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二十七节科学的定义(第1页)

能来参加这次会议的商人,无不是在这一亩三分地有头有脸的人物,甚至还有不少全国性大商号的代理人。他们对于经营的理解自然不是饱学鸿儒所批判的那样,也不是一句商人重利轻离别所能概括的,所以不用姜田深入讲解,只需听着他和张环一问一答似的聊天,便能看出其中的奥秘。

如果说以前到一个城市开设新的商号,需要个一年半载的时间打点地方官员,笼络当地的士绅阶级,同时还要和同行、商会的人打好交道,再有头面人物引荐才算是有了立足的资格,至于能不能经营下去,则要看个人的手段,以及自己的后台能不能力压地头蛇了。

现在在天津做买卖,完全不用考虑哪些,只需要到本地工商局登记注册,找到铺面招齐伙计,就算是正式开张了。可是收益的好坏却更依赖于专业的管理与营销,他们这些人虽然不一定知道这些新词汇,可基本的道理却比任何人都清楚。

于是哪怕一个站在柜台前的学徒小伙计,都不是以前随随便便找个良家子弟就能充任的。至于那些开办作坊的就更加理解一名熟练工的重要性,尤其是很多作坊主在采购了新式机器设备之后,哪怕是从老号那边支援过来的老工人都看着发懵,只有那些识字机灵的才能最快的上手生产。

所以如果是过去地方官府和这些商人说拿出点钱来,咱们一起兴办本地的教育,大概率是要不到多少钱的。可姜田今天跟他们说,只要是慷慨解囊的商号,到时候可以优先去学校招人,这些人立即像闻到了腥味的猫一般,双眼就差冒蓝光了。

当这些人认购了自认为十分慷慨的股份之后,姜田内心中却摇头不止,看来所谓的历史局限性,在这个时代哪怕是相对开明的阶级身上,也是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的。这些钱离自己搭建全套的地方教育体系还差了不少。

见没人再报出新的数额了,姜田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然后从后边的文吏手中接过了统计数字:“嗯……大家还是很给我姜某人面子的,十几家商号认购了不下八万元的股份……”

其实这笔钱已经不少了,若是放在明朝,足够组建一个规模庞大的旧式书院,并且还能请来名声在外的大儒前来讲座。但是和姜田要做的事情相比,这点钱就不够看了。

其他人也不知道他究竟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总之看姜大人的表情是什么都没看出来,这时有心思活络的还想再出一点,好在太子面前留个好印象,可是又怕做的太露骨反倒弄巧成拙。

正在这纠结的时候,只听姜田自言自语的说到:“原本需要二十万的……算了,剩下的十二万我出了!”

这话说的在座诸人心中一震,既惊讶于姜田的计划如此费钱,又感慨姜大人不仅自掏腰包还出的比所有人都多。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就听姜田接着说到:“在商言商,诸位兴办教育本是好事,但也不能过于依赖你们输血,今后就按今日出资比例划分招工比例,股份可以转让,除了小学、中学之外,职业教育可以酌情收费,也算对你们这些股东有个交代。”

义务教育的问题落实之后,姜田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虽然短时间内不可能搭建出完整的基础教育,并且在未来十几年内,所谓的职业培训更像是扫盲班加技能速成班。但是这第一步至少是迈出去了,好在张韬岁数不算大,再活个一二十年不是问题,届时新的学生已经成长起来,任何人想反攻倒算都不可能成事了。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让那些穷人子弟心甘情愿的入学,而不是被家长打发到商铺、作坊里当个学徒。至少也要让他们上几年小学,将来才能适应越来越快的发展速度。想了半天之后,姜田只能祭出行政干预的这个手段。

“从今往后,凡是年满六岁的孩童,无论男女都要入初小上学,三年学满之后考核发放毕业证,入学期间学校负责中午的伙食以及必要的文具。”说完这话,姜田用筷子夹起了一块鱼肉塞进嘴里:“必要时管吃管住,可以减轻穷人家的育儿压力,还能让他们有机会接近富家子弟,降低疏离感。”

张环看着鱼盯了半天,也学着姜田的样子夹了一筷子,送进嘴里嚼了嚼,双眼不自觉的放出光来:“此鱼……”

“没吃过吧!”姜田炫耀般的说到:“这是海里的鱼,与你平时吃的河鱼不同,味道别样鲜美不说,鱼刺还少。”

“海鱼我倒是吃过,只是如此鲜美的却不曾见过。还有这……”张环指着另一个碟子里的韭菜炒鱿鱼圈。

不等他问姜田就继续说:“那是鱿鱼和乌贼是近亲,虽然俗名中有个鱼字,但因为没有脊椎所以属于软体动物。这些鱼是我让海军研究院试验的捕捞冷冻船,从山东南部以及江浙一带打来的,出水后即刻冰冻保存,所以到了咱这里还能保持新鲜。”

“从这么远的地方过来的?”刘宝铠震惊的看着盘子里的鱼,虽然这是他家而且厨子也是他家自己的,但是因为教义中规定不能吃没有鳞的鱼,所以那盘鱿鱼他一直没碰。可作为出海去过台湾的人来说,很清楚从这么远运来的鱼还能保鲜意味着什么。

“对!所以这第一船运来之后就让太子和你家老太太尝尝鲜。”

所谓的冷冻保存,其实和后世的水平相差太远,但是以现有的技术做一个保温仓,里边提前放好冰块并且一路有人利用硝石制冰来补充,就这还是有不少鱼没能挺过这条漫长的运输线。所以试验的结论是目前这种船只能适合近海捕捞,而且出海一次的成本也不低,因为制冰要用到宝贵的淡水。

“但是,如果有人投资建造大型捕鱼船,自然可以获得这种新鲜的海鱼,并且能贩卖到内陆赚大钱。”姜田话锋一转:“可惜短时间内天津的造船能力不会有大的提升,我准备改几艘旧船,只在附近海域捕鱼再加工成罐头。”

“罐头?”张环不太理解的问:“那成本不是更高吗?”

“成本是高,但是你想想,如果大草原或是西域大漠能吃到海鲜是个什么光景?不仅能为我军的战士们补充营养,还是不错的外销品吧!”

其实限制海产品捕获的不是捕捞技术与储藏技术,而是现有的捕捞工具不称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是个形容词,而是这个时代捕鱼的真实景象,天然棉麻纤维的渔网损坏过快,丝绸又太贵不可能用来做渔网,这个问题在后世需要化纤工业来解决。

历史上的欧洲在大航海时代之后,不只是海运贸易大幅增长,远洋渔业也占了出海船只的很大比例,尤其是捕鲸业最为人所熟知,其实要论对欧洲食品供应贡献最大的,还有一个中国人不太熟悉的庞大船队——远洋鳕鱼船。

欧洲人爱吃鱼,这可能是他们的宗教信仰使然,与后世人们笑话美国人不会吃鲤鱼不同,东欧远离海洋的地区,直至21世纪还是保留着圣诞节吃鲤鱼的习惯,而吃海鱼是西欧那些海洋国家的传统,比如十分著名的鲱鱼。

鲱鱼是近海鱼类,捕捞难度小,尤其是西北欧许多大城市都在海港的附近,鲱鱼就成了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和我国的臭鳜鱼相同,盐腌鲱鱼也是因为腌制时盐度不够才臭的。

到了大航海时期,近海的鱼类显然不能满足出海贮存的需求,于是欧洲的渔夫们除了传统的鲸鱼和金枪鱼之外,找到了另外一种可以大量获取的鱼类,这就是鳕鱼,而他们可没有冷冻保存技术,所以他们使用了最原始的办法——晒干!

有意思的是,欧洲常吃的这些深海鱼类没有一种是用网捕捞的,金枪鱼和鳕鱼都是靠鱼钩钓上来的,只不过钓鲸鱼的鱼钩特殊了一些,所以姜田让海军研究院调查一番之后发现,要想发展远洋捕捞,只能是学习西方的经验。

我在战锤当职玩  X开元创世  快穿:说好的只是任务呢  闭关两百年的我举世无敌  冷铁寒心剑  木叶之最强嘴遁  诸天无敌代练系统  我可是宝可梦豪门  快穿之说好的只是任务呢  冲虚观的小道士  吃出个星辰大海  最后的东郭先生  见稽古的美食格斗日常番  群星英杰传  幻想降临异界  开挂无敌世家子  快穿之宿主是个大Bug  九阶大佬欢乐日常  登顶封圣  我有九天神体  

热门小说推荐
从庆余年开始的影视诸天

从庆余年开始的影视诸天

一本不知道会写成什么样子的小说,  范闲的弟弟应该叫什么,范多余,不是  饭馊了,饭咸了。  所以主角的名字就叫范熟  在这个多智若妖的世界里,想要活着畅快些,只有一个办法。  我看他起高楼,我看他宴群宾,  我拆了他楼,  看他还剩几人。  如书名,第一个世界就是庆余年了  后面的世界可能会写都市。  第二个应该写混合一些的世界,比如说王多鱼什么剧  接下来待定中...

大帝之召唤千军

大帝之召唤千军

帝国覆灭,穿越成了落魄逃难的小皇子?报仇无门?复国无望?我擦这是什么?大帝成长系统?可以召唤万古群雄?可以召唤千万天兵?哈哈,小崽子们,都给我等着,带我挥军千万踏平万里,让尔等通通跪倒在老子面前叫爷爷!...

姐,我才八岁,你让我打kpl

姐,我才八岁,你让我打kpl

主角是苏念苏曦的小说是姐,我才八岁,你让我打kl,这本小说的作者是啵啵奶茶写的一本都市生活风格的小说,内容主要讲述又名姐姐的操作好下饭江城。御景华庭中档小区。405号的副卧室中。八岁的苏念发出不符合自己年龄的叹气声。唉,真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弃妃翻身:皇上,娘娘又有喜了!

弃妃翻身:皇上,娘娘又有喜了!

谁说穿越后宫就是圣宠不衰六宫无妃的幸福生涯?她保证不打死他!过来,朕不打你。放屁!渺渺,过来朕抱。谁信!苏渺,再不过来打断你的狗腿!皇上~~~苏渺一睁眼就是冷宫的四堵灰墙,简直凄凄惨惨戚戚!为了保住她的腿,只好狗腿的腻在皇帝陛下身边,惹得众人纷纷嫉恨白眼,直骂妖妃。可惜皇帝陛下不知怎的就宠上了这个冷宫弃妃,明明一开...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