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2章(第1页)

我们的年轻人呢?或者,缩小一点范围,我们的大学生呢?有多少人具备这三个品质?

就我有限的观察,非常、非常的少。以对社会的关心而言,我们的学生在大学的四面围墙里自给自足地活着,不常把头伸出来。几个月前,当十四位省议员集体辞职时,我曾经对几百位学生作过测验,要他们写下议员辞职的原因,结果正如预料,有少数给了支离破碎而模糊的答案,显然是浏览报纸后的残余印象。百分之八十却很率直地回答:&ot;不知道!&ot;

为什么不知道?当然是因为缺乏兴趣,不关心。坊间杂志选出来的大学校园&ot;美女&ot;,被人问到社会问题时,娇滴滴地说:&ot;好可怕哟!&ot;吐吐舌头。这样&ot;可爱&ot;又&ot;纯洁&ot;的大学女生为数不少,而且讨人喜欢。我们的学生不仅只对台湾本身的社会、政治问题印象模糊,对台湾以外的国际情况就更陌生了。伊索匹亚的饥荒、乌干达的政变、南美的游击战、天主教廷对堕胎与离婚的立场、菲律宾的军队暴行等等,都不存在,都没有意义。

没有关心,自然没有做价值判断的需要。根本不知道南非有严重的种族问题。当然就不必去思索谁是谁非,因为无从思索起。没有关心,也就无所谓道德勇气和道德行动。非洲的幼儿可以死光,南美的军队可以强暴妇女,因为事不关己。海山的煤矿可以一崩再崩,桃园的古迹可以拆了又拆,内湖的垃圾山可以侥了再烧,事不关己。大学四年之中,只有两件值得关心的事:一是把朋友交好,以后有结婚的对象,一是把功课读好,将来有满意的出路。对社会的关心,对是非的判断能力,择善固执的勇气,都不在大学的围墙以内。

换句话说,我们的年轻人天真、单纯、听话;他们绝对不会到戏院里去&ot;闹事&ot;。

为什么大学生的关心面那样狭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的环境不鼓励,甚至于试图阻碍,他对书本以外的兴趣。大概很少有父母没说过这句话:&ot;你只要把书读好,其他什么都不要管!&ot;大学以前这样说,为了应付联考。进了大学之后这样说,为了应付留考、托福、高考、研究所入考等。&ot;只要把书读好,其他什么都不要管&ot;这个金玉良言是应现代科举制度而产生的。读书的目的在求技能,用来敲开一层一层考试的门。研读哲学、历史、文学、经济等等,都不是为了增加人生的智慧与了解,而是为了取得谋生的技术。因为这种技术与人生无关,所以可以&ot;什么都不要管&ot;。

可是这个金玉良言实在是经不起考验的。在&ot;其他什么都不要管&ot;的前提下,书,根本就不可能读得好。譬如读经济,一个学生可以用课本里的各种定义与学理来解释&ot;通货膨胀&ot;,可是要他分析为什么公务员的薪水要加百分之八他却目瞪口呆,我们能说他书读好了吗?譬如读文学,他可以熟读欧威尔的《一九八四》,洋洋洒洒地写篇论文讨论制度与个人的关系,但是要他对江南案件提出看法,他却一片空白,我们能说他把书读通了吗?

这个大千世界可以说是各个学科的实验室。学生在黑字白纸之间所学到的理论与例证,都还是抽象模糊的,只有在把知识带到人生的实验室里去观照验证之后,知识才能落实。要我们的学生封闭在大学的围墙里&ot;其他什么都不要管&ot;,等于是把学问与人生割离,也等于要学游泳的人在岸上靠图解学游泳,却不沾水,或学解剖的人在暗室里看幻灯片学解剖,却不动刀子。

我们的学生不会&ot;闹事&ot;,因为&ot;闹事&ot;的人要先有自己的主张‐‐不是报纸社论,不是老师的看法,同学的意见,而是自己的主张。对我们单纯、天真的学生而言,独立作价值判断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为什么?

高三那年,开始上三民主义。有个沉闷的下午,我在课本中看到一句话:&ot;三民主义是最适合中国人的主义。&ot;

就这么一句斩钉截铁的结论。我以为自己漏掉了编者解释引证的部分,把课本前前后后翻过,却找不到任何阐释。十七岁的我坐在书前,感觉到深深的挫折:要达到这样一个结论,课本编者应该一步一步来,先解释中国人是怎么样的一个民族,然后说明其他主义如何的不适用于中国社会,最后才能逻辑地演绎出&ot;三民主义是最适合中国人的主义&ot;这个结论。可是编者显然觉得这些辩证的过程毫无必要。

第二天,在课堂上我请求老师解释&ot;为什么&ot;。

老师很惊讶地望了我一眼,好脾气地一笑,回答:&ot;课本这么写,你背起来就是。联考不会问你为什么。&ot;

在我早期的求知过程中,这个小小的经验是个很大的挫折。基本上,课本编者与授课老师并不认为学生有自己作判断、下结论的能力,所以才会有这种&ot;你别问为什么,记住我的答案就行&ot;的态度。他们因此所剥夺于我的,是我求知的权利与独立判断的能力。

现在的教育方式和过去没有太大的改变,我们的教育者仍旧习惯于供给&ot;结论&ot;,仍旧不习惯供给学生&ot;方法&ot;,让他们自己去找结论。最能够反映这种现象的莫过于作文题目了。多少年来,任何考试中,学生面对的总是什么&ot;学问为济世之本&ot;、&ot;忠勇为爱国之本&ot;、&ot;一分耕耘、一分收获&ot;、&ot;满招损、谦受益&ot;之类的金玉良言。所谓金玉良言说穿了,也就是死了的人交代下来的&ot;结论&ot;。出这种约定俗成的题目可以塑造学生的思想,使他更紧密地成为传统的一分子,有它教育的意义。但是这种思想传递根本上就不容许独创,不容许学生下自己的结论。如果教育者真正的兴趣不在于学生对传统的妥协与认同,而在于他独立判断的能力,那么同样的题目就应该以疑问的方式出现:&ot;一分耕耘确能导致一分收获吗?&ot;&39;你是否同意学问为济世之本?&ot;或者以挑战的方式:&ot;试辩论&39;忠勇为爱国之本&39;一说。&ot;

只有这样不&ot;既定结论&ot;的思想训练才能真正刺激学生睁着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纷扰复杂的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理出头绪来。当我们的教育者习惯性地把作好的结论抛下,学生也就懒惰地把结论照章收下;他不需要辛辛苦苦地去思索、摸索。

在我们的环境里,一个能关心、能判断的学生,却也不太可能有任何道德行动。一般教育者对学生行动采取压抑与抵制的态度,目的在求校园的稳定。

有一个专科学生被同学指控偷窃,教官在原告的带领之下也确实在该生书包中找到赃物,但是在没有听过被告辩解之前,就令这名学生退学。几个大胆的同学出来主持正义,要求学校给被告一个自我辩护的机会。

事情结果如何不论,学校当局对这些挺身而出的学生却有个斩钉截铁的态度:&ot;去读你的书,不要多管闲事。谁闹事,谁就记过。&ot;

奇怪,为什么我们的公民伦理课一再地教导学生要见义勇为,要当仁不让,要择善固执,学生一旦实践了这些美丽的道德理想,我们却恐慌地去压制他?学生对学校措施有所不满而投书、开会、抗议的时候,不正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机会,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去理性地、公平而民主地解决问题,为什么我们反而以记过处分作为镇压的手段?为了表面的安静稳定而扼杀年轻人的正义感,代价是否太高了一点?

星照不宣  孩子你慢慢来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亲爱的安德烈  文化是什么  诱声魅色  兄弟禁止  女子与小人  啊,上海男人  引以为豪  天王搭档  我喜欢你,所以世界是甜的  重生一老夫少妻  网游之江湖任务行  星光的彼端  目送  我也很想他  野猫驯养法  明朝巨富  结婚娇妻养成  

热门小说推荐
真千金重生后超凶权夏

真千金重生后超凶权夏

被掉包的温家小姐回帝都了。各大千金纷纷打赌她能坚持几天,被冒牌千金撵出温家。有人说她成绩差,不是冒牌货的对手!结果,高考帝都第一,轻松碾压冒牌千金。又有人说光成绩好有什么用,人家才艺获过各大奖项!温夏甩出钢琴古筝国画武术成绩单,来,比比唱衰者就算你全能也没用,人家在温家生活十几年,和温家人感情深厚,最后还不是得滚蛋!温夏哦抱歉,温家公司房子地皮,都被我买了,滚蛋的是他们!在后来,听说温夏和权少谈上了,各大千金化敌为友,都来找温夏请教,她是如何泡上权少的。温夏嫌弃道泡?是他黏上我,狗皮膏药一样甩都甩不掉!...

盛唐小炒

盛唐小炒

带着逆袭系统穿越的人见得多,哪里见过有人带着做饭系统穿越的?大唐盛世,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且看白锦儿如何打造长安第一食肆。女皇钦点,长安第一,客官您里边儿请诶...

忠犬校草牵回家

忠犬校草牵回家

要是知道惹上这个校草会有这么多的麻烦,她一定遇见他就绕道走。...

神医娇妻又被爆马甲了云司绾江慎尧

神医娇妻又被爆马甲了云司绾江慎尧

云家最废物的三小姐,被家人牟利卖给江家那个瘫痪,看着病床上那个虽然不能动弹但仍貌美惊绝的丈夫,云三小姐捂了捂自己的小马甲,怎么办?救还是不救?奈何云三小姐对美色总是心存怜惜,见不得这么一个美人儿躺在病床上,只能暗戳戳地把江美人给治好。只是,这位爷,是不是哪里有些不对?只是给你治了截瘫,又没有给你换脑子,怎么变得这么粘人呢?说好的高冷呢?说好的不喜欢人靠近呢?呜呜呜她存离婚!...

星空之翼

星空之翼

在未来的宇宙纪元,人类基因图的破解进度进入了全新高度,基因工程的产物从试管期,就接受了基因调整的全新人类。因为一颗能源星球的探掘,在一个平静的夜晚,基因人和自然人的关系,发展成了真正的武力冲突。作为一名精英机师的后代,少年虽然只是海行星上一名普通人类。但是,活在这片星空下,他的心中埋藏的是无尽的大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