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根据易中天先生的分析,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还是可信的。诸葛亮在当时的确小有名气,他的出山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愿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刘备对诸葛亮的认识,以司马徽和徐庶为代表的荆州士人集团起了推动作用,这也促成了后来的三顾茅庐。那么,三顾茅庐的真实过程是怎样的呢?它是不是真如小说中所说的那样呢?
刘备三顾茅庐,他是去了三次只见了一次呢,还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一般人读《三国志》,从这五个字里读出了信息,&ldo;凡三往,乃见&rdo;,是觉得去了三次才见到。但是我们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读陈寿《上诸葛亮集表》,不是这个意思,&ldo;三顾臣于糙庐之中&rdo;,没有说去三次才见到一次。我们再去读杜甫的诗,&ldo;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rdo;,也没有说去三次只见到一次,而且周汝昌先生解释&ldo;频繁&rdo;二字就是多次。因此有可能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不但去了三次见了三次,很可能还不止去了三次,这个&ldo;三&rdo;是多次的意思,因为在古书里面&ldo;三&rdo;它可以表示多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不是说只有三次嘛。可能去了多次,去了一次就谈一次,按照《出师表》的说法,&ldo;咨臣以当世之事&rdo;,不停地提问题,谈一谈天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办,越谈越拢,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契合,越谈感情越好,了解越深,刘备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诸葛亮也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因此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那么如果我们能确定这样一些结论,那么《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演义了,而且即便是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一次,它也是演义,因为《三国志》里只有五个字:&ldo;凡三往,乃见&rdo;,但是《三国演义》的&ldo;三顾茅庐&rdo;写得非常精彩。第一次去,先看见一批农民在一边种地一边唱歌,走过去问,这个歌是谁创作的?孔明先生,然后再一看,说孔明先生住在哪里呢?农民说就住在那个山后面,一看这个山,哎呀,气象非凡。然后兴致冲冲地去了以后,碰上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在那儿看门,刘备说我来拜见先生,先生早上出去了,那先生到哪儿去了?不知道,行踪不定。那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呢?不知道,来去不定。碰了钉子,碰了钉子以后只好很惆怅地看了看风景,然后碰见了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当时刘备大喜过望,对面来一位先生,&ldo;道貌岸然&rdo;,这个&ldo;道貌岸然&rdo;是褒义词,就像贾宝玉见了林黛玉一样,贾宝玉见了林黛玉第一句话,哎呀,天上掉下来一个神仙似的妹妹,当时刘备看了对面走过来一个神仙似的哥哥,佩服得不得了,一谈还是一个朋友,他就被打动了。
到了第二回来了以后,先是见到他的两个朋友,一个是石韬石广元,白面长须,第二个朋友孟见孟公威,清奇古貌,坐在酒店里面唱歌,刘备就去谈。谈完以后再到庄上去,见到一个少年抱膝拥炉而歌,好像搞&ldo;超级男声&rdo;似的,又唱歌,又上去行礼,一问是诸葛亮他弟弟。然后再出来一老头,也是风度翩翩,世外高人的那个感觉,一问是他岳父。这么折腾了两回以后,刘备都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说这个诸葛亮他住在这个地方,他把那个农民弄得跟大学生似的,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他的这些朋友,他的弟弟,他的岳父,一个个都不得了的高人,那他还得了吗!
所以到了第三次,刘备再去的时候,首先是择吉斋戒,沐浴更衣,态度就变了,很端正。然后走到卧龙岗的时候,下马步行,再走到糙堂跟前,拱立阶下。说先生在午睡,不要打扰,不要打扰,刘备就在这儿等,一等再等。这个时候的刘备他已经不像一个上门招聘的大老板,像一个上门求婚的痴情人,他这个痴情和《西厢记》里面的张生有得一比。大家都听李昌集老师讲过《西厢记》,这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他想通过红娘去传递一些信息,他见到红娘是怎么说的呢?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并不曾婚娶,红娘说什么,谁问你那么多了。那么刘备见到了诸葛亮看门的小孩子怎么说的呢,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把他所有头衔都说出来,那小孩怎么说呢,我记不住那么多。
这两个情节真是好有一比,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如果说戏剧中的崔莺莺是待字闺中,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就是待价隆中,他们都在等,等自己最中意的人。我们知道在那样一个时代,君臣关系是有点像夫妻关系的,讲究什么呢?从一而终,在当时一个道德品德高尚的人,一旦选中了一个君主、一个老板,他会是很自律地要求自己从一而终的,是不能变节的。当然在那个时代变节的人也很多,改换门庭的人也很多,也不能认为就不道德,但是特别严格自律的人他是不变的,诸葛亮在道德上对自己要求是很高的,所也他是不能变的,所以他必须选准。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对方一定要有诚意,因为小说中的诸葛亮也好,戏剧中的崔莺莺也好,都是心气很高的人,绝不肯随便地以身相许,他一定要考验对方,他一定要摆足了架子,吊足了胃口,确确实实证明对方是诚心诚意,他才肯答应。
所以说《三国演义》这段描写是精彩的,很精彩,非常精彩,可惜是假的。但是虽然三顾茅庐是虚构的,仍然有意义,意义在哪儿呢?我们现在可以把它看做古代版的营销学教材,我们现在用现代视角看看这个事件就很有意思了,在这个事件中,刘备好比一家投资公司的大老板,他决定进行投资,要买断某一个人才,诸葛亮呢,就像一个准备应聘行政执行官的这个一个职业经理人,他们双方都有一个互相试探、了解的需要和过程,所以他这一套东西用现代的眼光一看就觉得整个的这些什么唱歌的农民,不懂事的童子啊,稀奇古怪的朋友全是托儿。这当然是我们今天站在现代视角回过头看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甚至我也可以坦率地承认我这个推测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纯粹是我的个人意见,不是历史意见,也不是时代意见,也不是罗贯中的意见。
那么罗贯中的意见是什么呢?也就是说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猜,两个原因,第一原因是好看,小说一定要好看。我对小说有个定义,有人问我说小说是什么?我的定义是,就是可以躺在床上看的东西,小说不好看就失去了&ldo;小说&rdo;的本来意义,而罗贯中《三国演义》写的这个三顾茅庐,你不管是真是假,好看,这是没有问题的,确实好看,这是他小说家、文学家他的需要。
第二个原因,与罗贯中本人可能有关系。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当过张士诚的幕僚,史书上说罗贯中这个人有志图王,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也是一个想出来辅佐一个人成就帝王之业的,只不过在后来的斗争中是朱元璋胜利了,他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诸葛亮一样是出师未捷,不过他身没死就是了,罗贯中没死,但是这种失落感、寂寞感是一样的,所以他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难免寄托自己的一些想法。何况诸葛亮这个人确实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一个榜样,中国古代读书人差不多都是有诸葛亮情结的,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自个比做诸葛亮了。
汉代风云人物 受活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十六岁少女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病隙随笔 山顶上的传说 我与地坛 灵魂的事 记忆与印象 史铁生散文文论集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务虚笔记 孤女俱乐部 女生贾梅 丁庄梦 活着的事 为人民服务 我与父辈 病隙碎笔
★★★本书简介★★★神医弃妃是一本正在连载中的穿越言情,主角是顾清寒沈暮尘,讲述了顾清寒重生了,她再也不会相信别人了,上辈子她任人欺负,这辈子,她要让所有人知道,她不是好欺负的。...
一纸三千万的广告合约,结束了维持三年的地下恋情,分手那一刻,高歌终于清楚,自己从来就没有走进过他的心里。她平静的签了字,拿着合约麻利的滚了。她以为他们的人生从此再无交集,却不想,这才刚刚只是开始某天,慕总裁打电话给某小艺人,明天有空吗?小艺人不耐烦,没空!这样啊,其实我是想小艺人被撩起好奇心,想干嘛?想!小艺人...
颜正阳,十年前从孤儿院偷跑出来的一名孤儿,十年后,再次回到这个熟悉的城市,意外的,颜正阳获得了超越时空公司将要发布的神魔世界的游戏头盔,于是颜正阳决定进入游戏来享受组织给予自己的假期。在游戏中,颜正阳幸运的获得了一个本来让人很羡慕的隐藏职业魔造师!但是可悲的是,这个职业连初级最弱的幻术师都不如,攻击力低下,防御更是非常弱,而他唯一的职业优势则在于,可以获得别人所不能直接获取的游戏材料。在一片灰暗不明的游戏路途中,颜正阳忽然发现,原来,不为人知的魔造师还有如此强大的一面,从此冷猫新书更新热求收藏推荐点击,读者的每一份支持都是冷猫写书的动力。新书期间更新字数较少,如能上架,冷猫绝对增加更新数量,还望书友多多支持冷猫已完本小说网游之异能师,字数185万...
侯府嫡女,与尊贵的九殿下有着一纸婚约,奉天朝最让人羡慕的女人,过着比庶女还不如的生活!不公平!嫡女地位她自己夺,嫁妆她自己收,未婚夫,你们想抢,没门!家里白莲两朵,外面白莲朵朵,抱歉,遇到她,你们长不起来!重来这一世,努力成为最精致的女人,清理恶妇,清理假爹,助弟成才,自然莫名地招惹了奉天朝尊贵女人的象征物九殿下。九殿下,你是不是对我有一些意思。哼,我对你的意思,何止一些。第一次,成婚失败。今年,奉天朝禁止娶亲!第二次,成婚失败。我成不了亲,让那个人一辈子光棍。第三次,成婚成功。牵紧了王妃,跑不掉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历史穿越类新作隐相已上传,比这本好看,希望大家喜欢!隐相简介周武革命后两年,即武则天正式登基后的第三年,勤奋过度以至于过劳死的唐松穿越一千三百年回来了。武则天,上官婉儿,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个个千姿百媚,个个野心勃勃,这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女人空前强横的时代。且看生死轮回后心性大变的唐松如何享受美好的大唐生活。...
三十岁,而立之年!本该是家庭事业双丰收的我,却在三十岁生日这一天,无意看到,妻子和别的男人从宾馆出来财产被挪,事业低谷,家庭破裂,三十岁的男人,重新扛起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