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四章 齐学(第1页)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中国哲学常识(.shg.tw)”!

第十四章齐学思想混合的趋势

从老子、孔子到荀卿、韩非,从前六世纪到前三世纪,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分化时期。这时期里的思想家都敢于创造,勇于立异;他们虽然称道尧舜,称述先王,终究遮不住他们的创造性,终究压不住他们的个性。其实尧舜先王便是他们创作的一部分,所以韩非说:“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孔氏有孔氏的尧舜,墨者有墨者的尧舜,其实都是创作的。在这个自由创造的风气里,在这个战国对峙的时势里,中国的思想界确然放了三百多年的异彩,建立了许多独立的学派,遂使中国古代思想成为世界思想史的一个重要时代。

但我们细看这三百多年的古代思想史,已觉得在这极盛的时代便有了一点由分而合的趋势。这三百多年的思想,大致可以分作两个时期,前期趋于分化,而后期便渐渐倾向折中与混合。前期的三大明星,老子站在极左,孔子代表中派而微倾向左派,墨子代表右派,色彩都很鲜明。老子提出那无为而无不为的天道观念,用那自然主义的宇宙观来破坏古来的宗教信仰,用那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来攻击当日的政治制度,用那无名和虚无的思想来抹杀当日的文化,这都是富于革命性的主张,故可以说是极左派。孔子似乎受了左派思想的影响,故也赞叹无为,也信仰定命,也怀疑鬼神,也批评政治。然而孔子毕竟是个富于历史见解的人,不能走这条极端破坏的路,所以他虽怀疑鬼神,而教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虽赞叹无为,虽信仰天命,而终身栖栖遑遑,知其不可而为之;虽批评政治,却不根本主张无治,只想改善政治;虽不满意于社会现状,却不根本反对文化,总希望变无道为有道。老子要无名,孔子只想正名;老子要无知无欲,孔子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孔子却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故孔子的思想处处都可以说是微带“左倾”的中派。墨子的思想从民间的宗教信仰出发,极力拥护那“尊天事鬼”的宗教:一方面想稍稍洗刷那传统的天鬼宗教,用那极能感动人的“兼爱”观念来做这旧宗教的新信条;一方面极力攻击一切带有宗教革命的危险性的“左倾”思想。他主张兼爱,说兼爱即是天志,这便是给旧宗教加上一个新意义。他要证明鬼的存在,这便是对怀疑鬼神的人作战。他要非命,因为“命”的观念正是“左倾”的自然主义的重要思想,人若信死生有命,便不必尊天事鬼了,故明鬼的墨教不能不非命。墨子的兼爱主义和乐利主义的人生哲学,和他的三表法的论理,都只是拥护那尊天明鬼的宗教的武器。故墨家的思想在当日是站在右派的立场的。

这是古代思想第一期的分野。后来老子一系的思想走上极端的个人主义,成了杨朱的为我,以至于许行、陈仲的特立独行,都是左派思想的发展。孔子一系的思想演成“孝”的宗教,想用人类的父子天性来做人生行为的制裁,不必尊天明鬼而教人一举足,一出言,都不敢忘父母。同时他们又极力提倡教育,保存历史掌故,提倡礼义治国。这都是中派思想的本色。直到孟轲,还是这样。孟轲说仁义,重教育,都是中派的遗风;而他信命,信性善,讲教育则注重个人的自得,谈政治则提倡人民的尊贵,这又都是“左倾”的中派的意味。至于右派的墨者,在这发展的时期里,造成“巨子”的领袖制度,继续发展他们的名学,继续发挥兼爱的精神,养成任侠的风尚,并且在实际政治上做偃兵的运动,这都是直接墨子教义的发展。

这三大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属于我们所谓古代思想史的前期。在这一期里,三系都保存他们的个别精神,各有特异的色彩,故孟轲在前四世纪还能说:“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他攻击杨子为我,又反对墨者的爱无差等说,都还可见三系的色彩。

但前四世纪以后,思想便有趋向混合的形势了。这时代的国际局势也渐渐趋向统一,西方的秦国已到了最强国的地位,关外的各国都感觉有被吞并的危险。国际上的竞争一天一天更激烈了,人才的需要也就一天一天更迫切了。这时代需要的人才不外三种:军事家,内政人才,外交人才。这是廉颇、李牧、申不害、范雎、张仪、苏秦的时代,国家的需要在于实用的人才,思想界的倾向自然也走上功利的一条路上去。苏秦、张仪、范雎、蔡泽诸人造成游说的风气,游说是当时的外交手段的一种,游说的方法是只求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冷眼的哲学家眼见这个“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的世界,于是向来的左派的营垒里出来了一些哲人,彭蒙、田骈、庄周等,他们提倡一种“不谴是非”的名学,说“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说“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说“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这一派的思想指出是非善恶都不是绝对的,都只是相对的,都是时时变迁的。这种名学颇能解放人的心思,破除门户的争执,同时也就供给了思想界大调和混合的基础。《庄子》书中说的:

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莛是屋梁,楹是屋柱),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齐物论》)

这种“无物不然,无物不可”的逻辑,便是思想大调和的基础。

这时代不但是游说辩士的时代,又是各国提倡变法的时代。商鞅的变法(前395年~338年),使秦国成为第一强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前307年~295年)也收了很大的效果。在变法已有功效的时代,便有一种变法的哲学起来。如韩非说的“圣人不务循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时移而治不易则乱”,便是变法的哲学。(《战国策》记赵武灵王变法的议论,——也见于《史记·赵世家》,和《史记·商君列传》里讨论变法的话,太相像了,大概同出于一个来源,都是后人用韩非的变法论来敷衍编造的。)这种思想含有两个意义:一是承认历史演变的见解(“三代不同服,五帝不同教”);一是用实际上需要和利便来做选择的标准(“苟可以利其民,不一其用;苟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这两个意义都可以打破门户的成见和拘守的习惯。历史既是变迁的,那么,一切思想也没有拘守的必要了,我们只需看时势的需要和实际的利便充分采来应时济用便是了。所以前三世纪的变法的思想也是造成古代思想的折中调和的一个大势力。

当时的法治学说便是这个折中调和的趋势的一种表示。前四世纪与前三世纪之间的“法家”便是三百年哲学思想的混合产物。“法”的观念,从“模范”的意义演变为齐一人民的法度,这是墨家的贡献。法家注意正名责实,这便和孔门的正名主义和墨家的名学都有关系。法家又以为法治成立之后便可以无为而治,这又是老子以下的无为主义的影响了。法家又有法律平等的观念,所谓“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所谓“顽嚚聋瞽可与察慧聪明同其治”,这里面便有墨家思想的大影响。当时古封建社会的阶级虽然早已崩坏了,但若没有墨家“爱无差等”的精神,恐怕古来的阶级思想还不容易打破。(荀子说,“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可见儒家不赞成平等的思想。)故我们可以说,当时所谓“法家”其实只是古代思想的第一次折衷混合。其中人物,如慎到便是老庄一系的思想家,如尹文的正名便近于儒家,他们非攻偃兵,救世之斗,又近于墨家;又如韩非本是荀卿的弟子,而他的极端注重功用便近于墨子,他的历史进化观念又像曾受庄子的思想影响,他的法治观念也是时代思潮的产儿。故无论从思想方面或从人物方面,当日的法治运动正是古代思想调和折衷的结果。

以上略述古代思想由分而合的趋势。到了前四世纪与前三世纪之间,这个思想大混合的倾向已是很明显的了。在那个时代,东方海上起来了一个更伟大的思想大混合,一面总集合古代民间和智识阶级的思想信仰,一面打开后来两千年中国思想的变局。这个大混合的思想集团,向来叫“阴阳家”,我们也可以叫他做“齐学”。

齐学的正统

战国的晚期,齐国成为学术思想的一个重镇。《史记》说:

宣王(齐宣王的年代颇有疑问。依《史记·六国表》,当西历纪元前342~324年。依《资治通鉴》,当前332~314年)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史记》四六)

《史记》的《孟子荀卿列传》里也说:

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史记》七四)

齐有三驺子。其前驺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其次驺衍,后孟子。……驺奭者,齐诸驺子,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

于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同上)

《史记》记齐国的事,最杂乱无条理,大概是因为史料散失的缘故。《孟子荀卿列传》更杂乱不易读。但“稷下”的先生们,似乎确有这么一回事;虽然不一定有“数百千人”的数目,大概当时曾有一番盛况,故留下“稷下先生”的传说(彭更问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此可见稷下“数百千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可以说,前四世纪的晚年,齐国因君主的提倡,召集了许多思想家,“不治而议论”,造成了稷下讲学的风气(稷下有种种解说:或说稷是城门,或说是山名)。稷下的先生们不全是齐人,但这种遗风便造成了“齐学”的历史背景。

司马迁说:

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史记》一二九)

班固引刘向、朱赣诸人之说,也道:

太公以齐地负海舄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乃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而人物辐凑。……其俗弥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至今其土(士?)多好经术,矜功名,舒缓阔达而足智。其失夸奢朋党,言与行缪,虚诈不情。(《汉书》二八)

这个民族有迂缓阔达而好议论的风气,有足智的长处,又有夸大虚诈的短处。足智而好议论,故其人勇于思想,勇于想象,能发新奇的议论。迂远而夸大,故他们的想象力往往不受理智的制裁,遂容易造成许多怪异而不近情实的议论。《庄子》里说,“齐谐者,志怪者也。”孟子驳咸丘蒙道:“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可见齐人的夸诞是当时人公认的。这便是“齐学”的民族的背景。

齐民族自古以来有“八神将”的崇拜,《史记·封禅书》说得很详细。八神将是:

(1)天主(2)地主(3)兵主(4)阴主(5)阳主(6)月主(7)日主(8)四时主

这个宗教本是初民拜物拜自然的迷信,稍稍加上一点组织,便成了天地日月阴阳四时兵的系统了。试看天主祠在“天齐”,天齐是临的一个泉水,有五泉并出,民间以为这是天的脐眼,故尊为“天脐”。这里还可见初民的迷信状态。拜天的脐眼,和拜“阴主、阳主”,同属于初民崇拜生殖器的迷信。由男女而推想到天地日月,以天配地,以日配月,都成了男女夫妇的关系。再进一步,便是从男女的关系上推想出“阴”“阳”两种势力来。阴阳的信仰起于齐民族,后来经过齐鲁儒生和燕齐方士的改变和宣传,便成了中国中古思想的一个中心思想。这也是齐学的民族的背景。

梁启超先生曾说:

《仪礼》全书中无阴阳二字,其他三经(《诗》《书》《易》之卦辞爻辞)所有……“阴”字……皆用云覆日之义,……或覆蔽之引申义。……其“阳”字皆……以阳为日,……或用向日和暖之引申义。(《阴阳五行说之来历》,《饮冰室文集》卷六十七)

你是我温暖的依靠  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误  重生妖孽凰妃  洛丹伦之辉  两晋南北朝史(二)  马化腾内部讲话(最新版)  两晋南北朝史(四)  马云内部演讲(最新版)  中国文化小史  冯仑内部讲话(最新版)  已经打卡一千年  三国历史的教训  异世界的黑科技联盟  中国政治常识  都市惊奇日记  平行宇宙里的黑暗圆环  不被嘲笑的梦想是不值得去实现的  许家印内部讲话(最新版)  尸碎诸天  我有一个外星博物馆  

热门小说推荐
打工巫师生活录

打工巫师生活录

他当过搬砖工,当过酒吧服务生,当过办公室文员,当过老师,当过医生他是千千万万打工仔中的一名,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但同时他却又是一位得上古巫王夏禹血脉传承的巫师。巫,上一横顶天,下一横立地,中间一竖直通天地,中统人与人,是真正通天达地,掌控天地万物生灵之大能者!这是老断写的第五本生活录,本书继续生活录装逼踩人,轻松暧昧的文风,不喜者慎入。打工巫师书友群号227150140...

重生之谋宠

重生之谋宠

作者春江花月夜的经典小说重生之谋宠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秦氿重生之后发誓除了要虐仇人护秦家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治好赢允的顽疾,保他一生平安。赢允此生所求不多,盼的是天下太平,谋的是苍生福祉。不过后来,多了一个秦氿,谋的是她,宠的也是她。...

第一个恶魔猎手

第一个恶魔猎手

不为圣光所接纳,亦不为奥术所青睐,唯有这混乱,邪恶而又充满力量的邪能使我能在这危急四起的艾泽拉斯生存!走在伊利丹之前,我是第一个恶魔猎手!...

剑修师妹超凶

剑修师妹超凶

这是一个妖孽横行,天骄辈出的时代。谁能苟到最后,谁就是赢家。布天澜开局得到的是一把普通的佩剑,八年后,佩剑居然蕴养出了剑灵,然后她就被人盯上了不是所有剑修都是苦逼兮兮一路艰苦的,还有一个挂b超凶的!...

永恒天帝

永恒天帝

一个普通少年通过努力,最终成为永恒天帝的故事。已有完本作品网游之战御天下横扫荒宇剑动九天共千万字,欢迎品尝。...

天域神座

天域神座

别的天才还在沾沾自喜终于将一门下乘武学修炼入门,主角却在烦恼掌握的上乘武技太多,不得不低调隐藏别的大势力费尽力气终于挖掘到一名四星神命的弟子,主角却在面对身旁一群六星七星的追随者,发愁如何安排别的绝世强者还在为修为瓶颈苦苦闭关,主角却跟吃饭喝水一样修为飙升。碾压各路天才,会战八方强者,我要这天穹寰宇,星辰万界,皆从我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