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2章(第1页)

经过这一事件之后,孙中山声明大噪,报纸争相访问,就连中国,都有梁启超主持编务的《时务报》,分别在14、15、17、19、21、28册曾分别译载英国、日本的有关报道,如《英国律师论孙中山被禁事》、《论传言英将控告孙中山一案》、《论孙逸仙》等。英国汉学家翟理斯甚至把他收入了《中国名人辞典》。

孙中山把这事儿用英文写成一本《伦敦被难记》,于1897年出版,感动了无数革命志士,至此声望日隆,连被通缉的身价都涨到了50万银元。后来他作了临时大总统,当日出卖他的邓廷铿居然还厚着脸皮跑来与他要官作,气得孙的副官要拔枪把他毙掉,最后还是孙中山出面解围,不与他一般见识,直接轰出了总统府了事。

电报史上的奇观‐‐民国通电趣谈

前面说过了,电报讲究的是惜墨如金,无论是写成文言还是白话,所有人都挖空心思想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

可是凡事总有例外,有一种电报,非但不考虑节约字数,反而要求极尽铺排之能事,废话涛涛,洋洋千言乃至万言。这种电报,叫做&ldo;通电&rdo;。

熟悉民国的人都知道,&ldo;通电&rdo;在民国史上出现得极为频繁,深深地渗透到那一段历史的腠理中去,治史者无论如何也是绕不开的‐‐乃至于有人说&ldo;不读通电,则民国无史矣&rdo;。民国之人对通电的挚爱无以伦比,上台要通电、下野要通电、嘉奖要通电、谴责要通电、讨伐要通电,和谈要通电,甚至大学老师被政府欠了薪水也要通电……

有人作过统计,1912年有案可查的民国通电已经有33次,1913年有40次,1917年有72次,1920年67次,1922年97次,1926年50次,1927年51次。搞得整个民国时代如同过年一样,热热闹闹,沸沸扬扬。

说了这么多通电,那么通电究竟是什么呢?

从技术角度来说,通电是指将特定信息经由某一电报机终端发往所有能够接收到该机信号的终端机的过程。一般的电报是点对点,一台拍一台收;通电则是点对面,一层层转发,直到路上所有接入的终端都收到为止,类似于一种广播。说得浅显一点,当年的通电,就像现在春节期间的手机短信群发。

通电的特点是速度快,范围广,实际上属于&ldo;公开信&rdo;的一种,它是某个政党、团体或者个人为了公开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使用的通讯手段。民国时代没有电视,无线电台也刚刚起步,新闻报纸传播范围有限,速度又慢,唯有通电才是能够把自己的主张传遍全国的最快方式,抢占舆论阵地和道德制高点,是以大受政客欢迎,简直就是&ldo;政治&rdo;天生的助手。

而通电的另外一大特点与普通电报截然相反,一字记之曰&ldo;长&rdo;。篇幅越长越好,词藻越华丽越好,用典越雅越好,讲究悬河千里一泻汪洋的气势。比如民国六年直系四督对段祺瑞落井下石,发布通电呼吁南北停战,其中有一段说:&ldo;(曹)锟等数月以来,中夜彷徨,焦思达旦,窃虑覆亡无日,破卵同悲,热血填膺,忧痛并集。盖我国外交地位,无可讳言,欧战将终,我祸方始,及今补救,尚恐后时。至财政困难,尤达极点,鸩酒止渴,漏脯疗饥,比于自戕,奚堪终日?&rdo;

这哪里还是以简洁著称的电报,分明是一篇富含水分的骈文了‐‐而这不过是民国通电里还不算太雅,也不算最长的一篇罢了。

通电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不过那会儿清廷对舆论关切不大,爱闹事的革命党还在东躲西藏,所以清末的通电并不流行。比较有名的通电有两个。

一个是经元善发起的请慈禧归政光绪电,这个咱们前头说过。

还有一个通电是在武昌起义之后。当时起义军急于把起义成功的消息散发全国。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兼联络使的蒋翊武拿着电报稿交给汤化龙审阅。汤看了一遍,说你们想发通电给全国很难啊,这是明码,在电报局就会被清廷截留,只能用密码。蒋诩武忙问他哪里可以弄到密码。汤华龙告诉他,总督瑞徵逃跑的时候,扔下一个八省土膏捐大臣柯逢时。他手里有一份密码本,可以用来发通电。于是蒋去柯逢时那里弄来密码本,汤随即联络汉口的俄国领事,请俄罗斯人代发电文,由是通电全国。

以武昌通电为发端,一进入民国以后,通电陡然成了最受欢迎的政治工具,你也通,我也通,甚至衍生出一个专有名词,叫做&ldo;电战&rdo;。你我各发通电,隔空而骂,大家都通个不亦乐乎,全国人民看热闹。

不过通电这个东西,可不是随便发的。

前面说过,电报这东西非常贵。可是究竟贵到什么程度呢?

就拿前面大北公司修的那条电报线来说吧。上海至香港、广州、日本长崎,每发一个字,价格是3角银元‐‐那时一张从上海坐船到长崎,也只要6元银元而已。也就是说60个字就顶一张船票了。

这是海线,旱线的情况则稍微有些不同。光绪年间,电报初兴,电报局比较少。像第一条民用津沪线路,从天津接到上海3000多里,中间只设了6个局而已,所以都是按照局号来收费,各局不同。比如直隶到山东一个价,浙江到福建又是一个价。那时候差不多3钱银子1个字,除了封疆大吏富贾商人以外,老百姓根本用不起。

后来电报局日渐增多,不再是一省甚至几省一局了,形成了一个网络,基本上大、中城市都设置了电报局,小城还设置一些代办所,发报的费用有所下降。于是中国电报局统一了收费标准,按&ldo;路有远近,费有等差&rdo;的原则制定,改为同府、同省、出省三种递加的计费办法,明确规定华文明语每字,本府城内收银元5分,省内1角,出省每逾一省加收2分,比如天津至通州,每字一角,到清江一角一分,到上海一角五分等等。加急电报按普通电报三倍收费。华文密码及洋文加倍收费。前面提到刘铭传修的那条闽台电缆,因为是海线,所以比较贵,每个字收费两角洋钱,以当时的时价可以买一斗米。

1908年,出于发展电报业的考虑,费用再次下调,减了20%。以福建为例,从福州发往直隶的费用是每个字两角二分银元,发往江苏是每个字1角6分银元,发到蒙古最贵,4角银元才能发1个字。

进入民国以后,清廷每隔一省递增费用的计费方式被取消,电报只分为同府、同省、出省三种,不再另外计费,分别降低到三分、六分和一角二分。民国25年,收费改为法币;12年以后,又改为金圆券。等到1949年经济行将崩溃的时候,寻常的收费方式已经不管用,而是按基数乘以穗、桂、京、沪、汉、兰、昆、渝等8地的大米、报纸、电料等价格总倍数计算,每旬调整一次。

既然知道了电报的价格,咱们就来算算发一通电费赀几何。

从1912年清廷逊位到1928年东北易帜,这十几年是民国时局最为混乱的时期,不过这段时间的电报价格变动不大。咱们就拿民国16年的价格来作一个参考:华文个人出省电报是一字一角六分银元,(这是个人业务,如果是拍发新闻的话,可就便宜多了,只要3分钱。);通电都是四骈六丽洋洋洒洒,不长不足以显出气势,差不多都是一两千字,最长的近三千字,就算它平均一千字好了。

重生让那只龙充满爱[系统]  文化不苦旅  寂静之城  三国机密  湘西航班  我在江湖  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  午夜灵异手册  灵异监查社之五四林  (网王同人)致萝莉  全修真界都等我出新品  街亭  玫瑰挞  佛系上位日常[娱乐圈]  三国配角演义  她死在QQ上  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  霸道总鬼缠上我  忠犬不挑食[快穿]  望古神话之白蛇疾闻录  

热门小说推荐
时婳霍权辞

时婳霍权辞

一张两年的合约,她嫁给了传闻中患有重疾的男人。外界都在嘲笑时婳守活寡,只有她咬牙切齿的看着身边人。霍总,你的重疾还有精神说话?不是,霍总,你这是骗婚了吧?哦。我记得昨晚您在隔壁。我梦游了。半夜换房说梦游,人前虐狗说演戏,时婳终于忍不可忍,老娘不干了!!她收拾行李想要逃出国,半道却被从机场截了回去。霍家少奶奶的位置只能是你,要么丧偶,没有离异,自己选。...

战神无敌

战神无敌

吴家第一天才吴战,用了三个半月突破地泉境。吴双这个别人眼中的废材,用了两顿饭的时间就突破了陈家的超级天才,一年半突破天泉境,吴双这个别人眼中的废材,用了一个月完成突破…万境仙漩之路,带吴双掀起横扫天下之路,别跟我比突破之速,你会自卑的…317547842(胜己创世官方粉丝群)...

诡气复苏:开局一把斩灵刀

诡气复苏:开局一把斩灵刀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天罡木木的经典小说诡气复苏开局一把斩灵刀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地狱空荡荡,恶鬼在人间。仙宫已破灭,徒留世人殃。鬼,诡,恶魔等称呼,皆指未知却以人类为食物的诡异存在。当世界充满诡异,当诡异开始兴风作浪。人们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驱魔师,所谓符咒更是无关紧要!更别提满天神佛仙人。一切,皆为虚幻。唯独诡异,真实存在。它们,以人类和所有鲜活生物为食,毫无规矩可言。普通人只能通过一丝规律来逃避死亡。王明明,一个普通都市青年,下班的路上遇到了诡异存在,好在,误打误撞...

提点刑狱司

提点刑狱司

南宋时期,提刑官宋慈凭借仵作,为百姓申冤,一部洗冤录集,更是让后人称为法医奇书。...

双面萌宝,爹地,妈咪重生了

双面萌宝,爹地,妈咪重生了

小少爷,你觉得你爹地的优点是什么?某日记者采访。颜值高身材好,倍有钱。萌宝认真点评。缺点呢?小家伙歪了歪脑袋,懵懂的说没有!上辈子的她,亲人丧命,就连她的儿子都惨死在她的面前,她被囚禁在精神病院,折磨的人鬼不分,一身身傲骨被寸寸砸断。重生归来,她势必要扭转一切局面。重生第二天,她就被钦点成了那位传闻中杀人不眨眼,其阴孑手法让人闻风丧胆的残废男人,号称轮椅上的阎王爷。哪知自家老...

谋阙

谋阙

谋士与杀手疯狂生长的乱世,有人御狂局有人执狂子,笼络杀手捭阖朝堂。乱世,乱出谋士杀手的盛世。且看来自西渚千岛,历经逃杀来到大雍的古扬,如何步步执刀谋猎宫阙!如果不能回去,怎对得起当年鲜衣怒马!...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