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二十世纪的偏远农村,像我父母这一代人,小时候很少读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物质条件,最主要还是长辈们没有让孩子读书识字的意识。十个孩子里面最多只有一个去过几天学堂。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只要孩子能长大成人,继承好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一亩三分地,然后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就行了,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一辈子的终极目标,至于上学读书,那都是云里雾里,遥不可及的幻想,隐约可见却又触手不及的事情。
当然,这些长辈里面也不乏一些“有识之士”,会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一点书,认几个字,其中就包括我的祖父和外祖父。父亲兄弟姐妹七人,只有父亲一人读过书,认过字,并且还上了高中,差一点考上大学。在我们村,当时算是最高学历了,他们一起上过高中的仅四人而已。
多年以后,我的叔叔和姑姑们因为受到了很多不识字的“苦”,还对读书这件事耿耿于怀,他们说我祖父偏心,只让老大上学,不让他们上学。但是祖父又有什么办法,当时家里一贫如洗,穷的叮当响,饥一顿饱一顿,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家里能有一个子女读书认字就不错了,让大家都去学堂读书明显不可能,试问天下又有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读书认字,通情达理。而这个好事情一般都会落到家里的长子身上,因为长子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地里的主要劳动力,多认几个字对整个家庭的贡献不言而喻。
外祖父虽然平时对子女非常严厉,甚至可以说到了苛刻的地步,但是在读书这件事上,他老人家却比大多数长辈都要开明。外祖父希望他的四个子女都能识字,所以母亲兄弟姐妹四人都被送去学堂读过几天书,虽然后来都没有考上大学,但在以后的生活中,“识字”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大舅父书读的最好,读完了高中。母亲和姨母只上了三年级,二舅父上了四年级。
到了我们这一代,长辈们好像对教育一下子重视了许多,观念突然转变过来了,孩子们到了上学年龄,基本上都会被送去学校。一方面是大家基本上都解决了温饱问题,经济条件有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教育,也给了很多优惠政策。我们同龄人当中,大部分都上过学,虽然也有些孩子没有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但这是极少数情况。之前是十个孩子里面只有一个孩子上学,现在是十个孩子里面只有一个不上学,情况恰恰相反了。
虽然大人们对教育重视了许多,但是在他们的眼里,排在第一位的永远都是家里那几亩薄田,而不是孩子们的学习。我们没有上过幼稚园,七八岁直接上了小学,也从来没有上过各类辅导班之类,父母因为识字不多,没有管过我们的学习,也没有能力管。我们的学习都是在校靠老师,在家靠自己。放暑假了,正好赶上农忙时节,孩子们都会去地里帮忙干活。晚上回来再抽空去学习,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初中。
初中以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母亲不再让我下地干活,她也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我的功课逐渐增多,需要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帮地里干活了。
父亲一直都在外地打工,母亲一个人在家务农,虽然艰辛,家里也没有一分钱存款,但还勉强能维持生活,因为上小学是免费的。生活开销也很小,因为家里一年四季都不怎么买菜,吃的都是自己种的粮食。
我到初中以后,父母亲他们无形中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他们的眼界已经慢慢放宽,已经开始考虑以后的事情了。我上高中以后学费怎么办,上大学以后学费怎么办,仅靠父亲一个人打工挣的那点钱是不够的,根本无法供给我顺利读完书。这件事一直在困扰着他们,所以他们就做了一个大胆而不成熟的决定,他们决定放弃农耕,两个人都去外地打工挣钱来养家糊口。
他们两个人在我初二的时候就都去很远的地方打工了。我不知道他们要去挣钱的地方到底有多远,但是听说坐大巴车要七八个小时,好几百公里路,就已经感觉非常遥远了。
父亲年初就出门打工去了,母亲是夏天收割完庄稼以后才出去的。我和父亲从小到大都是聚少离多,已经不足为奇。然而和父母亲都长期离别,还是第一次。所以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是心酸还是难过,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虽然表面上表现得毫无波澜,但是内心深处却似翻江倒海一般。
母亲出门那天,每碰到村里一个熟悉的面孔,她都会忍不住要难过一回,到她出村口的时候,已经泪流满面了。这不是母亲第一次出远门,她之前还单独打过一次工,但是这次的情况不同。这次她是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农村,离开了这一直都热爱的黄土地,离开了一切熟悉的人和事。什么时候再次踏上回家的征程,回到生活了几十年的桑梓地,还是个未知数。母亲感觉到前途一片迷茫,在那遥不可及的未来,等待着她的是什么,她完全不知道。所以母亲的心里充满了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和悲切。然而促使她下定决心,不顾一切也要离开的原因很简单,只是让我有书读,让我们全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仅此而已!
父母在出门打工之前,请了村里的永忠二爷帮忙看家,永忠二爷是一个老光棍,孑然一身,无牵无挂,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需要养家糊口,所以从来也不种地。母亲给他的工钱我记得好像是一个月两百块,这在当时的农村来说不算很低,一个老人一年的生活开销基本上够了。
永忠二爷平时就住在我家,周末回来了给我做点饭吃,再准备一些我需要带去学校的食材。每次周末回来,看到厨房里面冰锅冷灶,心里就一阵酸楚。带好生活必需品以后,我很快就回学校了。就这样持续了近两年,一直到我初中毕业,永忠二爷才回家去了。高中是在县城上的,一直都住校,基本上不回来,彼时我也已经成年,父母亲在外地也放心了许多。
这两年的别离,让我对人生对亲情都有了新的感悟,我的价值观也逐渐在发生变化。我已经能感受到亲情的平凡和伟大,也能看得出世间百态,人情冷暖。每个人都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曾经一直拥有的东西,因为得到的太容易,或者说不需要去争取就已经得到了,所以我们都不会去在意,而当我们失去的时候,才会感觉弥足珍贵。
在我青春洋溢,活力四射的年纪,曾经划过一份美好,留下太多回忆。当青春渐渐远去的时候,我又会经历怎样的人生,看到怎样的风景呢!
我为老祖  孤刀出鞘  挂机亿万年,灵石多亿点不过分吧  女尊:空间在手宠夫不愁  荒岛从救了女神开始  青春别样美  超凡世界游戏化  笼中雀她渣了疯批皇帝  剑自雪中来  山里山外  都市神医陈飞宇苏映雪  末日求生:我在游戏做种田玩家  巅峰商业界  陆峰江晓燕  念旧  柯南之酒厂过家家  重返1988陆峰  霍少,你老婆和儿子一起重生了  八零娇娇养崽崽  铜钱  
一种毒药,一种解药,武林风云之下,暗流汹涌两棵神树,两门武功,江湖恩怨之中,抽丝剥茧。初入游戏的迦叶,凭借自己的智慧,获得了一本辅助绝学,正是这本秘籍,让他有了闯荡江湖的资本,之后的江湖岁月,他勤修苦练,只有一个目的将这门武功练至大成,然而,一次偶然的遭遇,他遇到一种名为三魂七魄丹的丹药,自此被卷入团团迷雾,无数的疑团,无数的悬念,这个江湖,究竟是怎样一个江湖,他该如何去伪存真,揭开谜底呢?...
被妹妹算计,她被迫嫁给了那个传言狠辣无情,克死了五个未婚妻的残废,所有人都说她唐阮阮嫁过去活不过新婚夜谁知道婚后她却被那男人宠上了天!傅少,夫人将您继母打了。夫人手打疼没有?傅少,听说您护内不讲理?嗯,所以你们不要欺负我夫人。晚上,唐阮阮被男人揽在怀中,听说你今天又带着三个宝贝闯祸了?唐阮阮怎么,你有意见?傅少没有,只觉得三个宝贝太少了,不如我们在多生几个!...
小布我真不想受打击了啊!系统不,你想!滴!你表白失败,明白了丑逼穷逼不配拥有爱情的道理,你受到了打击,魅力1精神损失费20000滴!你绞尽脑汁写了十万字小说,可惜没能签约,你明白了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的道理,你受到了打击,写作10精神1精神损失费20000滴!你重写了一部小说,修修改改,终于签约成功,本来你以为会收获书友的赞赏,可惜书友却对你大加批评,说你的书有毒,说你是受虐狂,说你应该先回去读完小学再写小说你受到了书友的无情打击,写作5精神损失费10000...
杏花村出了个福娃娃,家人疼,村人夸,福气无边乐哈哈。强势偏心奶我就是偏心囡囡,你们不满那也得忍着!炫孙狂魔爷你问这是什么?我家囡囡给我泡的人参灵芝茶!温柔溺宠娘女娃儿要娇养,囡囡别动,这活让你哥哥做!实力争宠爹囡囡,爹带你玩飞飞,骑马马,快到爹爹这来!柳玉笙在家人身后笑得像朵花。一支金针医天下,空间灵泉百病消,陪伴家人红红火火,可是有个男人总往她闺房钻。笙笙,今天还没给我治病。那个王爷,虽然我是神医,可是我真的不懂治精神病。我不是精神病。你是。我不是。他是权势滔天的南陵王,世人都说南陵王风光霁月君子谦谦,如天上明月圣洁。可是当他有了柳玉笙,他就变成了疯子。为她,不疯魔不成活。(男女双洁,护短,绝宠,治愈!甜甜甜!一路甜到底,全程无虐,欢迎入坑!)...
隐忍五年,错爱她人,一朝真相明,天王出山,誓要守护辜负之人。我不仅会治病救人,更会杀人!...
大学里被欺压了两年的叶泽明无意中从手机中下载到了一款逆天的超级特工系统,从格斗到射击从潜入到心理学从外交到驾驶,全方位强化他的能力,更有大量的物质奖励和高科技设备支持!让他咸鱼翻身,从苦逼的单身到被四个校花包围!工作时是窃取情报打击犯罪暗杀目标保护重要人物的神秘特工,生活中是年轻有为的餐馆老板,从此生活千娇百媚!(不太监不虐主,爽文,只有加更没有断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