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十方虚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无生灭解。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安住沉迷,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常非常执,计自在天,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倒圆种。
这段经文是开示行者进入识阴区宇所出现的第三种邪知邪见,「常非常执」。与第二种正好相反,前者是认为由自己生万法,这里是认为万法(包括自己在内)皆由识阴所生起,把这个阿赖耶识——自己观自己的心当成了别人。这叫执识为他,认为阿赖耶识能生出万法。那我们知道,万法是谁生出来的?也不是心生出来的,就是一个念变出来的。一定要把变和生搞明白。妈妈在医院里是生儿子,妈妈在梦中是变儿子。他不懂得这个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所以堕落到「常非常执」,也就是非常计常,非果计果。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这里与上段重复的经文不再解释。
若于所归,有所归依:他把自己那个心变成自己能归依的地方,把自己的始觉和本觉分为二。比如说,我现在所讲出来的这么多法在我讲之前,在不在我心里呀?这么多法当下是不是我们里面那个东西(心)呀?是不是他变出来的?并不是他生的。那么在讲出来之后,我所讲出来的这些东西是不是也是他?他就是一个东西。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自疑身心,从彼流出:我们里面这个心是第七识,第七识跟第八识一般说为一体,就是识阴区宇,就在这里。十方虚空咸其生起:一切的万法都是他生起来的。
即于都起:「都起」是一切的万法起源之处。所宣流地:是都起源于这里,都从这里流出十法界。「宣流」就是流出来。作真常身:把阿赖耶识这个境界就作为真常身,认为万法是从这里流出来的,所以毛病就出在这里。真心没有能所,能就是所,所就是能,是变出来,哪有能所啊?无生灭解:把识阴当成无生灭,当成真心本来面目,其实本身还是生灭。
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把识阴作为能生,我作为所生,这是不是生灭心啊?在生灭心中就过早地妄计不生灭法。既惑不生:是既不懂得不生不灭的道理。亦迷生灭:那种生生灭灭懂不懂啊?也不懂。他如果懂得了不生不灭,就懂得了生灭是不生不灭,也懂得了真心既不是不生不灭,也不是有生有灭,而是可以变现不生不灭,变现有生有灭。明白这个道理,生灭就是不生灭,不生灭就是生灭。安住沉迷:既不懂得生灭,也不懂得不生不灭,而且还自以为是。生胜解者:这种胜解是狂慧,自以为胜。
是人则堕常非常执:「常非常执」,是他把这种识阴境界就当作本来面目,当作真常法身——这是过早妄计。即使破除了识阴也才能证到一分法身,还要破除四十一分无明微细烦恼才能究竟成佛。计自在天,成其伴侣:前面那个大慢天是魔醯首罗天,他本人也大我慢,认为他能生出万法,这里是把识阴当成能生万法,跟自在天成伴了。
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这是第三种邪知见,执着第八识为所因、所依之心。第八识、第七识、六五四三二一识,凡是能讲出个名目来的,我告诉大家,不存在谁依谁、谁生谁,都是由一个念之所变现。如果用分别法来讲的话,他们都是平等的。万法都是依真心本来面目所变现,讲出个一,仍然没有道理,但是很难讲。
大家再看一看这个气球手套。比如说这(大拇指)是第八识阿赖耶识,这(食指)是第七识一精之明,这(中指)是第六识,这(其它)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这里有没有哪一个识不是哪一个识啊?你能不能分出来?你不要以为八个识、九个识、十个识,谁依谁,谁不依谁——统统都是戏论法。讲到底,无量的意识心都是一个东西变现。那么,这是意识心,这是泥巴,这是瓦块,这是什么什么……那这个意识心跟泥巴瓦块是不是一个东西啊?这个苹果是不是这里第八识?这个第八识是不是这里一根香蕉啊?这里的香蕉是不是这里的眼识?这里眼识是不是就是这里耳识?一定要搞明白。这叫读懂了《楞严经》。明白这个道理,再看这些人犯的错误,是不是太不值得了?
所以「立因依心,成妄计果」,是重复解释心停止在这里了。本来是按照圆通法门来修行,从色阴开始,乃至行阴都破了,破除了这些境界是不是圆通了?可是到这里停步不前了。明明还是化城,却当成宝所。
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倒圆种:亡失了原来的正知正见,背离了圆通法门这种修行次第。本来是一步一步往涅盘城进军,现在停止了,背对涅盘城,这叫合尘背觉。「生倒圆种」,是把圆满知见讲颠倒了。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无择遍知,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吒、霰尼执一切觉,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倒知种。
这段经文是开示行者进入识阴区宇所出现的第四种邪知邪见,「知无知执」。
这段经文是讲在识阴区宇执圆知心,把这个圆知心执着了。圆是怎么圆,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有情也是无情,无情也是有情。可是他执着过头了,他认为人死了以后就可以变树,树死了以后就可以变人。
这段经文如果读不懂,你很可能诽谤如来藏根本大法。万法一念,万法无非是自心取自心,所以我们在听这段经文的时候,你自己就带着这个念,看师父按照原文解释好了以后,你能不能把这个法圆融起来。
这个佛法一会儿讲万法都是一个念,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这里讲草木都是有情,与人无异怎么就错了呢?带着这个疑惑心听法就能开智慧。但你不要带着逆反心,这叫提起疑惑,而不是逆反心理,特别是与师父在《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中的第六关“无情亦情”对照,看你能不能圆融起来。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在行阴区宇该突破的已经全部突破。已灭生灭:这是破除了分段生死,证到了人我空。这种人我空是证空未入空,是在现有肉团身的这个阶段而成就的。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这是进入了识阴区宇,背尘合觉,再也不会为前面的那种色阴、受阴、想阴、行阴,粗相、细相的那种生住异灭所束缚,已经进入了寂灭的这种空间。在阿赖耶识里他就已经离开了对前面四阴的执着,但是对这里空间里的内容还没有圆满地、系统地把握。
若于所知:「所知」,就是他证到的识阴区宇这种境界,知道了一切的万法都是在识阴区宇这个大仓库里,由这里而流向十方法界,呈现出万法万相。
知遍圆故:比如说,我们现在在色阴、受阴、想阴里往外执着,我们只看到我,只看到他,这个圆不圆啊?那么当我们对这外面的境界不执着,回光返照到里面来了,里面的空间是不是一下扩大你的眼界了?这个时候心量大了。这里从剧本而言,把这外面所有的节目一览无余,就是「知遍圆」。但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相当于看到剧本,但就不明白这个编剧怎么样就想出这些名堂来了,他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因知立解:他不知其所以然,而自以为知其所以然。他只是就事论事,就相论相。
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为什么这样讲呢?比如说有一个外道,在八万大劫之内他看到一个人前世就是一棵大松树,他认为发现新大陆了——原来我只以为人就是人,牛就是牛,马就是马,现在发现原来人、鬼、畜生都是由树变来的,树才是神!所以这里的邪知,「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从究竟义上来并没有错。
与人无异:从究竟义上来讲并没有错。不仅「与人无异」,与佛有没有异啊?那么这个树与火有没有异啊?就是一个念变出来的。但这里他还讲这个法,可见他还没有明白。
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草木能不能为人啊?能够为人,但并没有说草木一死就变成人,人一死就变成草木。这是不是曲解圆顿大法啊?不仅能为人,他当下就既是人又不是人。其相是草,其性是不是人啊?是不是鬼啊?是不是佛啊?性是一,没有大小多少、红黄黑白;从相上来讲,要变成人,要变成佛,中间有个因缘和合,有个时间空间。当我们破除了烦恼习气以后,在现量境界可以显现无量色身三昧。
无择遍知:「无择」,没有其它任何选择;「遍知」,是对于这一类众生而言。万法皆有灵,所以树跟人的智慧是平等的。比如说,一种外道呢,认为人就是由树变出来的,人死了以后就只能变成树;那么还有的外道呢,他如果看到人死了以后是猪,那就会认为人死了以后就是猪,猪死了以后就是人。这两种都是邪知见。也有的看到人死了以后还是人;也有的看到人死了以后就没有了,可能是变成风或者虚空神、虚空鬼。注意,外道的理论不是瞎说,这些都是他在定中所观照的情况。
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知无知执:这个「胜解」还是狂慧、邪解;「知无知执」,是只见可见之见,而不见不可见之见。观世音菩萨怎么观呢?既见相又见性。
婆吒、霰尼执一切觉,成其伴侣:「婆吒」和「霰尼」两位是当时印度六师外道之一,他们执着一切的万法都是觉。从这句话本身来讲并没有错。一切的万法都是我们一个念,有形有相的万法属于阿赖耶识中的相分,能想、能知、能分析这一切的意识心,属于阿赖耶识中的见分。见相二分,是一个东西。真心本来面目非见分,非相分,可以示现见分,示现相分。由于见分和相分在迷惑颠倒位各自执着,所以不能圆融为一体。诸佛出世就是要解开众生这个心结。
泥巴瓦块有没有觉知?泥巴瓦块它们一天到晚也在唱歌跳舞,只是我们跟它不是同一个法界,加上我们自己的执着——这个执着比山、比海都厉害,无非是不能沟通而已。观世音菩萨能不能沟通啊?能。而这里的「圆知心」呢,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佛在解释人死为树、树死为人的时候,并没讲一切就是一个觉。这种外道是偏解,所以佛讲了,「是人则堕知无知执」。
「婆吒」,翻译成汉语叫避去。这个人小时候经常跟毗舍梨王子玩,毗舍梨王子欺负他,叫他躺在那里作为小王子的床铺、坐凳,他回去向母亲告状。他母亲讲王子是未来的国王,惹不起,可以离开他,别跟他在一起。这就是「避去」这个名字的来历。「霰(xiàn)尼」,翻译成汉语叫有军。
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怎么「迷佛菩提」呢?佛讲性无大小,相是千差万别。不懂得将分别归于无分别,你就不能明心见性;不懂得无分别不妨分别,你就不懂得去教化众生。人死变树,树死变人,有各种各样的因缘和合,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你不能否定,除非是明心见性的菩萨在佛土现量变现,又当别论。
「亡失知见」,禅宗破一切相归性,而他仍然在相上打转,是不是背叛了原来的知见呢?同时呢,他违背了禅定修行的原则——要定慧均等,动静平衡,观静待变。要破除识阴这个境界,不需要挖空心思去想。尽管你看到了树变成人,人又变成树,也要视而不见,不要动心起念。
是名第四计圆知心,成虚缪果:「计」是执着;「圆知心」,本来就是佛法真理,本来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怎么叫「圆知」?一切的万法都是一个念,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一样不是哪一样,任何一样都是任何的无量无量的智慧德能,在佛没有增加一丝一毫,在凡没有减损一厘一分。没有谁不知道谁,没有谁不是谁。这叫「圆知心」。但是你执着了这个「圆知心」,不懂得无分别不妨分别,在圆上走到极端了,也就是说在真理之上多走出半步就是谬论。
所以这个「圆知心」中间还有一切智、道种智,也就是还有对无量差别智慧的修证。虽说成佛不从修得,但是不修也不得。破因缘法是破对因缘法的那种执着,实际上是圆融因缘法。真正的因缘法就是以真心为因,无明为缘,而变现出一切的万法,这叫「非因缘非不因缘」。因缘法当下就是自然法,非因缘就是自然法,非不因缘就是因缘法,因缘自然是不二法门,要圆融到这个境界。所以这段经文你如果读不懂,很可能就会诽谤如来藏大法。你带着这个疑惑心听法就能开智慧,但不要有逆反心。
违远圆通,背涅盘城:他违背了佛知佛见而成就了邪知邪见,背觉合尘。生倒知种:他这种知见与佛知佛见是相颠倒,看上去他是解释佛知佛见——佛讲万法皆有灵,所以树跟人的智慧是平等的,实际是不是曲解如来义?佛讲那个万法平等、智慧德能平等,是指本有,在众生位这种智慧藏于迷惑颠倒中,并没有失去;但是他起的受用是天地之别,并不是讲在众生位起作用也是平等的。生倒知种:所以同样一句法就看我们怎么解,看你心里怎么认识。既可以把它说成真理,也可以把它说成邪知邪见。
核战末日我搬空了敌国军火库 诸天:从大唐贞观开始 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 强吻主角师尊,必死的我居然活了 修仙:开局永久增益,你让我低调 快穿,我只是男配啊为什么都爱我 我被天道曝光,女帝连夜请我出山 快穿:一不小心撩到主神怎么办? 快穿,这个宿主她有亿点点凶 重生,强势进入 影无纪 豪门财阀想做小村姑的白月光 灌篮无敌三井寿 修仙世界大型角色扮演 先婚后爱:男友初恋不是我怎么办 我在七零收废品 【【假装】】 人在木叶,我有穿越者聊天群 人在雷欧,变身奈克瑟斯 重生之白莲花女仙复仇记
前世的平安被身边人算计和出卖,落得惨死下场重生后她只想快意恩仇地活一次,从学渣逆袭成学霸,炒股炒房赚大钱,顺便斗斗极品亲戚,捉弄傲娇学霸校草,把前世踩她的人都纷纷踩至脚下。春风得意之时不料半路杀出个无敌兵哥哥,将门虎子不说,人帅嘴甜活好还不粘人,除了有点性急。...
他是万里海疆上的战神,回归都市,只为给她们一个家!...
简介意外的流星,灵魂的穿越,偶然的重生,陌生的世界,从此踏上神奇之旅。芸芸众生谁沉浮?披星戴月唯有吾。碎大地,破长空,乱世觉醒救苍生,征战四方天下生。...
爷爷的坟墓被刨,一群神秘人进到诡异的‘龙骨山’,却没想到这一系列事情的背后竟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本站为书迷更新墓邪记最新章节,查看废柴小丑所撰网游动漫墓邪记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从小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对格斗有着疯狂热爱的雷动在玩游戏的时候心脏病发作而亡,灵魂降临到异界。附身在一名炼狱半巨人身上并且将游戏系统至高神培养辅助系统一起带到这个世界。并饶幸获得了一名传奇巫妖的知识和一颗亡灵之城的筑基石。问题是炼狱半巨人是被魔法女神诅咒一族,与魔网绝缘,他只能另走他路,将自己酷爱的格斗在这个魔法盛行的世界锤炼并发挥到极致。且看这个顶着巫妖名头却更擅长近身格斗的家伙如何在异界混的风生水起!如何塑造出媲美众神神域的天空之城!如何成为达拉然史无前例的格斗之神!无耻?怎么会!雷动一脸无辜没有让您与这些美女僵尸们发生非常规亲密关系,已经相当厚道,怎么能称之为无耻?你看,这些美女们对您的兴致是如何高涨?好吧!我承认,这是一个相对比较轻松比较嗨皮各族性格独特的美女比较众多的故事。好吧!我承认,这一本披着游戏马甲的玄幻穿越文。...
你你要干什么?黑暗的房间里,她退到角落,惊恐的瞪视着他。他轻笑着卸下领带解开纽扣,如恶魔般发狠的将她压倒在身下你!他强势侵入她的生命,对她进行残忍报复。用三年的妻约,逼迫她忘记她最爱的男人。她气急败坏挣扎,要怎么才能放过我?他噙着笑,狭长的眼眸微微眯起,跟我生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