一切邪恶,终功德圆满。...
一名曾经江湖独行大盗,在金盆洗手准备改邪归正的时候,意外与偷袭妖精不成,导致雷劫的天师合二为一,天师成为了大佬的背后灵。两者结合,变成了一种游走于生死之间的全新生物。一人一灵两个人,一下子成为了地府,人间,地狱,妖庭等等共同瞩目的特殊存在。这是一个特别的捉鬼故事,有热血,有温情,有友情,有爱情,就是没有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