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八章 功名利禄(第1页)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一秒记住..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细细的摩挲着刚刚涂了蔻丹的指甲,让金铃找来一个火盆,将所有信件都烧毁后,我才点了点头,让金铃将一本圈了内容的书送给了焃宣,“告诉你们家王爷,就说本宫今日里看了一本十分有趣的书,为感恩王爷素日来对本宫的照顾,本宫请王爷一同观赏。”

自那日刘珩对着我说起焃宣时,我便留了个心眼,未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我与焃宣,还是尽量少见面为好。

“娘娘,皇上身边的高公公来请娘娘去御花园,说是皇上正在那里等着娘娘。”金铃将火盆中的灰烬埋入花盆中,小心翼翼的对我说道。

我心思转了转,“去告诉他,就说本宫身体不适,不便去了!”

果然不一会,刘珩便带着一队太医宫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我的寝宫,他一见着我,便急切的问道,“阁儿怎么了,是有什么不适吗?”

我故作有些虚弱的样子,朝着他摆摆手,“只是有些头晕罢了,并非太大的事情!”

没有什么别的目的,只是想要让他更加烦恼罢了,他越烦恼我越感到高兴。

这几日刘珩陪着我,朝堂上的事情又全权交予了安王爷代理。

六月十三日,第一日,大理寺少卿赵御从张姓书生家中查出亲笔遗书,证实张姓书生乃是自杀嫁祸,后经刑部鉴定,笔迹造假,众士子哗然之余,也有三三两两的被规劝回家准备大考,剩下的人包括李自仍在死死坚守。

六月十四日,第二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两个寒门子弟的学生在回家途中被人打断了双腿,继续在昭阳门示威的众人,听说消息后散了小半,庶族与士族的矛盾日益加剧。

六月十五日,第三日,敕查出打断学生的凶徒是冯天照之子冯宁,大理寺羁押冯宁受审,冯宁供认不讳,但不承认张姓书生之事是自己所为,他只是打断了那两个出言不逊的书生而已。

六月十六日,第四日,案件毫无进展,张姓书生的家书在昭阳门前拉起来白幡,烧起纸钱,进一步逼迫大理寺,言明幕后指使是冯天照,要求皇上捉拿冯天照,给众人一个交代。

知晓外面如此杂乱复杂的境况,我在宫中悠闲的修剪着花枝,指东打西,焃宣果然明白书中的意思,先前张姓书生的例子,即便没有冯天照,也会有别人,一件僵持不下的事情,若想找到突破口解决,必须先用剪刀自己去捅个窟窿,然后你想裁剪成什么样子,才会有定数。

这件事情中,很多人不能活,张姓书生不能活,冯天照同样也活不了。

我看着我的手,它依旧白皙,只是不自觉中已经沾染了鲜血……

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以后的我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大概最后我自己也会讨厌我吧…

--------------------------------------------

六月十七日,第五日,赵御搜查冯天照府邸,并未发现杀人无证,但发现了冯天照授受贿赂买官买官的账本,冯天照被压入天牢,皇上大怒,斥责门荫子弟,不思皇恩,自甘堕落。

六月十八日,第六日李自亲自规劝聚集在照样门外的寒门子弟,既然冯天照已经入狱,众人不妨先回家安心准备大考,皇上圣明,大考之后,此事必有定夺,众弟子听闻,多数皆散去,余下小部分顽固者,仍不肯离去。

六月十九日,赵御并未查出张姓书生究竟为何人所害,此事暂且搁置,着手调查冯天照受贿一事,李自被命为此次主考,主持此次考听公正。

安内攘外,刘珩开始解决瓮川的灾民问题,粮草和军队同时出发,抵达地方,接应灾民,扣杀流匪。

又过了几日,观星台小郎张痕献地龙仪,声称地动之灾可以提前防御,朝野哗然,朝臣们议论纷纷,都说张痕的地龙仪是骗人的玩意儿,甚至有人说他有意造谣生事。

地龙仪用青铜制造,形状有点像一个酒坛,四围刻铸着八条龙,龙头向八个方向伸着。每条龙的嘴里含了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个铜制的蛤蟆,对准龙嘴张着嘴。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铜球掉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就给人发出地震的警报。

李自对于张痕的地龙仪很是坚持,崶亓的京都洛城是很繁华的地方,都城里的王公贵族多数生活骄奢淫逸,张痕曾经做过一篇赋,名曰《洛城闻道》,讽刺这种现象,因此李自和张痕交好。

这日张痕的地龙仪正对瓮川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按照张痕的设计,这就是报告瓮川又发生了地动。过了几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瓮川又发生了剧烈的地动,连山都有崩塌下来的,大臣们这才信服。

张痕造地龙仪有功,被皇上封为太史令,加上大考时入榜封官的几个寒门子弟,朝中的庶族官僚的势头渐盛。

在前朝,曾经推行察举征辟制度,也就是由地方和中央的三公等官员负责了解、考核并征召一些人到朝廷当官。征召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秀才,一种是孝廉。秀才主要是对儒法经典比较了解,而孝廉则是孝顺父母。到了前朝中期,察举征辟等制度已经非常腐败,于是有出现歌谣:举孝廉,不知书,举秀才,父别居。

一些地方官宦子弟,为了出仕,用尽种种手段为自己谋取名声,秀才比较容易考察出真才实学,于是大多数人都是从孝廉出身,只要是对父母比较好,就可以出来当官,渐渐的,推荐出来的人,品质变得比较差。还有,一些真正有才学,但是门第低下没有办法得到官员的赏识,就只能默默无闻了。

到前朝后期,官场腐败,于是当朝皇帝曹元毅然下令“唯才是举”,开创了选官制度的一个辉煌时代。在曹元手上,不需要你有什么出身名望,只需要你有才华,就可以得到任用。于是,在曹元时代,人才是最多,也是品质最好的。

但是,曹元的唯才是举制度,也有许多的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引起了很多世家大族的不满,原来朝廷大权都由他们把持,现在却有一些寒门士子出入其中,夺走他们的权力。并且,随着势力的强大和稳固,昔日的寒门,渐渐的变成了新的豪门,也衍生出了新的弊端。

曹元之后太子曹必即位,曹必的母家宣卞太后是当时最大的世家魏家,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希望废除曹元的唯才是举命令。由尚书陈钧提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度。

其内容即在州郡置中正,择本地之贤而有识鉴者为之。

区别人物,定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上)。然后由吏部选用。

但九品中正之制,并非曹必一人突然决定施行,早在曹元当权时,太子师何献即向曹元建议:

自军兴以来,制度草创,用人未详其本,是以各引其类,时忘道德,……以为自今所用,必先核之乡闾,使长幼顺叙,无相踰越……又可修保举故不以实之令,使有司别受其负。在朝之臣,时受教与曹并选者,各任其责,上以观朝臣之节,下以塞竞争之源。”

曹元对以上建议,已经表示“称善”,只是未及推行。曹元死后死,曹必即位不过两三个月,即颁布了九品官人之法。

曹必推行九品中正制之目的与结果:第一,为了让世族官僚拥护他为帝,故推行了有利于世族的门荫仕进制度;第二,设中正官以品评人物,如选用后发现名实不符,尚可治以保举不实之罪,以避免选官好坏无人负责;第三,由吏部选用人才,即意味着减少公卿二千石辟用属员名额,有助于加强皇权;第四,从史料上看,九品官人之法推行后,旧有察举征辟等制度,并未因之废除。

娇娘赋  赋春归  毒妃宠之庶女翻天  嫡煞  夫君为兽  一世枭龙  时野乔绒  侯爷请温柔  权少的专宠影后  昭雪行  太子不单身  雪飘五界  重生家有凤凰男  教反派爸爸做人  退出枪坛后全世界都在逼我复出[竞技]  网游之成王败寇  灵境奇遇记  真千金不干啦  倾世花容  大佬都是我马甲  

热门小说推荐
心安之处即是归途

心安之处即是归途

你,做好了随时直面死亡吗。有的人,人生如一本书,不打开,你看不到里面的内容,你也许会嗤之以鼻,总感觉无所谓的与己何干。打开了,当你看见了里面的内容,引不起你的共鸣,你也觉得乏繁可尘,当你能读懂的时候,你又觉得不过尔尔,呵呵。有的人,人生如一盏茶,苦涩浓郁是他,清淡回甘亦是他,余韵悠长亦可,沁人心脾亦有。如高山,如流水,如蜿蜒的溪流,如波澜诡谲的江河,如汹涌澎湃的大海,如淡淡天上浮云,如空空人间至味,如点点夜空繁星,如呵呵,很多很多,更有自己的滋味。人的一生,经历的事情可多可少,当你想要添点味道的时候,那你就勇往直前,自有千般滋味待你,当你想要平淡度日,亦可退一步渡了自我。和风煦日,暖烈骄阳,究竟是心随境转,还是境随心转,不去自己品味践行,您怎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感恩感恩,‘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呵呵。人,有的时候想要清淡素雅,却偏偏活成了故事。...

洛长安宋烨

洛长安宋烨

京陵城爆出一条大消息,头号小公子洛长安,当街揍了新帝一顿,换做旁人,那可是掉脑袋的事儿,可咱洛公子不怕,咱爹是当朝重臣,人送外号奸贼!洛长安被带进了宫,天下人皆哗然,丞相府作威作福的日子快过去了,大权被收回的日子也不远了,所有人都等着新帝把洛家的独苗苗弄死。谁知皇上,洛公子钻狗洞出宫。不急!皇上,洛公子在后宫调戏诸娘娘。不急!皇上,洛公子与安乐王,饮酒作乐。...

龙门赘婿

龙门赘婿

十六年前的他,是豪门弃子。十六后归来的他,权势滔天,无人可挡。哪怕如此,他也甘心当上门女婿,只为了梦中的那张笑脸。...

爷是病娇得宠着

爷是病娇得宠着

爷是病娇得宠着由作者顾南西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爷是病娇得宠着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修罗神帝

修罗神帝

九天世界,位面崛起,万族林立。一位来自低等位面的修罗之子,无意中觉醒了血脉中的逆天神纹,一步步踏上了精彩绝伦的九天世界。强者之路,谁主沉浮?历经劫难,与天齐高。踏上云端,扶摇直上九万里!我就是武,执掌轮回!我就是天,主宰世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