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鸡就是鸡鸭就是鸭我三下农村的故事(第2页)

北方的冬天,风雪交加,刀割似地打在脸上。一次,我从公社回大队,沿着堤岸走,竟然被大风吹落到坡下。我戴着棉帽、穿着棉鞋;身上大棉袄、二棉裤,外加军大衣,在屋外却仍然冷得发抖。我这才真正懂得,什么叫做“寒风刺骨”。然而,我喜欢雪,广阔的田野,一望无边的白雪,覆盖了一切,在阳光下晶莹闪烁,那么干净,那么纯洁!

春节回北京过年,回锦县时我带了一个135相机,给不少社员照了全家福。1966年4月,团中央召开九届三中全会。我是团中央候补委员,回北京参加会议。我把36张照片冲洗出来,回公社后分送各家。很多人是第一次照相,感到格外新奇,一家人挤在一起,拿着照片,左看右看,久久不愿放下。小孩到处嚷嚷:李叔给我们家照相了。

“四清”结束前,大队召集全体社员开会。听完李淑铮的工作报告,人们还不想散去,一致鼓掌要我唱歌。我爱唱歌,喜欢即兴表演:一首歌唱一百遍,每遍都有新花样。推辞不掉,唱了一首《三头黄牛一匹马》:

三头黄牛,一呀一匹马,

不由得我赶车的人儿笑呀笑哈哈,

往年这个车呀,咱穷人哪配坐呀,

今年呀嗨,大轱辘车呀,轱辘轱辘转呀,

转呀转呀,转到了咱们的家。

嘿!转到了咱们的家。

我边唱边比划,长鞭儿一甩“得儿,驾”;赶着那大车回了家,“吁—”。全场沸腾,欢声笑语一片。小青年更热情,认定李叔唱的这首歌,应该“灌”唱片!

工作队离开大付大队的那天,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聚在村口送行,有些妇女和孩子放声大哭,就像电影里苏区的老乡送红军。

这种场面,我以前没有见过,以后也没有见过。我坐在马车上,不断地向他们挥手。村庄越来越远,人群越来越小,直到再也看不见。我强忍着情感,上了火车,才发现自己早已热泪盈眶。

在河南潢川县参加整党

1969年4月15日,北京共青团中央机关的干部,到天安门前毛主席像下宣誓,决心走“五七”道路,离开首都去河南潢川县的“五七”干校。在干校,劳动很重,我们与附近的公社,基本没有接触。

1971年,河南省在农村开展整党运动。干校派人参加,去邻近的桃林公社张集大队,由戴云带队。戴云原为胡耀邦的秘书,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革”中他和我都被关进“牛棚”,以后成为挚友。在张集,我负责一个生产队,一共两个党员,又不查账,与在辽宁“四清”相比,工作轻松多了。

在队里,我颇受欢迎。我可以犁地,犁把扶得稳、路走得直;我还能挑担,百斤重的稻草,挑起来就走。即使在农村,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这么干的。这是我在干校经历了劳动锻炼的成果。有些老人还劝我悠着点,说那是年轻人干的。我会理发,随时可以拿出围裙,用手动推子剃个光头,一般还有几个人排队等候。只有一次不当心,“夹”了一个小伙的头发,他高叫“老李,我不‘逗’了!”在河南,“逗”是一个总动词,不“逗”就是不干了,不剃头了。我自备了少量的眼药和感冒药,如遇到农民的眼睛不适或有点感冒,我也给他们用。他们很少用药,一用就灵;于是我被误认为是医生,他们有病痛就来找我。我敢唱《三头黄牛》,但是不敢当医生,马上申明自己不懂医,只有这两种药,不能包医百病。我深感农村缺医少药,这是一个大问题。他们没见过收音机,我打开收听广播时,总有一圈人围在身边。

当时农村的工作路线比较“左”,例如用“平调”的办法建立集体养猪场,社员的自留地由集体统一耕种,大寨式记工分等等。这样做是不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其实,只要得到社员的信任,他们就会讲心里话。有一次,我和一位中年社员一起干活儿,一边干一边聊,谈得很投入,我大胆问他生产队集体劳动和以家庭劳动为主的方式,哪种好?他说:“只要不扣资本主义的帽子,当然家庭劳动的效果好得多。”我听了,心中有数,知道他说了真话。

我住在社员家。这家有三间房,我一人住一间,屋里有床。还是吃“派饭”,主食是大米。北方一般吃面粉,但河南信阳专区特别是潢川县产水稻,人说“好个潢川县,一半水稻一半面”。他们用一小黑瓦罐,装上新米,不加盖,“捂”在柴灶的烧火洞里,做菜烧水时,顺带就把米饭“焖”熟了。取出来的瓦罐,上面一层黑炉灰,把黑灰“扒”掉,露出白白的米饭。这种饭吃起来特香,不吃菜也没关系。与在辽宁“四清”吃玉米高粱相比,河南农村的生活,实在是太“幸福”了。有香喷喷的大米饭,有和睦相处的群众;再没有“母蚊子”

之类的恶人,整天与我“斗来斗去”,我真愿意在这里多住上几个月,多熟悉一些农村的生活。

不幸,我的眼病突然发作,难以坚持工作。戴云同意我到外地治疗,我先后到了信阳、武汉和成都,历时两个多月才勉强治愈。回到河南时,这一期的整党已基本结束。我去张集大队搬行李的那一天,戴云留我住下。我们躺在床上深夜长谈。谈林彪“自我爆炸”后的形势,谈干校的问题,谈农村整党。老戴告诉我,他已经和大队支部一起,解散了大队养猪场,把平调集中来的猪,又还给了生产队和社员,群众很高兴。他还把在农村中发现的问题汇总,向中央主管农业的领导华国锋反映了情况。在“文革”期间老戴敢于这样做,令我钦佩。

第二天,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张集,回到潢湖“五七”干校。

结尾的话

我三次去农村,两次在“文革”前,一次在“文革”中,所去的公社都是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好的,并没有真正了解当年中国农民的贫困和疾苦,但四川绛溪公社那一家贫困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革开放后,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还有一些地方仍然贫困,我拥护党和政府帮助所有地区的农民脱贫的政策。

至于“四清”运动,我无法作全面的评价。前“四清”清经济没有错;后“四清”打击面过大,特别是重点整“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成了“文革”的前奏。以后听说,有的地方派出的工作队,一进村便夺权,把干部集中关起来,斗来斗去;还有的先把干部绑起来,再让他们“交代”问题,搞“逼供信”的那一套。有些在“四清”中被冤枉的人,“文革”中找上门来“造”工作队的“反”。

团中央派出的工作队,政策执行得比较好,这应该是受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的影响,胡耀邦办事一贯实事求是,反对极“左”的作法。提到实事求是,我立刻想起简阳农民说的“鸡就是鸡,鸭就是鸭,不要把鸭说成鸡,也不要把鸡说成鸭。”无论做人做事,都应该如此。

三下农村,我交了三个终身的朋友:董启勋、李淑铮和戴云。五十多年过去了,董启勋、李淑铮和我都年至耄耋。我们始终保持着联系,凡过节或过生日,通一次电话,重温彼此深厚的友情。戴云英年早逝,我有专文怀念。他离世已经三十六年了。戴云,我的“生前好友”,此时此刻,我特别想念你!

2016年1月23日完稿

孤竹王  孙岩  30岁中年女人的创业日记  主角的自我修养  都市至尊狂少  奶妈要逆天啊!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最强上门女婿  周正  元武师傅  两界球王  宅女的秘密  明风八万里  李绩传  飘动的导游旗  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  在超神学院的那些年  孟胜乐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我的重返人生  

热门小说推荐
一胎四宝:大咖妈咪追娃记洛锦衣陆知淮

一胎四宝:大咖妈咪追娃记洛锦衣陆知淮

五年前,陆知淮一纸离婚协议书,带走了她拼尽全力生下来的女儿,只留下一句别让我再看见你。五年后,洛锦衣作为f国知名配音大咖,带着腹黑大宝,暖男二宝,呆萌三宝霸气归来,某男才后知后觉。洛锦衣追女儿,陆知淮追儿子,陆可可道这对cp,磕了!洛锦衣斗绿茶,陆知淮治绿箭,洛执道后悔了吧,晚了!剩下俩宝拍手看热闹,某霸道陆总临危不惧,知难而上...

刀魂祭

刀魂祭

刀魂祭内容简介...

宠妻如命:污力老公缠上瘾

宠妻如命:污力老公缠上瘾

五年前,她被最亲近的哥哥背叛,莫名其妙有了身孕。五年后,她唯一的儿子得了白血病,急需匹配的骨髓救命。这时,却有三个男人主动找上门,声称是孩子的父亲。苏小绵看着三个性格迥异的大帅哥,彻底懵逼了。神啊,谁来告诉她,五年前的那天晚上,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不死邪尊

不死邪尊

修仙成圣,直达长生!什么?十几岁才开始接触修仙?什么?天赋极低?什么?喜欢肉搏?什么?丹田觉醒既不是攻击丹田,也不是防御丹田?那不是废丹田嘛叉!他虽然十几岁才入行,却有三位三界顶级大仙做小弟!天赋虽低,却掌握三界最优制符炼丹布阵之法!他丹田虽非攻击丹田防御丹田,却绝不是废丹田丹田内有一世界,想攻则攻,想守则守,想当布袋,便可装无穷尽之法宝神器!里面甚至还有一个美女杀人夺宝,靠全职业技能辅助修仙升级,他是整个三界最大的作弊者登峰造极,是为神之王者,仙之至尊!...

快穿大佬在线追夫

快穿大佬在线追夫

她是从混沌里诞生的第一个生灵,拥有源世界的天道传承,被三千世界所认可,真身却不为人所知。n他是初始大世界的第一任魔尊,本该陨落,却算出必死里有着一线生机,看不破道不明,只能任凭命运的齿轮继续转动。nnn一家三口之初遇n麻麻夫君好,我是你的小宝贝长情,这是我们的崽崽二宝,请多指教。n魔尊???n崽崽n互宠甜文养包子双洁1v1...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