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69章 我们活着的可能性有多少1(第1页)

“史铁生作品全编(..)”!

史铁生:我先申请抽一支烟,这有百害,但是有一利,就是控制紧张。王安忆邀请我,从北京来到上海,我就为今天紧张,在飞机上紧张,在地上也紧张。我为什么紧张呢?我不仅大学的讲堂没上过,大学的课堂我也没上过。我上到初二“文革”就开始了,然后就再没上过学。所以,今天见了这个架势,还是让我紧张。所以丑话说在前面,这不是报告,也不是讲课,就是交流,我反复拜托王安忆,一定要强调清楚。第二个丑话,你们都是中文系的,研究文学的,你们别奢望跟我一块儿研究文学,我对文学没有什么研究。第三个丑话,我也写过这样的文章,你们就把我当成一个写作者,不见得是作家,我写的跟文学可能也有很大差距。文学几千年有很多讲究,我写东西很没有讲究。我后来看了王安忆对小说的一些说法,她讲叫“推动”,对我还是很有启发。我是完全按照心里想的写。其实我的写作,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我对生活总是有疑问,这个疑问一直也没有解除。尤其是二十岁插队回来,坐到轮椅上,就觉得生命对我是一个冤案,这冤案好像还不能翻,然后我想,蒙此冤者大概都会要想些事。所以,也有人说我什么悟性、佛性啦,其实差得很远,我恰恰是那个最没有悟性、最没有佛性的人,可能就是被命运扔到那个地方。人被扔到这个地方,他要想些问题吧,我就是这样开始写了。

问:我在高中就读您的《我与地坛》,非常感动,我觉得在您的文章中,常有一种哲学的思考和一种宗教的情怀,我想问一下,哲学和宗教,与您的写作之间的关系,对您来说是怎样的?

史铁生:可能有些人会说我跟哲学挨得近。实际上,说我懂哲学的人,一定是不懂哲学的。我不敢说懂哲学,我也从来没有真正地研究过哲学。也有人说,我这是哲思,我倒愿意我有哲思,但实际上是不是,就不好说了。他们那种印象,很可能就是说我爱想。我总是愿意想问题。我也只有想问题的能力,其他的没有。因为我主要的生活就是在四壁之间,和外界生活的接触基本上比较少,这也是一个问题,一会儿咱们也可以探讨。过去文学理论老讲深入生活,在刚开始想写东西的时候,我觉得,我跟理论很不合拍的。像我这样的人是不是可以干这一行,是很值得怀疑的。

问:我在看文学作品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知青生活,我不能说它很浪漫,但是确实对它非常感兴趣。您在这里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故事,或者谈一些感受?

史铁生:那时候,我又年轻,又没有病,当然是很值得怀念的时候。

故事实在是太多了。我一下子给你讲不出什么故事。读过我的作品的人,大概也会发现,我作品里的故事是不多的,我不是太善于讲故事,我生活里的故事也很少。实际上,我倒是有一个观点,我总说,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大工厂,科技很发达,工业也很发达,农业也很发达,有时候我就想,这个大车间,它最后的产品是什么,我们终于要生产什么呢?最后生产出什么来算我们这个车间有成就了呢?人活着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奇迹。我曾经写过这样的话,世界上叫着同一种名称,而实际上差别最大的东西是人。另外一种叫着同一种名称,差别同样大的东西是文学。所以,我们大家都在说着文学,都在说着小说的时候,可能说的不是一回事儿。在我来看,文学,或者小说也好,散文也好,它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之外的一块自由之地,可以使我们生活在那儿漫游,在那儿实现一些在现实里头不能实现的东西。那是一块巨大的不确定的可能性。当然也不能不是小说,也不能不是文学,所以它又是一个有限之中的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活着的可能性有多少,我们有多少种可能的活着的方法。

有人说,我的长篇不算小说。我也能同意。一方面是因为我写得可能不好。另一方面,我就要提出这个问题,什么是小说?谁能给小说下个定义?说它是故事。那么,什么是故事?说故事得有悬念。那么,什么是悬念?你的思想是不是有悬念?一个人看他自己是不是有悬念?这个悬念,按王安忆的说法是推动,推动力。那么,一个人对自己的疑问,对自己生命本身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要干什么,我经常这样讲,我心里有很多疑问,我有很多想法,我有很多猜想,我有很多幻想,我有很多渴望,这些东西不符合小说,它是不是就应该作废了?如果说它不应该作废的话,我就把它写下来,那么有人看了,有人还喜欢看,当然不是所有人,甚至不是很多人喜欢,这就是我写作的这个目的。所以,我写作的目的可以更简单地说,是一种交流,一种对生活的可能性或者说生活态度的交流。

我们看小说的时候,一定是看故事的,或者说根本是看故事的。世界上有多少故事,你看得完吗?我觉得看小说的时候,更主要的是最后看作者对生命的态度。作者用故事的方法,或者用任何一种方法,要告诉你他的态度,他希望你也有一种态度作为回应。我看王安忆的小说就是这样,她写了很多,那些故事,有的我也没看过,有的看过了,也不会记得很清楚。但是,我总是只要拿起她小说的一个片段,我就看到王安忆,我就看见一个很沧桑的人坐在一条大河的河边儿,那么尽心尽意地、那么执着地、那么痴迷地看着那条河上的风光,看那条河上的劳作,看那条河上的艰难,然后,你发现,她依然保持着她的镇定和她的慈爱。这是最感动我的。我说,如果看完了故事,得不到这个印象的话,我觉得这个小说的质量就不太令人满意。

王安忆是把那些都想完了的人,她走到了那个态度里头来,我好像是初来乍到这个世界上,我对河底下的事可能还有些好奇。河底下有很多暗流,像一个孩子或者是年轻人可能还很猖狂地就想把这些事情都弄清楚。实际上你也弄不清楚。我想,我最后弄得最好的结果,还是像王安忆那样,能够镇定地和仍然不失慈爱地看着这条河。这条河虽然很美,但是又很无奈。这个过程可能是我的一种态度,我曾经听一个画家给我讲一幅画,他对这幅画的感动,他甚至拿放大镜去看这个画。我本来是期望他给我讲这幅画是什么意思,他没讲那个。他就是感动,这个画家这么尽心尽力地、一丝不苟地就在画布上在寻找他的一个愿望,或者寻找他的一个梦想,他简直是呕心沥血。这个东西让他感动了,话说回来,还是作家的态度。其实我们作为朋友也是,互相交流的时候,我们要求知道对方的态度,如果这一个人坐在这儿,跟你讲了半天别人的故事就走了,这大概还是形同路人吧。

我想,小说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各种各样的途径,它想把世界解释清楚,也是很困难的,我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最后,我获得的是一种态度,也可以叫“启示”。它不能直接告诉你什么,但是你得到了一种启示,就是你对生命、对生活的态度。

问:假如生命给您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您还会选择做文学家,是不是选择像约翰逊那样的长跑运动员?在一篇文章中读到您有这样的相法。

史铁生:我有时候做梦,不是夜梦,是白日梦,我就想,我在年轻的时候当运动员,到了老年去写作。可能我这个人缺什么,就想什么,我是特别爱看体育的。你说我写的一篇东西,叫《好运设计》,自慰而已,好像重新设计的可能性是没有的。有人说,我们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我刚才也说了,是一场冤案。这个冤案想来想去呢,不光是我一个人的冤案。你仔细想,一个人的冤案,就像吃饭,吃出一颗沙子,你把它扔了就算了,如果这一碗都是沙子,这事儿就该想想了,就相当于说,我们为什么要吃这个饭了。如果我们都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这里都有冤案的因素,那这案不翻也得想办法翻一翻了。怎么翻?就是一个问题。你想让上帝改变主意,这事儿咱们没办法。那你只好自己想想有没有另外的途径。也就是说,如果给你的,永远是一条路,没有终点,你怎么办?永远的苦难是不可以消除的,怎么办?我想这可能就是“启示”,上帝给你的启示。

咱们经常说“神”,我稍微说几句。其实是两个神,一个叫创世神,怎么证明创世神的存在?因为我们世界存在,它一定有一个原因,你叫它“神”也可以,叫它“大爆炸”也可以,总之是这么一个原因。而这你是弄不清楚的,就像北京话说,这事儿神了。这话很恰当,它就是“神”的意思。这就是创世神。你休想让创世神去改变主意,他就给你放在那儿了,就让你二十岁得这个病。我刚开始得病的时候也是满心的不服气。这没办法,你非服气不可。《圣经》有一个《约伯篇》,约伯就是对他的苦难不服气,说,上帝你怎么对我这样?上帝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这个问题,上帝说,我创造世界的时候,你在哪儿,有你什么事?这哑口无言了。那也就是说,你必须接受。如果你接受了这个困境、毫无办法的困境的时候,启示神就出现了,他就向你要求一种态度。你必须拿出一种态度来。当然你可以自杀,不自杀就要一种态度。说到“信仰”,就是这么一种意思。所以,中国人老是向神要求很具体的东西,这是他对创世神没有理解,也不接受,启示神的启示他也不听见,他就以为那是一个官,不是这回事。

问:你觉得这些困难和困境对成为一个作家,或者说,对人的成才,总体是有利还是有弊?

史铁生:苦难这个事情,最好不要去自讨。你不找,总会有的。现在有些家长对孩子说,你要经受一些苦难。苦难不是说,你要有计划地让人经历多少。不是那么回事。就说深入生活去监狱里坐一两年,那不是,还不是坐监狱。苦难自然会有的,所以你就不用担那份心。你说,我没苦难,这怎么办呢?没有这事儿。

关键是,你面对苦难得有一个什么办法。最简单的办法,最不负责任的办法,是自杀。我当年也想过这个办法。这很省事,但是呢,也很无聊。就是说,什么事儿都白弄了,你的苦也白受了。我写过这个,我有一天看一部电影,《城市之光》,卓别林把那个怀孕要自杀的女孩救下来了,女孩说,我要死,你凭什么救我?卓别林说,着什么急呀,总得有死的时候啊。这给我减掉了很大压力。这事儿不劳你,世界上什么事都没有这件事可靠,苦难就是这样。

问:人对艺术到底期盼应该有多大?您是不是赞同“为艺术而艺术”?

史铁生:艺术的重要性肯定没有吃饭重要。但是呢,吃饭仅仅使人能够活着,任何动物都在做这个事情。就是说,人的存在,它是要依靠思想啊、艺术啊这些东西来扩展的,它不简单是一个生物性的存在。如果满足于生理性存在的话,艺术就毫无意义。如果不满足这点,那可能有些人甚至觉得它比吃饭都重要,宁可死,我也得有一个精神的寄托也好,精神的追求也好。总之,他需要问,我吃这碗饭,到底干吗?

用艺术来做别的事情,这是一种说法,就是说,艺术是某种政策,是某种教育的工具。你说它完全没有这个作用,不是。但艺术家很可能初衷不是那样。初衷要我说,就是生命的疑难,我掉到河里了,我要抓住一根稻草,我的精神要活下去,去找到一个路,创造这些东西,而它同时可能使对其他掉到河里和可能掉到河里的人有作用。

问:大约出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小孩子,在网络上写了大量的作品,您是否关注?从我的角度,这些网络上的作者或者写手,有的作品非常成熟。作为当代重要的作家,您是怎么看待这些作品和在网络上写作的人?因为我的老师告诉我,看太多这种作品,会影响我的审美水平。我就非常困惑。

史铁生:对这个问题,我特别不能回答。因为网络这个东西是在我透析之后才发达起来的。我透析之后身体特别差,精力特别差,我到现在不会上网,一看那个就乱,血压就上去,但是我爱人也经常给我下载一些网上的文章,我就看她下载的。我从网上看到过很多挺好的文章,当然是被她过滤过的,我的视野就被她决定了。

我们那时候写作有一点跟今天不一样,就是你必须得在刊物上发表。那有机会到刊物上发表的就很有限了,实际上在私下里写作的人是很多的。我写过这个意思,什么是写作?你把它写在纸上,去发表了,叫写作;实际上你没有写在纸上,你只要对生活或者说生命有审视,这种审视,这种思考,我觉得都叫写作行为。那么网上,它比较容易发表,你只要一上网,大家都能看到了,那可能有很好的,也有很差的,可能是这样一种错觉使人感到网上的文章不如书上的,书上肯定是经过过滤的。我对这个问题发言权很少,我对网络的东西实在是看得太少了。

问:对我们十几岁、二十岁出头的人来说,提起您,您关于地坛那些作品是无法拒绝的诱惑,所以必然要问到这方面的问题。您写地坛是在十多年前,给我非常安静的感觉,现在很多东西都已经变化得找不回来那种感觉了。北京这几年很多有特色的地方是在消失了,就说皇城根那一块,现在是皇城根遗址公园,您发现只是一块吗?不是这样的,地坛周围也修成这样,现在整个北京就好像一个公司规划出来的。现在您再看地坛有什么感觉?而且听您谈话,和看其他几位老师的表情,有这么一种沉重感,包括您的作品。不是写得沉重,而是像一位女生说的,看完以后有一种哭的冲动,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另外,您写《我与地坛》,写您当初第一次推着轮椅去地坛的时候,是有一对中年的夫妇,后来再去看,就变成老年夫妇,您说他们简直是在搀着走。您在很年轻考虑婚姻的时候,看到这一对中年夫妇走的时候,有什么憧憬,会不会想到自己以后也是这个样子?这对人来说是失去的回忆,还是一种幸福?

史铁生:我最近写过一篇叫作《想念地坛》,可能看过的人不多。第一句话就是,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最后一句话是,我已经不在地坛了,地坛在我。我愿意保持住曾经在地坛里有的那种安静。那不光是环境的安静,是内心的安静。内心的安静是可以让你去想很多事情的。现在我去地坛,确实像你说的,面目全非,修得可以说很糟糕,那种沧桑感全都没有了,全都也是轰轰烈烈的感觉。以后再有人去看地坛,一定是说,我瞎写,没那么一个地坛。

你要问我这对夫妇,可能就是隐私了。有人发现我里边藏着一个爱情故事,他当时跟我说的时候,我说,你的眼睛太毒了,我那一块是闪过去的,在“地坛”里是有的,因为这是一次注定不能成功的爱情,它终于也没有成功。它不能成功,不一定是一件值得憎恶的事情,或者说完全悲哀的事情。这话可能显得有点高尚,但是爱的付出和获得,付出确实是重要的,因为你不爱,等于什么也没有。那你要说我对那对中年夫妇的羡慕心理肯定是有的。而且我在那里头还写过一个人,我判断他一定是一个理工科的知识分子,我说他走过的时候,地坛应该放《献给爱丽丝》。那当然都是有你对生活的憧憬,这种憧憬,那时候可能在我来说比较迷茫。地坛的故事不能全讲漏了,还是留点儿……主要还是我刚才说的,对生命的态度。我在任何情绪下都在地坛里待过,我在地坛里待了十五年,十五年写了这一万多字。

问:您现在对生命的态度还是疑问、迷茫、困惑?

史铁生:好一点。这个谜你要想解开,这是办不到的。前几天《参考消息》上有一篇文章说霍金。霍金试图把所有的理论统一成一个理论,来把世界解释清楚,他终于意识到这是做不到的,从理论上讲做不到。他说,我们毕竟不是在宇宙之外的一个天使,可以从客观的角度看宇宙,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就是定理了。就是说,你设想把一切搞清楚,这件事情从理论上说是不成立的。因为你是一个有限,它是一个无限。有限对于无限,就是零了。这种情况下,你是否对活下去有了一个新的态度,这是关键。就要知道,你理解不完,但是你可能在这个过程里获得了对生命的另外的理解,我刚才说这就是一种启示。

问:请您谈一谈,您在劳动组做工的那段时光的生活。

史铁生:我是插队回来,腿坏了,住了一年半医院。出来之后呢,没地方去,那时候招工也不找你,有一次招工我也去了,人家说,没你什么事,我们这儿全手全腿的还没有工作呢。后来是街道工厂,街道工厂是一群半老的老太太,五十多岁的家庭妇女们,盖了一个小房子,给一个正式的工艺厂做它的一道工序,做什么呢?叫“金漆镶嵌”。大漆的家具,屏风啊,书桌啊,在上面画些东西,刻下来,弄得金碧辉煌的去出口。我就在那儿干了大概七年。后来我又干半天,后来我又想用半天时间来写作了。我写到的具体的那些人吧,我不好给你讲他们的故事,因为跟他们就有差别了,写作还是有虚构的,要把他们都说出来,我也说不清楚,很多是我的猜想。总之,那儿什么样的人都有,我在那儿干了七年。七年之后肾就完了,我就离开那里。我的履历就非常简单:上学,“文革”,插队,街道工厂,写作,现在每个礼拜三天去透析中心。

问: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终极关怀的问题,我特别想知道,终极关怀和宗教情怀有什么区别?

史铁生:终极关怀和宗教,从根上讲,是很接近,但要说到宗教,可能有很多距离,我们不信任何教的人,我们也可以终极关怀。终极关怀说到底,就是一句话,我们最终能怎么样。我刚才说的,我们这么大一个轰轰烈烈的大车间,最后的产品是什么?就是很老的话,我们为什么活着?只要有这种关怀,他就会逐渐地有所谓的哲思,很可能对宗教有……宗教起源可能也是这样,就像动物每天都是在找食,它低着头的,有一天抬起头的时候,就很惊恐,所以最早的神可能都是太阳神。这我没有太多研究。总而言之,你心里一旦出现了神,就我刚才说的话,这就神了,咱弄不清楚,这到底怎么回事儿啊。这时候你对生命的要求不仅仅是活着就可以了,你那可能就依然是终极关怀了,终极关怀可能没有那么神秘和过分的高贵。

但是,没有它,就是一辈子活得很实在,我也很恭喜他,直到死也没有那么多的忧虑,但是世界上的这些苦难,这些疑问,它是不消灭的。有人说,你别想这些事儿了,这些事儿毫无意义。但是我说,这样说话的人,他已经想这个事儿了。要不然,他不这么说。要真的不想这个事儿的人,你跟他说完了,他说,是啊,这事儿什么呀?这他真是没想。完全没有的人是根本不问,你跟他说他也不懂。就说爱情,有人也说,没有什么爱情。我说,那你说没有的这个东西是什么?你不能描绘它,你怎么知道它没有呢?而你一旦描绘它,它就有了。这不是像个桌子似的,有和没有摆在那儿,它就存在你的思想里,你的愿望里,你的情怀里,就是这么存在方式,一问它,它就有了。

问:关于写作,我猜想史铁生老师对生活有比较多的感悟,然后把它写出来,与大家分享。现在有很多少年作家,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肯定不会深刻,您对他们怎么看?还有每个人对生活都有感受,我曾经试图把它们写出来,但写出来一看,跟自己想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想请教一下,怎样比较好的把它表达出来?

史铁生:少年作家,有时候你觉得他的文笔真是很有才气。我看过一些高中生的作文,我觉得我写不了。确实有很多天才的人物,咱们就不去谈论他。一个人啊,别跟天才过不去。天才你就让它是天才吧,人的问题我们比较感兴趣。就像莫扎特,有一个戏叫《上帝的宠儿》,那个宫廷乐师就特别嫉妒莫扎特,他呕心沥血地写了一个曲子,拿到宫廷上,莫扎特一看,给它变奏了一下,马上他那个被淘汰了,这个人的痛苦我特别理解,但他的处境,我觉得才是人的处境。后来莫扎特也倒霉了,那个时候他就到了人的位置上了。我常说,莫扎特应该是上帝之笔啊,包括很多天才的画家,天才的作家。从来我就不跟他比,他是上帝的事儿。

但是呢,我也见到很多人很小的时候,人说早慧,确实很有才气,但忽然就不行了。写作那件事,说到底,可能光凭才气是不够的。不是讲文学是人学嘛,他那时候对人所知道的东西可能还很少,他那点才气大概也表现很好。最近我看了一篇哈维尔的文章,他说到作家的第二口气,甚至第三口气,就是说,你要不断地有你自己的提升,或者叫作积累,重新地认识你的生命。为什么有很多往事是可以不断地写的?你在二十岁写它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它的一个状态,一个意义。那时候可能还有你没看到的,它就在那儿了,到你三十岁的时候,你就看到了,你具备了看它的能力了。我碰上一个天才的孩子,我不敢说什么,如果他不是天才的话,我就提醒他,最好寄希望于年岁更大的时候的一种创作。

载《上海文学》2004年第7期

注释:

[1]本文是史铁生在复旦大学与学生的对话。

蜜糖味恋爱  太古凌冥李天命沐晴晴  穷拽的女人  抱歉,我不擅长推理  蹩脚诗人流浪记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神级偷取系统  神级狂婿  我真的只是个菜鸟  至尊人生陈歌马晓楠  任教第十年  秋天的路上不要哭  陈歌杨雪陈歌马晓楠  李有才  我心向阳而开  女王幽荧  贴身家丁  我和学神官宣了  我原来是富二代陈歌马晓楠  时光储存器  

热门小说推荐
天才宝宝:这个总裁,我要了!(完结正文)

天才宝宝:这个总裁,我要了!(完结正文)

本文是vip完结正文,番外另外做一个文档!!谁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她夏郁薰偏偏吃定了他这棵草!十几年的青梅竹马,三岁定终身,十岁献初吻,二十岁做他大总裁的贴身保镖,这样竹马还能被别人骑跑,那她这么多年武学...

极限梦想之王者归来

极限梦想之王者归来

任天涯游戏职业大神,叶千,在梦想杯大赛的前一天遭遇车祸,成为植物人,六年之后苏醒,却失去了所有的记忆,失忆的叶千,路过了网吧,看到了屏幕中的任天涯游戏,激起了他心中的感觉。超越梦想,一路有你,一转千回,王者归来!天涯不落,我们不散小帅系列QQ群594874872...

绝世小医仙

绝世小医仙

小农民混花都!会符篆!会咒语!会医术!会一切!透视咒!隐身咒!定身咒!穿墙咒!撒豆成兵!纸人术!...

万劫道主

万劫道主

作者冷画竹的经典小说万劫道主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平凡少年周云,在一次偶然捡到道一本修仙功法,意外走上修仙问道之路。欲求证道长生,须历经千难万劫。古往今来无数修士陨落在浩瀚天劫下,前仆后继,络绎不绝。这是苍天的垂怜,还是...

重修仙帝小无良

重修仙帝小无良

家族嫡长子苏洛,一代天骄,消失两年,再度归来已是至尊,面对毫无人情味的家族,他发誓必将重临巅峰,不负红颜,傲立寰宇,令这天地颤抖,重现仙主风姿,令所有敌人颤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