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世界上有两个东西是没有办法实验的,就是政治和军事。这两个东西,包罗万象,变动不居。从历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政治,专制、君主、民主、集体,究竟哪样好?谁能下得了这个结论?尤其现代的中国,几十年来,西方的什么思想文化,都搬到中国这个舞台上来玩过,结果如何呢?所以为政的人是要了解人生,要有经验,要多去体会。因此孔子将自己的经验讲出来,编到《为政》这一篇,就是暗示一般从政者,本身的修养以及作人做事的艰难,并不简单,要效法他这个精神,在工作上去体会、了解它,才把这一段编到《为政》中来。
从上面几段,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不管是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而人生经验累积成什么东西呢?简单的四个字‐‐&ldo;人情世故&rdo;。
讲到人情世故,中国人现在往往把这个名词用反了,这是很坏的事。如果说&ldo;这家伙太世故了!&rdo;便是骂人。尤其外国人批评中国人,几年前在《中央日报》我就看到这样的文章,说中国人什么都好,就是太重人情了。这里一般年轻人的反应,认为这个外国人的文章写得非常透彻,我说你们不要认为外国人在中国留学两三年,就能懂中国文化,那你们都是干什么的?几十年的饭是白吃了。中国文化一直在讲人情,所谓&ldo;人情&rdo;,不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提着一只火腿,前街送到后巷,左邻送到右舍,在外面送来送去地转了个把月,说不定又转回来物归原主了。这只是情礼的象征,中国文化所讲的&ldo;人情&rdo;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情。人情这两个字,现在解释起来,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都在内,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
&ldo;世故&rdo;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ldo;故&rdo;就是事情,&ldo;世故&rdo;就是世界上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但现在反用了以后,所谓这家伙太&ldo;世故&rdo;,就是&ldo;滑头&rdo;的别名;&ldo;人情&rdo;则变成拍马屁的代用词了。就这样把中国文化完全搞错了,尤其是外国人写的更不对。
为政以&ldo;德&rdo;为本,再以学来培育&ldo;诗&rdo;的温柔敦厚精神,是不是就具备了为政的条件了?不然!不然!就好像一个军人,把中外古今的军事思想理论都翻遍了,但是连枪怎么放都不会,二等兵上等兵是怎么回事也不晓得,这等人充其量只能当个参谋,绝对不能带兵上战场的。所以《论语》行文的气势,轻轻一转,把孔子的简略自传编进来了。也就是告诉我们,为政的道理就是要真正能多懂得人情世故。
我曾讲过,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思想归纳起来,最简单扼要的,不外中国的四个字‐‐&ldo;安居乐业&rdo;。所有政治的理想、理论,都没超过这四个字的范围;都不外是使人如何能安居,如何能乐业。同时我们在乡下也到处可以看到&ldo;风调雨顺,国泰民安。&rdo;这八个字,现代一般人看来,是非常陈旧的老古董。可是古今中外历史上,如果能够真正达到这八个字的境界,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时代来说,无论是什么政治理想都达到了。而这些老古董,就是透彻了人情世故所产生的政治哲学思想。
车上的一课
接下来,根据我们全篇连贯起来的观念,似乎有了问题了,因为下面接着是说: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
曰:无违。樊迟曰&ldo;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
以礼。
如此一节,我们不要看宋儒这样的一圈,就把它圈断了;这是后人圈的,是不对的,上加一圈,下加一圈,结果就变成了教条。其实它是连贯的,也就是前面&ldo;为政以德&rdo;的引伸发挥,把中国文化里面的孝道精神,扩充到待人处世上面,中国自古以来、大政治家的出入不苟的胸襟,就是根据这一点培养出来的。
现在我们先对文字作一了解,孟懿子不一定是孔子的学生,而是介于学生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他是鲁国的大夫。当时的&ldo;大夫&rdo;,当然不是现代的医生,而是一个相当高的官位。勉强比,有如现在的内阁官员之流,通称作&ldo;大夫&rdo;。&ldo;大夫&rdo;是官阶,不是官职。中国这些官阶职务,历代都有变动的。我们要了解中国历代政治形态的变迁,必须读&ldo;十通&rdo;或&ldo;三通&rdo;‐‐通志、通献、通考。里面不仅包括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官职的演变、一切的演变,乃至现代研究三民主义思想,国父为什么采用了五权分立制度,都与&ldo;三通&rdo;、&ldo;十通&rdo;的文化有绝对的关系。这是讲到孟懿子的职位,顺便提到的。
既然孟懿子是这样一位人物,以当时孔子的立场来讲,这一段问答,到底是孔子做鲁国司寇以前,或以后说的,就很难考证了。孔子当时在国际‐‐诸侯间‐‐的地位也很特殊,是一位突出人物。所以孟懿子来问他什么是孝,孔子只告诉他&ldo;不要违背&rdo;。如果根据这句话来看,孔子讲话非常滑头。不要违背什么呢?没有下文。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答话,接下来,又是一幕短剧式的谈话。我们看《论语》,深入了,很有趣味,像看小说一样,不必用那么严肃的态度去看。
&ldo;樊迟御&rdo;‐‐樊迟是孔子的学生,名叫樊须,字子迟,小于孔子三十六岁,是年轻的一辈。&ldo;御&rdo;是驾车。孟懿子刚刚来拜访孔子,并请教什么是孝道这个问题,孔子说&ldo;不要违背&rdo;,就只有这么一句话。等一会儿孔子出门了,因为请不起司机,都是学生来服务。现在由年轻的樊迟来驾车子,不像现在的汽车,孔子那时坐的是马车,驾马车有一套专门技术,很不容易的。那么孔子坐进车厢了,樊迟坐在前面的驾驶台上,开动了车子,在途中,孔子坐在车厢中和学生谈起话来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是随时随地都在对学生施教的。
&ldo;子告之曰&rdo;是描写孔子在车上特别告诉樊迟一件事:&ldo;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rdo;孟孙是孟懿子的号,因为他是当朝有相当地位的人,而且在当时政界来讲,还算好的一个人,所以孔子对他相当尊敬,便只称他的号。孔子说,他问我什么叫作孝,我答复他&ldo;无违&rdo;,不要违背。&ldo;樊迟曰:何谓也。&rdo;从这一句话,我们看到那个画面上,学生正在前面驾车,静静的,没有开腔,而老师好像在自言自语的告诉他,刚才答复孟懿子问孝的经过,樊迟一听,回过头来说,老师,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跟我们现在的疑问一样。&ldo;无违&rdo;,不要违背,这是什么意思?
于是孔子说,没有什么,很简单。&ldo;生,事之以礼。&rdo;这个&ldo;事&rdo;字是古人以下对上而说的。孔子说,当父母活着的时候,我们要孝敬他‐‐&ldo;事之以礼&rdo;。怎么叫以&ldo;礼&rdo;事之呢?很难说了,这个礼不是说见到父母行个礼就叫孝。礼是包括生活上的照应、爱护。(这一切道理,将来我们还有专门讲&ldo;礼&rdo;的机会,在这里暂不详述。)又说:&ldo;死,葬之以礼。&rdo;所以礼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看到这个礼字,绝不能作狭义的礼貌解释。去世以后则&ldo;祭之以礼&rdo;。我们研究这一段,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又把这一段问答记到《论语》里,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对为政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把这些问题先放在一边,再看下一段,然后综合起来作研究。
何如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小崽崽他超行的 修车沦陷 历史的经验 易经杂说 你妈就在那里 桃色镜头 卿宓 一树海棠压梨花 孟子旁通 烈狗 如何修证佛法 唯识与中观 猫犬系男子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我爱吃肉肉 温故而知新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严拓
王牌特种兵不幸陨落,回到东汉末年三国乱世在强人横行肆意杀戮的年月里,各方势力只想着如何攻城掠地,人命在他们眼里如同草芥一般。想活下来吗?那就拿出你的智慧武力美色或者钱财来兑现生存筹码! 穿越而来的赵兴,佃农之后孤儿寡母家徒四壁,又拿什么同命运抗争?本不欲欺人,然而人欺我 本无意杀人,可别人向我举屠刀!既然来到了人吃人地年代,那就做个顶天立地的铁血男子汉!杀张杨占上党,灭丁原降吕布,战董卓平西凉天下纷争非所愿,那就凭着手中八尺铁枪征天下!北起辽东之地南到交州蛮荒,大军过处,且看袁绍刘备曹操袁术孙策司马氏化成尘土飞扬…有我赵兴在,岂让五胡再乱华?且看大汉百万铁军横扫四野八荒,一统天下!...
穿越异世,我做医师。我有一针在手,让你生死难求!他!仅仅是医师那样简单吗?不!一切尽在每天一万字绝不拖欠,收藏顶上来啊!不定时还爆发。疯子出品,品质保证,求收藏!书友群总群,新开500人超级群(81552554)一群(117666363)二群(128217387)...
婚色冷爱藏情字数893521大婚之时,她险些被下毒手,惊魂未定的她拖着残破的婚纱,朝新郎殷楠奇跑去,在她眼里,只有躲进他的怀抱,她受伤的心才有个依靠没想到,刚到他面前,一个超疼的耳光便落在了她的脸上...
...
作者长安不夜的经典小说全球通缉boss爹地不好惹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全球通缉boss爹地不好惹乔晚晚一不小心招惹上了笑容深邃勾魂的霸道总裁。带球横跨了大半个地球,乔晚晚蜕变回国。却没想到在办公室里就被男人摁在墙上,狠狠地盯住,你还敢回来?这时忽然冲进来一个粉嫩的小包子,将女人护在怀里。坏蛋,放开我妈咪!...
一个现代人穿越到洪荒年间一样的穿越一样的巫妖大战一样的三皇治世一样的封神大劫一样的西游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