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72章 从残缺走向完美(第1页)

“史铁生作品全编(..)”!

余勤[1]:史老师,您好!我们能够采访到您,感到特别高兴。您的散文《我与地坛》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它给了我们许多深刻启发。记得有人这么评价:“《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发表,对当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

史铁生:那是韩少功说的。韩少功这句话快成了我这篇散文的广告语了。他这话比我的作品传播得还广。(笑)

余勤:可见,在您的众多优秀作品中,《我与地坛》影响最大,但它却没有获得什么奖项,您怎么看待这件事?

史铁生:获奖可能要碰机会。正好那年发表的时候,没有什么奖。

余勤:史老师,您在文中写到地坛,在几篇小说中您多次提到那座古园,有人分析:地坛和古园是您寻找到的精神家园。您觉得有这种象征意义吗?

史铁生:可以这么认为。古园实际上就是地坛。我常提起地坛,是因为我向往它的安静。那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地坛空旷清静,我喜欢到那里写东西和看书,无人打扰。地坛有我的零度写作,有过天马行空的想象。

余勤:史老师,能不能说地坛在您创作历程上具有重要意义呢?

史铁生:是的,我在地坛泡了十五年,地坛在我创作上有不同一般的意义。以前那里基本上是一片荒地。门上挂的是“地坛公园”,也不收票,很多人从里面穿行。白天的时候,好像没人。我在那里看书,包括有些东西也是在那里写的。

余勤:《我与地坛》感情丰富,富有哲理,我们在教第二部分(写母亲)时,常常泪流满面,作品给了我们极大感染。

史铁生:我的这篇文章是一篇带有自传、自诉意味的散文,我以真实的身份投入到创作主体之中,坦诚地表现自己,所以写景、叙事、绘人自始至终都饱含情感,而且都是真情实感地流露。在写母亲这一部分里,我回忆了母亲的博大与无私,写了我对母亲沉痛而深沉的爱。由于是痛苦、深沉的真情表露,所以感人的成分自然要浓一点。

余勤:文中这样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此处的“车辙”和“脚印”有象征意义吧?

史铁生:是的,“车辙”就可以看作我心灵求索的轨迹,这条轨迹肯定是十分复杂的,有直有曲,有进有退,错杂纵横,直到最后,才完成了思想的涅槃。然而,我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每一次挣扎都带给过母亲忧虑和哀伤,是母亲目送我走过这长长的路。现在,我明白了母亲在那个阶段的作用,这是我的第二次涅槃。

余勤:母亲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和溺爱截然不同,那它是什么?

史铁生: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她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我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

余勤:史老师,能不能这样说,地坛是您获得生存信心的地方,也是您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

史铁生:是啊!地坛正是这一切的见证。

余勤:您现在还常去地坛吗?

史铁生:十年前我搬了家,离地坛远了,加之行动不便,现在很少去了。偶尔请朋友开车特意送我去看它,发现它已面目全非。这正是日新月异的布景和道具之所为吧。园中那些老柏树依然令我感动——历无数春秋寒暑依然镇定自若,散发着深厚而悠远的气息,不被流光掠影所迷。

余勤:史老师,今天您从地坛走了出来,您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地坛对您的启发,离不开母亲对您的尊重和理解。您的新作《我的丁一之旅》再次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有人说它不仅在叙述爱情,也在叙述哲学,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史铁生:这本是一个爱情故事,说的是“我”与“娥”的爱。自从分手于伊甸园,又被分裂,于是苦苦相思,世代寻觅,里面不过多了些对爱和性的思考而已。

余勤:史老师,这样一部力作完成后,您应该好好休息一下,大家都很关心您的身体,近来您的身体状况怎么样?

史铁生:和过去一样,隔两天去一趟医院,就像上班。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透析、睡觉,有精力的时候写东西。每次透析的时候都有三四百毫升的血液在体外,全身无力。这把血里的营养也透走了,透析完就特别累而且饿,然后就吃,等身体补起来了,毒素又够了,又得去透了。现在身体状况好多了。透析完之后可以坐起来写作了。我常说自己的职业是在生病,业余在写作。

余勤:这样的身体状况,您还坚持写作,写作对您的生活有着特别的意义,是吗?

史铁生: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说得通俗点,写作是为了不自杀。我从二十一岁双腿残疾的那天,就开始写作。我感到很幸运,在我二十一岁双腿瘫痪时,我心想,人生这盘棋怕是要下到这里了,写作及时找到了我,并延续着我的生命。

余勤:史老师的确是一个伟大的人,记得作家莫言说:“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为什么很多身处逆境的人,比如病人、失恋的人、处于人生低谷的人都会看您的书?

史铁生:因为人生来残缺,人生艰难、充满困境,当人面临的困境没有尽头的时候,会变得焦躁而脆弱,这时候需要一种对生命的理解。

余勤:的确,您的书充满对生命的理解,这些理解里是不是蕴含着您的人生态度呢?

史铁生:是的。有位哲人说,命运就是一部人间戏剧,角色是不可调换的。当我的双腿和两个肾都被拿走的时候,我的身体失灵了。这是我所认为的命运。有天在报纸上看到一句话,我觉得挺有道理,它说:“世界上只有两种生活——一种是悲惨的生活,一种叫非常悲惨的生活。”我觉得活着就是你对生命有疑问,对生活有疑难。但是关键在于一种面对人生的态度。

余勤:您选择了乐观的态度,是什么事情让您这样幽默地看待死亡?

史铁生:这还得感谢卓别林,在《城市之光》这部电影里,女主人公要自杀,卓别林将其救下,这女的说:“你有什么权力不让我死?”卓别林的回答让我至今难忘:“急什么?咱们早晚不都得死?”这是参透生死的大师态度。我想他是在说,这是困境,谁也逃不过,人生的一切事就是在与困境周旋。这需要靠爱去延缓死亡。爱可以超越一切苦难,超越人世间的种种恩怨,超越宿命。

余勤:史老师,您理解的乐观应该是怎样?

史铁生:我常说这样的话:“人的思想不妨先锋一点,人的行为不妨保守一点。”那么写作也是那样。你写的时候,可能不见得那么乐观,因为你感觉到了问题和困惑,如果你觉得很顺畅的时候,我觉得反倒没什么可写的。所以在写作上,我不排斥悲观主义,也不排斥怀疑主义。但在生活中,你既然选择了活着,干吗要痛苦地活着呢?不过,傻乐可不成啊!傻乐不算是乐观。所以“悲观”“乐观”这样的概念放到文学上,应该有重新的定义。

余勤: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让我们获益匪浅。那么顺便问一句,您的透析要做到什么程度才可以不做了?

史铁生:做到死就不做了。因为我的身体状况,不能换肾,只能靠透析。

余勤:史老师您这么坦然地谈到死亡,让我们心中充满敬佩之情。请您好好休息,千万要注意身体。

史铁生:(微笑着说)谢谢。

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8期

注释:

[1]余勤,教育工作者。

我原来是富二代陈歌马晓楠  时光储存器  我心向阳而开  至尊人生陈歌马晓楠  秋天的路上不要哭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贴身家丁  任教第十年  我和学神官宣了  蜜糖味恋爱  神级偷取系统  穷拽的女人  我真的只是个菜鸟  太古凌冥李天命沐晴晴  蹩脚诗人流浪记  陈歌杨雪陈歌马晓楠  女王幽荧  李有才  神级狂婿  抱歉,我不擅长推理  

热门小说推荐
都市最强狂婿

都市最强狂婿

绝世高手陈天接到秘密任务,入赘苏家,并成为上门女婿。本以为生活从此一片黑暗,可谁料他却意外开启一段羡煞旁人的牛叉人生!...

快慢穿百变人生

快慢穿百变人生

易兮纯作为一个精神穿越体验者,和其余十一人参加了蓝星科技的快慢穿实验。易兮纯开始在012号指引下,进入到不同世界完成快穿实验,百变人生就此开始。易兮纯开始了角色扮演,农女灭族少将军乱世中的乞丐生活在魔法世界的女警卧底一只努力的虫子奈何桥灵每一个世界扮演着不同名字性格命运的人,命运扭转成功还是失败?为何不论到那个世界都能遇到同一个人?原来还是神助攻是抱大腿呢?还是抱大腿呢?还是抱大腿。ltbrgt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快慢穿百变人生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快慢穿百变人生最新章节快慢穿百变人生无弹窗快慢穿百变人生全文阅读...

医尊叶天擎宋采薇

医尊叶天擎宋采薇

五年前,叶天擎沦落街头,乞讨为生,是她给了他活下去的信念五年后,叶天擎得神医真传,强势归来,发誓要给她整个天下!...

房遗爱高阳公主

房遗爱高阳公主

第一章洞房跪下是由作者大名府白衣著作的穿越重生小说,作者文笔极佳,题材新颖,推荐阅读。第一章洞房跪下精彩章节节选一觉醒来,竟然变成了大唐原谅帽之王房遗爱身上。...

我只有一点小钱

我只有一点小钱

我只有一点小钱,可架不住女神往死送了,今天送个十几亿的公司,明天送矿我真没多少钱啊...

全能透视邪少

全能透视邪少

宁瑞第一次下山,发现城里的女人就是不一样。第一次见面,那个貌美如花的未婚妻就要拉我进房,这可咋办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