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9章 进山之路之古盐道往事25(第1页)

当年的汉水北岸,从硚口到集家嘴,江面上商船穿梭不息,连绵十几公里。

岸边大小码头林立。其中最为着名的有八码头即二十八码头、大码头、四官殿、花楼、关圣庙、老官庙、接驾嘴(如今的集家嘴码头)。

高祖父从山里运出来的药材、皮毛、猪鬃等山货一般会卸在沈家庙码头,返程时会到下水不远处的集家嘴码头上货。

集家嘴码头旁边就是大汉口最为繁华的商品集散地——“二十里长街八码头”的汉口镇正街——官街(今汉正街)。

官街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

市场分东、西、中三段。西段以粮油、棉花、什业居多;东段以药材、人参燕窝、金银珠宝、票号当铺为主;中段最为繁荣,密集着百货、布匹、山珍、海味、纸张、文房等大小商铺。

当年汉水两岸停泊的船只常年维持在两万四五千艘左右。汉水口两岸码头区,作业繁忙,通宵达旦,是“万家灯火彻夜明”的不夜之港。

汉水沿岸大大小小近30个码头上,皆由码头大头佬、小头佬统领着码头挑夫(汉口话俗称扁担),按照帮口势力与宗派范围,划分区域,搬扛货物,起坡下坡,不得有一点超越,否则就会酿成一场“打码头”流血械斗。

码头上的大头佬,通常是身着白裤褂,腰系黑飘带,头戴大礼帽,能武善打,且都有军政后台,因此威震一方,常能坐地分成。

头佬下有扁担名额的搬运工,每搬扛一天货物,按码头当天收入,由头佬按份分钱,每人三五银元不等。

无扁担名额的临时工被称为“拉洋荒”的,属于最底层的码头务工人员。他们的收入与头佬按四六、三七甚至是二八开,往往辛苦一天也只能得几角、块把钱。但若想补上一条扁担名额,则需向头佬交付高达二、三百银元的扁担费。如此高昂的扁担费,使众多的“拉洋荒”的临时工,根本不敢问津。

而跑船的船夫们为谋生计,不得不冒生命危险。

常年行船于大江风涛之中,覆舟丧生的事故如家常便饭。

码头夫的命运则更凄惨,他们大多是破了产或失去土地的农民,为生活所迫而背井离乡来到汉口,找到做码头挑夫的席位,才能在一些偏僻的小饭店或沿江沿河胡乱搭建的棚子里落脚。没有活干的,则在后湖一带(如今已是马路宽敞、高楼林立之地)的荒郊野外临时搭个窝棚栖生,这些人被官方称之为“不耕、不织、不贾、不商之民”,“庞杂足虑”的社会“危险分子”。

汉口的大部分原本是一片湖沼地带,泛称后湖。

每到夏秋汛期,汉江与府河之水屯聚于此,多会酿成水灾。因而有“水涨千层浪,水退满湖荒”之说。

为治后湖水患,汉阳府在汉口镇后面修了一道长堤,人称元公堤,又名后湖堤。堤后有一条修堤取土形成的水渠,因其盘绕如带,故名“玉带河”。

每年夏秋季节水面上涨时,玉带河可以疏导汉江与府河之水,绕元公堤至堤口注入长江。后来堤上逐渐有人居住,继而发展成一条街道,名曰堤街(也就是今天的长堤街与东堤街)。渐趋,堤内与堤上人口愈加稠密,再也找不到建屋之处。人们便纷纷选择玉带河以北地势较高之处,垒石堆土筑成墩、台,盖房居于其上,于是在汉口便出现了一个个以各种“墩、台”而命名的居民点,至今尚存。

……

每次从汉江源头顺水出山时,高祖父的帆船都会满载着山里出产的生漆、桐油、木耳、香菇、兽皮和各种药材,顺风顺水直抵汉口。

在沈家庙码头把货物卖掉,然后再到集家嘴码头换成山里需要的必需品。

当船只拉着布匹、盐巴、针头线脑等一些生活必需品,从汉口或者襄阳溯水而上,离开汉江主流进入其支流堵河往深山逆水而上时,便处处险滩急流。

越往深山里走,水面越窄,水流湍急,险滩也一个紧接一个。

逐渐,河面仅仅能容下一艘小船勉强吃水通过了。

不同于平原上的河流,深山的溪涧小河,只有在每年的秋冬季节才敢通航。

春季和夏季随时而来的山洪暴雨,会以摧枯拉朽之势,顷刻摧毁航道,甚至是船毁人亡。

上水时,撑杆和风帆在这里已然起不到任何作用了。只有靠人力。

这时候,船上包括掌舵的在内所有人都得下水拉船。

于是,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甚至是几十个人便脱光了衣服(脱光衣服一是因为没有衣服换,若是打湿了会浸出病的;另外就是深山野里根本没有人烟,也不用担心会有人窥见隐私),用肩扛起船前胳膊粗的龙须草绳子,往前倾斜了身子,撅起光屁股,脚下踩着或光滑或锋利的石滩,喊着只有他们自己听得懂的一致的口号,每个人都使上了吃奶的劲儿,协力才能拉动着满载的船儿颤抖着缓缓地往上游一寸一寸地慢慢移动……

如果没有遇到王大牙,杨浩宇高祖父可能一辈子就做了一个小小的船老板。

他会掌管着他那艘涂了最上等的房县生漆与桐油,用神农架最结实的巴山松木打造的帆船,带着几个船把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往返于九道河与汉口之间……

直到自己老的干不动了,再在堵河边找个依山傍水的地方,盖上几间草庵,如果幸运,他会有个老伴陪着他一同老去。

但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他会孤老终身。

除了一艘破旧的老船,日常打鱼用的一张麻网,或许还会养着一只爱吃鱼的猫,亦或一条年老体衰的老土狗……

高祖父是在汉口龙王庙码头遇见王大牙的。

这次看似偶然的相遇,改变了他的命运。

王大牙,四十多岁,原本是荆州人士,汉正街哺恩堂的老板。

王大牙本不叫王大牙,叫做王力本。

其世代务农的父母为其取名“力本”,大概是希望他强壮,“力气是干活的本钱”嘛。

但王力本却瘦若麻杆,实在看不出力量所在。

姝色娇宠  签到使我迷失自己  重生之平淡人生  黑暗召唤师:调教末世,为所欲为  虚界凌行  平平无奇除妖符  行走商  家族修仙:从仙猫谷到九大神域  艾瓦隆大陆的扫把星  全民领主:群美相伴,华夏再起!  土木少年会遇到忠诚小弟  让你护道,你怎把女帝护成病娇了  四合院之坑人无数却都说我好人  修仙:从查看他人机缘开始  种田谁家男主开局送礼送三只猪崽  穿成恶毒女配之拯救反派手册  重生七零,嘎了渣男后我带飞全村  娇气小甜妻,偏执霍爷强制宠  奥特:原初升级  领主:我的兵种等级太高  

热门小说推荐
娱乐之布衣神相

娱乐之布衣神相

作者禅中说禅的经典小说娱乐之布衣神相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娱乐之布衣神相他是铁口直断,一卦千金,快意恩仇拥有千年传承的天才相士。...

帝国萌宝:爹地,你摊上事儿了

帝国萌宝:爹地,你摊上事儿了

作者姒水年华的经典小说帝国萌宝爹地,你摊上事儿了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一纸婚约,入狱六年,宠一生无度。一念之情,捆绑终身,渡一世浩劫!等我!好!她笑着回答。那一年,她十三岁,他十八岁!再次见面,他是夏家千金的未婚夫,而她是贫民巷长大的不良少女,订婚宴,她欺身而上,在他薄唇上留下了一抹印记。摇身一变,她成为了他的新娘,声势浩大的婚礼,新郎莫名消失,看着报纸上的绯闻,她淡淡一笑!一场噩耗,她被判入狱六年...

当他的白月光

当他的白月光

为了保住恩人的公司,她去偷拍自己丈夫却没想到被认出。原来你就是我的妻子?不,不是,你认错了!他勾唇认错了吗?我好好看看是不是认错了!她哀嚎你丫根本不是人...

全民养鲲进化

全民养鲲进化

末世降临,异种来袭。若想活命,唯有养鲲。当第一头鲲坠入地星,灾难由此开启。强大的外星异种,可怕的域外凶兽,狰狞的神秘古神。地星人民唯一的抵抗手段就是养鲲进化鲲,以鲲为武器。吞噬进化之路无穷尽,究竟...

倾世独宠:娘娘又出宫了兔牙儿

倾世独宠:娘娘又出宫了兔牙儿

一顿野山菌火锅,沐云清成了异时空的王府小姐,父母早亡哥哥失踪奶奶中风,她被迫开始宅斗宫斗。对手手段太低级,她斗的很无聊,一日终是受不了了,跑到了蜈蚣山决定占山为王,劫富济贫,逍遥快活。可谁知第一次吃大户,竟是被燕王李怀瑾给缠上了。山顶上,沐云清一身红衣掐着腰,一脸怒容李怀瑾,我最后一次警告你,我此生只想占山为王与山为伴,王妃王后的我不稀罕!在战场上煞神一般的燕王李怀瑾此时白衣飘飘站在下面,笑的那个宠溺清清,你怎么知道我还有个别名叫山?沐云清气结你滚!...

快穿之我要开荒

快穿之我要开荒

穿越到密室逃脱现场,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总有人想让她嫁人平事。自从她那扶魔王老爹去世,沐灵姝就成了孤儿,受够了时刻担忧被人胡乱许配的日子。面对极品亲戚,分家,必须分家。孤女难以生存,不怕。一座荒山,一本有灵之书在手,种种田,赏赏花,经经商,交交友十分惬意。如果没有那个总在一旁假装看书的人提醒她我是债主,没我同意不准嫁人。想嫁人可以,你有三个选择,我,我,我。就更惬意了。每天1800准时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