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节 时与明代社会生活(第1页)

“明代社会生活史(..)”!

第二节

“时”与明代社会生活

探究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与本质,显然无法离开“礼”。明太祖制定一代之礼,规范人们的生活。然究其制礼的观念,仍然遵行一种“因时制宜”的准则,

强调的是其时代性。蕴涵在“时”背后的,无疑就是一种“变通”。尽管太祖定下了“祖训”,要求他的子孙继承,但他这种重“时”的观念,显然也为后来的君主遵行一种“礼自我起”,提供了方便。而明世宗即位以后的议“大礼”一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时”这一概念,其中蕴涵着一种变化,应该包括下面两个层次:一是时代性,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的生活也就随之发生变化。二是随着社会的变迁,旧的生活方式的日益淘汰,新的生活方式的不断开拓,必然会形成一些左右人们生活的“时尚”;三是一年中的“四时”乃至“月令”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人们生活的差异。

一由继承与变化看社会生活的时代性

从长时段的角度来看,一个时代的生活、风俗,既有对前一时代的继承,但同时又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体现出各自的时代特征。

明朝人的生活、风俗,对前代往往有很多继承性的内容。在饮酒习俗方面,诸如“把盏”、“换盏”,都是一种“胡俗”,也就是元代蒙古人的习俗,在明初尽管已被禁止,却时有人仍然沿用这种礼节。

以妇女社会交往的拜礼来说,明代民间妇女的礼节,有些就自元代承袭而来。如明代士民家庭中的妇女,平常所行的“伏地顿首”之礼,几乎与男子所行无别,显然沿袭了“故元之习”。

明代宫中端午节时所举行的“龙舟骠骑之戏”,尤其是“骠骑”之戏,实际上就是元代的旧俗。而宫中的翦柳之戏,更是源自胡人的“射柳”之俗。

生活、风俗的基本内涵,除了有继承性之外,还突出表现为差异性。以社交礼仪的表现为例,明代与宋及宋以前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同样是表示一种“敬”意,明代在很多方面就不同于前朝。在宋代,岳飞初次入狱时,垂手于庭,立也欹斜,被隶人呵斥,说:“岳飞叉手正立!”岳飞就悚然听命。可见,在宋代,以叉手、正立为敬,而从流传下来的绘画作品中,也同样印证了这一事实。但在明代,不论是胥吏趋承长官,仆从侍候主人,还是军队中偏裨卒伍事奉大帅,每当相见时,必定“軃袖撒手”,以示敬畏。所谓“軃袖”,就是将衣袖垂下;所谓“撒手”,就是垂手。一则是以“叉手正立”为敬,一则以“軃袖撒手”为敬,其间不仅是一种礼仪上的差别,甚至正好相反。在明代以前的历朝,凡是卒伍在公庭之上,全是横梃待命,只有对待那些怠傲不遵命之人,才直杖。在明代,无论是禁门守卒,还是在军营,每当遇到大僚出入,全是直立其杖,大呼“送迎”,表示一种尊敬。在明代以前,军队中的大帅莅事,下面那些文武属吏,不过是“庭趋声喏”。但在明代,这些属吏全都蒲伏叩头,不再敢说“喏”字。

在一家一姓的王朝之内,各朝的统治政策的相对不同,法律疏密或者礼教的松紧,生活、风俗也会随之改变。改变的前提或者说决定因素,乃在于“世道”或者“人心”。但如果以明朝人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表达,这种风俗的转变,是一个从“盛世”向“衰世”的变化过程。在明朝人自己看来,明初是一个盛世,在这样的盛世中,人们的生活与行为无不尚同,人们同心同德,而其具体的体现则是“道德一,风俗同”。自明代中期以后,社会发生了转变,已经属于一种“衰世”,在这样的衰世中,人们的生活与行为尽管未尝不尚同,却已是同流合污、败常乱俗、邪说破道,而其具体的表现则是逐波随风,一颓百靡。

正是这种传统观念所认为的从“盛世”向“衰世”的转变,才真正反映了明代社会从传统向近代的一种转向。

明代社会生活乃至风尚,在前后有一个相当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时间,尽管各种史籍的记载互有差异,或以成化、弘治为界,或以正德为界,但无不肯定这种变化的存在。

以士大夫的生活趋向为例,明人何良俊以松江府为例,通过细微的观察及其记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考察明代士人从不讲“积聚”向无不求利的变化历程。按照他的记载可知,在成化、弘治以前,士大夫尚未追求财富、田产的积聚,如周佩之父周舆为翰林编修,而周佩自己也官至郎中,应该说已是两世通显,而其家到底还是如寒士一般无异;曹时中之兄曹时和举进士,有文章声名,曹时中自己也官至按察副使,其弟曹时信也在京为官,门阀应该算是很高了,但他们家的产业算起来也不过是中人十家之产;其他如蒋性中、夏寅、许璘等人,致仕回到老家之后,所过的还是原来秀才一般的生活。至正德年间,士大夫开始竞相营产谋利。一中进士,其日逐奔走于门下之人,全是言利之徒。或某处有庄田一所,岁可取利若干;或某人借银几百两,岁可生息若干;或某人为某事求一覆庇,此于法无碍,而可以坐收银子若干。一时如宋恺、苏恩、蒋凯、陶骥、吴哲等人,其家产的积聚都到了十余万。

在南京,诸如士大夫、读书士子、军民以及妇女,其生活风尚在正德、嘉靖前后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正德、嘉靖以前,缙绅以文章政事、行谊气节为常;读书士子,以佔哗帖括、授徒下帷为常;一般军民,则营生务本,畏官长、守朴陋;妇女深居简出,轻易不抛头露面,以治酒浆、工织纫为常。正德、嘉靖以后,风尚大变。士大夫开始求田问舍,营声利、畜伎乐;读书士子,投贽干名,挟娼优、耽博弈,并交关士大夫,陈说是非;一般军民也开始在服饰上突破等级,几乎可与士大夫抗衡;而妇女则开始穿着珠翠绮罗,甚至与娼妓的打扮几乎相同,在外抛头露面。

这是南京社会风尚从醇厚向浇漓的转变。

王可立(丹丘)《建业风俗记》一卷,所记之事,自冠、婚、丧、祭,以及饮食、衣服;所记之人,自乡士大夫、秀才,以至市井小民。从此书中,同样不难发现正德、嘉靖前后南京在社会风尚上所发生的巨大转变。引述如下:嘉靖初年,文人墨士,虽已不逮先辈,也少涉猎,但聚会之间,还是言辞彬彬可听;然自嘉靖初年以后,士人只是诵读诗文,而在言谈之际,已几乎与村巷百姓没有区别。嘉靖中年以前,民间还是遵循礼法,见到尊长,多执年幼之礼;嘉靖中年以后,礼法荡然无存,或与先辈抗衡,甚至在道上遇到尊长乘骑不下。嘉靖初年,即使是在市井僻陋之处,也不乏丰厚俊伟的老者,不但忠厚朴实,而且其礼貌、言行也颇可观;但嘉靖初年以后,即使寻遍整个南京城,这样的老者也很难找到了。嘉靖初年,一些脚夫常常聚集在市口或十字路口,头上戴的是阔边深网,身上穿的是青布衫裤,手上拿的是青布长手巾,脚蹬靸鞋,看上去人都很肥壮,一遇到人家有大事,一呼而至,至于行礼娶亲,俱有青布摺,人也都很有行止;嘉靖初年之后,即使是在相当繁富的市口,所能见到的脚夫,也不过是三五个黧瘦之人,衣衫褴褛,已经没有旧时景象。正德中年,士大夫给自己取别号者,不过十之四五,即使有别号,但在交际之时还是称字居多;嘉靖以后,人在束发之时,就已经给自己取了别号;到了嘉靖末年,即使像奴仆、舆隶、俳优,无不都有了自己的别号。嘉靖十年(1531)以前,富厚之家,多谨守礼法,居室不敢太淫靡,饮食不敢太奢侈。但其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肆然无忌,服饰器用,宫室车马,全都是僭拟使用。正德以前,房屋矮小,厅堂多在后面,即使是一些好事者,虽有一些雕梁或者画栋,也是朴素浑坚而已;嘉靖末年以来,士大夫家就不必说了,即使是一般老百姓家,造三间客厅,也能花费高达千金,金碧辉煌,高耸过倍,往往使用重檐兽脊,如同官衙一般,而所造园囿也僭拟公侯;下至勾阑之中,也都是画屋了。

二时尚的出现及其流行

时尚的形成,无疑是生活时代性的最好体现。苏州在明代一直领导着天下时尚的新潮流。在明代,苏州风尚也处于一个不断的变化过程中,而其社会经济、生活的繁华,大概也是在成化年间以后。关于此,明人王锜有如下真实的记录:

吴中素号繁华,自张氏之居,天兵所临,虽不被屠戮,人民迁徙实三都、戍远方者相继,至营籍亦隶教坊。邑里潇然,生计鲜薄,过者增感。正统、天顺间,余尝入城,咸谓稍复其旧,然犹未盛也。迨成化间,余恒三、四年一入,则见其迥若异境,以至于今,愈益繁盛,间檐负辐辏,万瓦甃鳞,城隅濠股,亭馆布列,略无隙地。舆马从盖,壶觞罍盒,交驰于通衢。水巷中,光彩耀目,游山之舫,载妓之舟,鱼贯于绿波朱閤之间,丝竹讴舞与市声相杂。凡上供锦绮、文具、花果、珍羞奇异之物,岁有所增,若刻丝累漆之属,自浙宋以来,其艺久废,今皆精妙,人心益巧而物产益多。至于人材辈出,尤为冠绝。

这段记载所透露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苏州时尚是如何形成,并日益为天下所宗的历程。而这种变化的结果,就是建立在物产益多基础上的“人心益巧”。

流行时尚一旦形成,当然可以引动天下百姓翕然从之,成为一种时代风尚。但既然是时尚,则如一股流行之风,处于一种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其变化之快,有时正如一阵风,转瞬即过。晚明南京妇女服饰的变化,正好是明代城市流行时尚的最好注脚。据记载,南京妇女衣饰,在嘉靖、隆庆年间,还是十多年一变。自万历以后,则是不到二、三年,首髻之大小高低,衣袂之宽狭修短,花铀之样式,漂染之颜色,以及鬓发之饰,履綦之工,都有了新的变化。时尚流行、变化之快,其结果则是显而易见:正当流行之际,大众普遍以此为美,无不崇尚,殊不知时尚流行速度太快,先前还以为美妍的服饰,等到大众上身,穿戴出去,反而被人掩口而笑。

时尚变化之快,令人咋舌。

时尚流行的结果,无疑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明初的新的“世道”。在这种世道中,读书的士人无不鲜衣美食,浮谈怪说,玩日愒时,而将农工视为村鄙;妇女开始傅粉簪花,冶容学态,袖手游乐,而将勤俭看成是一种羞辱;官员更是盛从丰供,繁文缛节,奔逐世态,而将教养视为迂腐。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时尚的形成,当然免不了有一个始作俑者。这从一些已成为人们普遍崇尚的器物中就可以得到印证。从明代前期已经形成并在明代成为时尚的器物,很多就是以一个人物命名的。宋人苏轼、秦桧所创之物,流传至明,并成为一时时尚者,有以苏东坡命名的东坡椅、东坡肉、东坡巾,以及以秦桧命名的太师椅、太师槅。在明代时尚的形成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以人命名之俗,如陈子衣、阳明巾,则为陈献章、王阳明所创。尤其是明末著名的山人陈继儒,他所制作的花布花缬绫被,以及饼饵、胡床、溲器等物,无不以他的字命名。

这显然已成为晚明的一种时尚。

在明代,大众传播往往以讲究时代性为主。歌谣词曲显然在当时具有很好的大众传播功能,而内容却正是紧贴时代。在松江,凡是士大夫的举措稍有乖张,就有人将他缀成歌谣之类,传播人口。凡是欺诳人处,必曰“风云”。这两个字就是时代性的体现,也是晚明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的一种明证。随之而来者,是妇女骂人也随手拿当时人人熟知的例子,如“活邢敖”之类,而这个邢敖,就是当时刚刚被处决的盗犯。

在晚明,出现了很多反映时事的戏剧作品。如张居正死后不久,就有人以张居正的事编成戏文,“传入禁中”。

一人倡之,众人应之,人们相习成风,于是也就有了“时尚”。这种时尚化的特点,同样存在于当时的人们对器物的喜好上。明人袁宏道专写《时尚》一篇,介绍了很多苏州一带的著名工匠,以及他们所制作的器物如何风行全国的过程。据他的记载,当时瓦瓶的制作名家有龚春、时大彬,每一件器物价至二三千钱;铜炉以胡四所铸最为有名,他人效铸,皆不能及;扇面当数何得之;锡器以赵良壁所制最为精良,一只瓶子可值千钱,敲之有金石声,一时好事家争相购买,惟恐不及。这种时尚,起初始于吴中獧薄之子,转相售受,用来欺骗一些富人公子。其后慢慢浸淫至士大夫中间,于是也就形成一时的风尚。

当然,这些著名工匠所制器物,确实精良,非别的工匠所可比拟,并非浪得虚名。

走出就医的误区:感染科  神道仙尊  修罗战神在都市  全球进入异世界  普利策奖获得者赫尔曼·沃克作品集(共9册)  全面崛起  八方云动  位面三国争霸  我的特效时代  袁小姐,你得多吃糖  大佬好可怕  财智在线,萧爷总是夸夸妻谈  刘寅传  万古最强龙婿  重生我是一个神  围术期液体管理核心问题解析  拿破仑传(全新升级版)  中国皇帝全传  李俊峰  工者足迹  

热门小说推荐
农门狂妃王爷节操碎一地

农门狂妃王爷节操碎一地

宠文双强双洁种田经商空间系统)来自现代的鬼魅杀手苏沫,一不小心到了这个架空时代,还是无父无母带着幼弟幼妹的女孩身上!这也太惨了吧,吃了上顿没下顿!还好还好自己为了任务成功学了一身技能,不愁没处发展!只是这货谁啊,你的高冷呢?你的霸气呢?你的面瘫呢?你怕不是被人偷换了吧?来人把这货拉走,我不认识!娘子,要不要来深入了解一下为夫是不是换了呢咳该做饭了后来啊,苏沫都不清楚到底是谁先走进了谁的圈套,但也甘之如殆了!...

升斗小民

升斗小民

高升,小名八斗。括弧跟历史上那个曹八斗不是一码事,而是小时候老爹用了八斗小米熬米汤,好歹才算将就活,故以八斗为念。性别男,体貌特征胖,生理年龄25,心理年龄未知,括弧很有可能是一位数。特长,能吃好像也算吧?至今未婚,欲寻异性伴侣,非诚勿扰。括弧现有二子一女,长子高粱7岁,长女高小米六岁半,次子高豆豆六岁。...

重生之全能高手

重生之全能高手

重生之全能高手由作者连青锋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重生之全能高手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忘川花未央

忘川花未央

作者文兰公子的经典小说忘川花未央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忘川花未央忘川,我是未央。一世相约,三世痴恋。天界皇子爱上人界丑女?不要太奇怪。无论你是妖,是魔,是人,是仙,都是我此生唯一。上穷碧落下黄泉,我陪你。...

婉媃传

婉媃传

钮祜禄婉媃,康熙帝温僖贵妃,辅政大臣遏必隆次女,长姐为孝昭仁皇后。康熙六年,四辅政大臣索尼病逝,鳌拜弹劾苏克萨哈不欲归政之罪,逼着年少康熙将其处死,至此,朝中鳌拜一人独大。遏必隆为巩固前朝权势,康熙七年送次女婉媃入宫,入宫之始年仅十三。钮祜禄婉媃善心机,多谋略,性格果敢坚毅,身处波谲云诡后宫之中,一路斗垮众多心怀不轨的妃嫔,博得康熙帝垂爱多年。她一生未至后位,只育有皇十子胤一子,却执掌后宫长达五年,成为清朝唯一保留谥号的贵妃。...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