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2章(第1页)

曾国藩不仅重视选拔人才,而且重视培养人才。他对部属进行教育、培养、熏陶的原则是&ot;用恩莫如仁,用威莫如礼&ot;。所谓&ot;用仁&ot;,就是视部属如子弟,教育其努力上进。帮助其成才、发迹;所谓&ot;用礼&ot;,则是指对部属恪守礼法。持之以敬,临之以庄,保持尊严和得体,避免言行举止的失态。形成了独特的一套人才造就之法。

曾国藩把各种人才招来以后,先要对人才有个或长或短的&ot;访察&ot;即考察过程。以辨其贤否、真伪,然后&ot;权其材智长短器使之。各尽其用,人无弃材&ot;。所以,除了一些直接破格提升以重任者外,曾国藩一般是将所罗致的人才先安置到自己的幕府即大本营内。让他们办理文稿、充当参谋等,使他们得到实际工作的锻炼。增长才干,取得办事经验,同时对伯们进行经常性的品德教育与熏陶。这种熏陶、教育、培养,既有他以自己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的无言表率来潜移默化,也有他对部属们进行经常性的训话、交谈和约束加以陶铸通过一段时间这样的教育、培养和锻炼,把他们造就成才,并伺机荐任合适之职。

曾国藩曾在《原才论》中,论述过育才之法,提出&ot;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ot;。强调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则。他最恨官气,因此就摒弃官府排场,力禁部下迎送虚文;他最恨懒惰,自己就首先做到放醒炮即起,而对部下僚属,小到个人治心治身,大到治军治饷,无不以自己的信条、经验严格要求,耐心训导。在他给部下的批牍和书札里,训导劝勉之语甚多,曹国藩赋予他的幕府两种职能,一是治事,一是育人,使幕府不仅是抬事之所,也是培养人才的学校。曾国藩本人既是军政官长,也是业师,幕僚则既是工作人员,又是生童,曾国藩在给朋友的信中描述他的幕府说;此&ot;间尚无军中积习,略似塾师约束,期共纳于轨范耳。&ot;他在给丁日昌的信中则谈得更为具体:&ot;局中各员譬犹弟子,阁下及藩司譬犹塾师,勖之以学,教之以身,诫之以盲,试之以文,考之以事,诱掖如父兄,监督如严师,数者缺一不可,乃不虚设此局。&ot;这既是对江南制造局的要求,也是对整个幕府的要求。可以说是他设立幕府的一项宗旨。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此意,自觉去做,还把它写成对联,贴在总督衙门的府县官厅上:

第51节:第五章曾国藩的用人之律(6)

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论忠言,常攻吾短;

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寮友行修名立,方尽我心。

曾国藩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每个幕僚。曾国蕾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将当时切于实用的知识学问概括为四项内容,令每个幕僚自选一项进行习练,并将此列入条令,人人都必须遵守,他在《劝诫委员四条》之三《勤学问以广才》中说:&ot;今世万事纷纭,要之不外四端,曰军事,曰吏事,曰饷事,曰文事而已。凡来此者,于此四端之中各宜精习一事。习军事则讲究战攻、防守、地势、贼情等件,习吏事则讲究抚字、催科、听讼、劝农等件,

习饷事则讲究丁渭、厘捐、开源、节流等件。习文事则讲究奏疏、条教、公牍、书函等件。讲究之法则不外学问二字。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问于当局则知其甘苦,问于旁观则知其效验,勤习不已,才自广而不觉矣&ot;。

曾国藩培养人才的办法约有三条:课读、历练、言传身教。曾国藩要求所有部属、僚友按其专业方向读书学习,而对自己身边的幕僚则抓得尤紧,要求尤严,既有布置,也有检查。在环境较为安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曾国藩大营进驻安庆之后,他就对身边幕僚进行定期考试,每月两次,亲出题目,亲阅试卷,评定等次。在曾国藩与赵烈文的日记中,都有关于曾国藩考试幕僚的记载。曾国藩通过这种办法,既可督促幕僚读书学习,也可了解他们各自的情况与水平。与此同时,曾国藩还利用茶余饭后的闲暇,结合自己的阅历与读书心得谈古论今,内容切合实际,形式生动活泼,使幕僚潜移默化,增长学问,扩大眼界。

对于不在身边的幕僚,曾国藩则主要采取个别谈话和通信、指示的形式,结合实际工作进行教育。曾国藩在回顾自己对部将的教育时则说:&ot;臣昔于诸将来谒,无不立时接见,谆谆训诲,上劝忠勤以报国,下戒骚扰以保民,别后则寄书肯诫,颇有师弟督课之象。其于银米于药搬运远近,亦必计算时日,妥为代谋,从不诳以虚语。各将土谅其苦衷,颇有家人父子之情。&ot;这里说的是带兵将领。但对于幕僚亦与之相似。在曾国藩的&ot;书札&ot;与&ot;批札&ot;中至今保留不少文字,对其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总是谆谆嘱咐,既有鼓励、鞭策,也有告诫。对一些亲近幕僚的训诫更是不胜枚举,如李榕在太湖城外带兵期间,李鸿章在主持江西赣州

厘金局期间,曾国藩都连连写信,有察必批,有函必答,于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不厌其烦,循循诱导。

天底下很少有现存的人才可以用,大多数人才无不是经过精心培养而成的。身为现代的领导者,培养人才也应讲究仁礼两端,一方面要努力创造出一个培育人才的环境,通过言传身教来提升属下的才能。另一方面要恪守礼法,严字当头,通过严格的制度来管理人才的培养。只要这样做了,任何一个单位就会出现人才济济的局面。

用人应扬长避短

曾国藩语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人应用其长。

译文:尺有它所短的地方,寸也有它所长的地方,用人也应该用他的长处。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的能力再全面,也会有其所不能,一个人无论多么平庸,也总会发现其特长。曾国藩认为只有那些善于用人之长以补己之短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业,即使是鸡鸣狗盗之徒也有利用价值。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借助人力为我所用才能成功。对于人才,无论其性情如何,只要有利于事情的顺利完成,就要为我用,不论其出身,不论其所从事职业,甚至其

品德也可以不考虑。因为人才是多方面的,瞎子的听力好,哑巴的手势打的逼真,这是常理。人有这面的缺点就要另一方面的特长。

曾国藩对人才任用的成功得益于他对人才的分类观察:

一是节清持家。节清之人德行厚重,仪容端庄,未被使用就已引人注目,他的道顺畅而有救化,因此在未显达之时,众人乐意举荐他。显达之后,上下之人都尊敬他。功足具激浊扬清,德足以师表风范。这种人没有祸害又能长久显达,因此为世人所尊重。他们处理各种事物井井有条,政绩与德行齐飞,声名和形象一色,让其他人肃然起敬。

第52节:第五章曾国藩的用人之律(7)

二是法家。法家之才,以制度为本,待成功之后才显出效果,这种方法先苦后甜。严厉是为了多数人的利益。因此在未显达时,起初众人猜忌,施行之后,上下之人又畏惧他。功绩在于能建立法制,安邦定国。

隐蔽的历史  曾国藩传  玉体横陈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亡天下:南明痛史  大唐惊变  刀锋上的文明: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  曾国藩家书  冰鉴  曾国藩家训  历史散文集之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  挺经  晚清有个曾国藩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大明朝的另类史  曾国藩全书·冰鉴  诺桑觉寺  爱玛  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帝国的正午  历史的人性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之豪门之路

重生之豪门之路

吴正东的祖上是拥有近四千顷土地的大户人家,但经历了近代数百年的动乱和劫难,到了他这一代,老吴家最终没落消弭在人群中。但是吴正东心中的豪门之梦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到了二十八岁,吴正东才渐渐明白,豪门或许只能成为心中的一个梦想。然而有梦就有人生,深夜辛勤工作的吴正东一夜之间重生到了十六年前,从此,他心中的豪门之梦又燃烧了起来。多了十六年的履历和经验,且看吴正东如何利用这些优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豪门之路!本书读者群64504261。...

庶门风华

庶门风华

庶门风华由作者千年书一桐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庶门风华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无限地球卫士

无限地球卫士

外星人想侵略地球?经过我允许了吗?黑衣人里,他是F探员。变形金刚里,他是疯狂驾驶员。复仇者联盟里,他是能跟绿巨人掰腕子的超级英雄...

司先生的无赖小甜妻

司先生的无赖小甜妻

一朝诡异重回二十二岁,还在醉酒的时候招惹上了一位高冷的病弱总裁??大总裁什么都好,就是身体娇弱易推倒还认为她别有所图,要把她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这倒是其次,最关键的是,大总裁,你为什么没看上我,却看上了我做的菜!...

千金重生:帝少追妻路漫漫

千金重生:帝少追妻路漫漫

他是帝都顶级豪门世家的继承人,权势无双,矜贵淡漠。她是人人称羡的顾家大小姐,容颜绝美,气质清冷。前世,她卑微地爱上他,缠着他。最后家破人亡,被活活的烧死。再次睁眼,她幸运重生,幡然悔悟,毅然决定今生她不会再爱上这个个男人。她要远离男人,自立自强,活出自己的精彩。陆少,你能不能够离我远一点?陆少,你能不能够从我的房间出去?她拼命想要远离这个男人,这个男人却总是缠着她不放。...

最强闪婚:老婆,我来疼你

最强闪婚:老婆,我来疼你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她的名字里,有着父亲对母亲眷恋不已的深情。母亲早早去世,父亲一人将她拉扯成人。父亲去世的那天,这个世界上最爱顾展眉的人也没有了。亲戚冷眼想着将她早早嫁出去,是秦誉忽然到来,跟她闪婚,将她从难堪的境地把她解救出来,给她出了一口气。秦誉会在深夜她疲惫满身的走出医院时,站在夜色里,等着接她回家。她爱上秦誉,可是秦誉的旧爱却来势汹汹。她觉得婚姻摇摇欲坠,可是秦誉却紧紧抓住了她,他说这个婚,结了就别想离。因为这句话,即便是在生死一线时,顾展眉都觉得无所惧怕。...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