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学生与军警(第2页)

这些学生中,不仅有后来中共创始人之一的刘仁静,还有一个也是中共创始人,但更为有名的张国焘,这两位都是当年特别能战斗的“五四”青年。几乎是只要警察一碰他们,就指责警察违法。到了警察署,就不肯走,无论自称“职等”的警察怎样劝,都不行,非让警察把他们抓起来不可。警察不道歉,誓不罢休。匡互生回忆说,两天后,军警不仅不敢再抓捕学生,而且极力苦劝学生不要再外出演讲,“甚至于有跪地哀求的”。都说警察抓学生是猫捉老鼠的游戏,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学生是猫,警察才是老鼠。

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当时的各种记录中,看到军警被学生的演讲和行为感动的场面。当时编的《五四》一书,有这样的记载:

讲演一事愈干涉而学生愈热心。犹忆某日前门外有某校讲演学生一团,正讲至兴会淋漓之际,忽来警察一队驱逐听讲者,学生泫然哀之曰:“汝所冠非中国之冠乎?汝所履非中国之土乎?汝所衣、所食、所仰事、所俯畜非皆中国国民之血汗乎?汝不见吾国租界上替人服役之印捕之无聊乎?汝不见朝鲜亡国后全国军警尽易日本人乎?奈何我辈为救汝中国而讲演,而汝反助彼仇人而驱逐听讲者乎?呜呼!我最亲爱冠警冠、佩警刀之同胞乎!汝纵不为国家谋生存,汝独不为汝自身谋生存与汝所仰事、所俯畜谋生存乎?”学生辞犹未毕,警察皆感激泣下,听讲者亦泣。

当时的场景,学生的说词有没有这样的文绉绉我们不得而知,但学生对于军警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反“劝阻”,而且劝说奏效的事,肯定是有的。匡互生的回忆中,就多次提及军警被学生所感动,不仅外面抓人的军警被感动,连负责看守被捕学生的军警,也被感动,甚至大骂“段、徐、曹、章卖国的不是”。

在上海,这样的场景也随处可见。跟其他地方的军警一样,他们对学生都比较客气,不敢轻易动手动脚。要动粗,也只冲着市民。但是,上海的学生跟北京的学生一样,主动出击。复旦大学的学生整队入城,确定战略为:“同学中有一人被捕者,当全体肃然随之。捕者为警察,全体即入警厅;捕者为兵士,全体即入护军使署。既抵该所,有所诘问,当取同一之回答,其答语即‘国贼未除,不容不毅力坚持’。设有非法苛待,吾等数百人当肃然跪对国旗,勿作一语。”

面对这种架势,即使警察有心抓学生,都会打退堂鼓。事实上,上海的军警,对学生的基本策略是不抓的。复旦的学生出来,沿途军警就像没看见一样。凡是被抓的学生,大抵跟北京近似,都是学生主动“找抓”,甚至“欺负”到警察门上去找事。《时报》报道,6月5日,居然有百余学生来到上海警察厅,“摇铃演说,言政府如何野蛮,欺压同胞,谄媚日人。警厅派出巡士多名,劝阻驱散。各学生不听,于是用强迫手段拘拿,各学生态度文明,既不抗拒,又不走散,口中大呼同胞看看,当被拘住数人,带入厅中,各学生全体随之入门。嗣上海县知事沈宝昌闻信到厅,与徐厅长晤商之下,立将各学生释出”。所谓“同胞看看”,就是大喊大叫:“看哪,警察抓人啦!”不仅如此,当时还有学生手持白旗一面,上书“徐国梁忠心卖国”字样(徐国梁即当时的上海警察厅厅长),当街演讲,警察劝阻不听,因阻碍交通之由,将之带到警察厅。骂人骂到警察头子头上了,这位在报人眼里十分凶恶的徐厅长也没有因为学生骂了他,把这位学生怎么样,而是随即释放该生。“该生还复自由后,仍与同学照旧进行演说”。学生出来演讲,警察如果干涉,就非要警察带入警署,然后警察再给他们放出来,有被拘三四次,“被释三四次者”。就这样,报纸还是满天报道,学生被捕,遭到迫害,云云。

跟在北京一样,上海也有被学生感动的军警。据《申报》报道,复旦大学的学生到警察厅周围演讲,“大讲段、徐、曹、陆等卖国之情形,警兵旁立倾听,非特不拘人,且多颔首称是。”进入南洋公学的士兵,据说也在学生“告以大义”之后,“为之惶愧而去”。上海的学生比起北京的同辈来,对付警察,还会调侃。据当时人讲,学生在送食物给自己人的时候,有时候看见士兵在“荷枪守备”,遂将“特制馒头数百枚,以飨各士兵”。一边说着风凉话,说是感谢他们“帮同救国”,结果士兵“颊顿飞红,坚不肯受”。

武汉的军警,也同样对学生缩手缩脚,也同样容易被感动。运动初起,因执行北京政府禁令,湖北督军王占元对于防堵学生相当卖力。这个滑头军阀,名列直系的长江三督,但却经常首鼠两端。由于段政府南征,很多部队要过境湖北,也不容他不听话。只是,对于在防堵中抓的学生,他却没有为难。据当时的报道,武汉私立政法学校的学生,因外出演讲,被逮至某团兵营,“后旋由该团三营营长贾万兴(河南人)出为接洽。略谓:诸位热心爱国无不感佩,敝营兵士逡巡,原所以防奸人滋事,奉令解散诸位之演讲而已,实非敢擅于逮捕。今诸位既已至此,鄙人自当呈报团长,转请督军送诸位回校。于是乃一面谕令护兵优礼招待,一面置酒备饭自陪畅叙。各学员等亦将联合会之宗旨及讲演之要义,逐一详告,饭后复令于楼上安置铺盖,请事憩息。各学员又复随时演讲,各军士多被感动,均各屏息倾听。至于各警署捕去之学生,虽云亦甚优待,然究不若该营长之特色云。”

尽量不碰学生,似乎成了当政者的某种禁忌。手握参战军一个师的重兵,身为济南镇守使的马良,是回民,脾气火爆。作为段祺瑞爱将,他在五四运动中,自然要站在主公一边。即使出于报恩,也得表现一下。相对而言,由于济南作为五四运动由头的发生地,运动的火爆程度也非同一般。据当时人讲,在群众大会上,会议主席想要致辞,说得不对学生口味,都被轰下。与会的群众上街游行,不仅砸了倾向政府的《昌言报》报社,而且把报社的经理和主编捆起来,前胸和后背分别贴上“卖国贼”和“汉奸”字样,背插亡命旗游街示众。在这个过程中,主编和经理不断地挨打受折磨。到了这个地步,学生和市民还意犹未尽,径直将人押到省长公署,逼省长表态。即便如此,马良的“表现”,也对学生没有多少办法,据说只打了两个学生的手板。却找了一些回族市民的霉头,说是我自己抓自己人,别人总不好说什么。抓了几个领头的回民领袖,杀一儆百,杀了其中的三人,制造了五四运动中,最大一次镇压事件。这个事件,在山东督军张树元向北京的电报中,变成了“莠民假借学生名义”做的,干脆跟学生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尽管如此,学生却没有因此而放过马良,山东和天津两地的学生一拨一拨地上北京请愿告状,声讨马良,造谣说马良主张中日合并,云云。

碰到学生的事儿,也不是没有,军警要围堵学生不令其上街,无论军警如何客气,只要学生执意要冲,也难免磕碰。湖北督军王占元的麾下军警,就摊上了这样的事。6月1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大门口,有学生受伤了。报界哄传,军警镇压,武昌出了当时轰动全国的流血事件。对于该事件,武昌高师学生的通电是这样说的:

自外交失败,各界呼号,生等曾洒一掬热血,通电中外,警惕国人,纯以爱国为主,并无越轨情事。不图六月一日,正值星期,晨光未曙,校外遍同军警,声势汹涌,阻止出入,生等念身居校内,横遭凶禁,不胜骇异,群集校门与之理论。该军士不惟置若罔闻,反而用刺刀乱刺。陈君开泰退避不及,身中数刀,立即晕倒,血流满地,生死未卜,其余受伤者十数人。该军士后欲开枪射击,幸将二门紧闭,未令屠杀。举校痛哭,惨状难言。

王占元在给北京的电报上,则是这样说的:

因有北京学生代表来鄂,各学生拟在消岔宝通寺开会欢迎,定期旧历五月一、二两日举行露天演说。各学校学生悉数齐集,往军、省两署及各衙署繁盛街市派人讲演,印发抵制日货传单,情形极为激烈。并探闻汉口匪人有乘机混杂,希图扰乱情事。当时传谕各校长极力劝阻,非得校长允许,无事不令各学生出门。一面令饬警察在各校门首附近严密调查,不许外来代表入校煽惑。复据警务处长崔振魁面禀,以警察不敷分布,请派军警巡视弹压,复令卫戍司令派兵士数排游行照料,一日无事。次日午后……国立师范有学生数十人,因警察防止不便,各持木棍、石块向警察痛击,警察无力抵御,遂邀同附近军队往劝解,因群持木棒,势甚汹涌,不得已用枪托搪抵,致有一生误触刺刀,伤及腿部,现已送院调治。

两边都说对方来势“汹涌”,看来至少冲突比较激烈。督军说学生各持木棍,显然属于夸张。但军警是堵,学生在冲,论势头,应该是学生更足。但军警手里有家伙,混乱中,刺刀虽说未必是像督军说的那样,被“误触”,但也未必像学生所说,军警用刺刀“乱刺”。后来记者探视受伤的陈开泰,明显倾向学生的报道,也是说陈的伤在腿,倒的确很重,刺刀由左腿穿透到右腿。说明伤人的军士,刺刀是向下的,应该还是有所节制,并非“身中数刀”。显然,就像督军渲染学生手持木棍、石块如何凶悍一样,学生所说的军士欲开枪屠杀,也不大可能。真要开枪的话,学校的门是挡不住的。自然,学生所说另外受伤的十数人,后来也没了下文,最大的可能,是当时夸大其词的渲染。

虽然受伤者很快就伤愈出院,但事件却引发了轩然大波,各地一致声讨,要求罢免王占元。连人称安福国会的国会议员,都提出质询案,几十人联署。迫于压力,王占元不仅随即派人去医院慰问伤者,送了50块钱(这对于一向有吝啬之名的王占元来说,真难为他了),而且还督促湖北警察厅长何佩珞将直接负责的警务处督察长撤差,将警务处长一并记过。看来,伤到了学生,事情还真就是不小,连割据一方的军阀,也得让上不止三分。

运动中,抓学生并将之送上法庭,最后一次“公演”,是天津的警察头子杨以德扮演反面角色。天津是直隶的地盘,直隶督军是曹锟,省长是曹锟的弟弟曹锐。一般来讲,凡属于跟段祺瑞走得比较近的人,对于执行中央政府禁令,弹压学生相对积极一点。曹锟当然不算是皖系人物,但是,在此前一段时间里,他跟冯国璋走得也不近,远远不及长江三督(江苏李纯、江西陈光远和湖北王占元),基本属于在尚未界限分明的直皖之间骑墙的人物。在段祺瑞第二次对南方用兵之际,由于许愿给曹锟一个副总统,所以,曹锟对于南征一度相当积极,手下参战的大将吴佩孚战绩也特好,一直打到了衡阳。但是,到了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曹锟的副总统飞了,而且湖南督军也没给吴佩孚。因此,曹锟集团跟段祺瑞已经离心离德,只是曹锟和曹锐尚未与其撕破脸皮。但是,吴佩孚已经公开叫骂了。因此,在直隶的地界上,按道理对于学生运动,军警是没有弹压的积极性的。只是天津这个地方例外,一方面它是北方第一大商埠,对外口岸,日本势力很大;另一方面它离北京很近,直隶首府保定对它的影响,远不及北京。五四运动爆发以来,天津警方一直直接听命于北京,因此,才有1920年初对学生的逮捕。

逮捕学生的起因,是魁发成事件(事件详情,参见《抵货运动的是是非非》一章)。魁发成料器店,有日本人的股份,冲突中,也有日本人参与。加上刚刚发生了福州抵货学生跟日本人的冲突事件,北京政府特别担心在京畿之地,也发生类似的事件。作为天津警察头子的杨以德,更是担心这一点。所以,才大动干戈,抓了学生。虽然学生在这次事件中,的确违法了,按说被逮捕也不为过。但抓了人的杨以德,却心虚得很,不断跟被捕的学生套近乎,强调他对学生的爱国热情表示赞许,他跟南开大学的校长张伯苓关系怎样好,与这些出身官宦家庭的学生的父辈怎样有交情。他跟学生没有私仇,他自己过去怎样爱国,怎样在外国人面前不含糊,他这个人怎样仗义。到被捕学生移送检察厅之后,坐监的学生,在拘押期间,居然可以读书,开讨论会,开晚会,茶话会。“有游戏,有演说,快乐得很,并且吃了些茶点”。京剧、大鼓书、相声、滑稽戏。玩够了要聚餐,派人出去买酒,看守所所长说按规矩不能喝酒,学生们发了脾气,所长只好妥协,任这些学生喝酒猜拳。哪里是在坐监,分明属于度假。最后,上了法庭,一场官司,学生在法庭内外,慷慨陈词,扬眉吐气,最后法官草草审完,匆匆开释。凡是坐了监的学生,都成了英雄,受到万人空巷的欢迎。

当然,看当时人编的资料,也不断有军警如何残暴,学生挨打,甚至流血的报道。但比照后来的事件进行就知道,这种说法,多为宣传的需要。众多被打受伤的人,好像没有几个进了医院,更看不到对伤员慰问方面的报道。比如武昌高师事件,学生方面说伤了几十人,但真正在医院里接受各方慰问的,只有陈开泰一人。而且据1949年之后大陆当事人的回忆,在五四运动已经被抬到天上的情况下,军警的残暴,如果真有的话,按情理,应该大肆渲染的,却恰恰没有这种渲染。相反,在当事人的回忆中,连最残暴的济南军警,都相当仁慈。军警要关城门,学生将腿塞进门缝,他们就不敢关,结果让学生们涌了进去。还有人回忆说,当时的军警根本不敢用刺刀碰学生。“五四”当口,上海警察厅厅长徐国梁有篇对警察的“慰谕”,很有意思,抄在下面,人们可以从中看出当时军警的真实态度:

近来学生罢课,商家罢市,大家兄弟昼夜四班巡逻,辛苦的了不得,本厅长很过意不去。大家兄弟到上海几年,遭过几次变乱,个个皆能守秩序,服从长官的命令,当长官的非常的欢喜,非常的相信。这一次又碰着这宗风潮,我们警察向来以保护人民生命财政,维持地方秩序为天职,望大家仍旧遵我们的章程,尽我们的天职,服从上官的命令,不要听他人的煽惑,在公时不要与路人闲谈,下公后自己休息休息,不要无故出门。我们漂洋过海,几千里路跑在此地,好容易每月赚了几块钱,养我们的妻子老小一家人家。一旦要变了主意,受了匪人的骗,小则差使撤掉,大则性命攸关。本厅长与大家兄弟相处七年之久,同生同死,真不容易。况且又是同乡居多,所以将肺腑的话告诉于你们,你们千万记在心里。再遇着学生成群结队,须力去解散他们。遇着他们拿着旗子棍子的,就赶速没收过来。如若他们不服从,就到本署报告官长,请示办法。总要和平,不要激烈。他如要骂,我们假装听不见。他如要骗,我们不要受骗。我们听他的话,要绝对的不听。如要说出非法的言语,你们就立时将他们拿住,送到署内,自有办法。这几天之内,大家要格外辛苦辛苦。本厅长心中有数,决不能辜负你们一番劳苦。特此传谕。

上海的警察,都是山东人卢永祥从山东带来的老乡,跟上海护军使的军队一样,都是当年的庄稼汉。维持秩序,当然是警察的任务。但是,一方面,徐厅长担心因山东问题而起的五四运动,使得这些山东乡亲组成的警察们受到“煽惑”,军心动摇;另一方面,又要让警察们尽量克制,别跟学生发生冲突,把事情闹大。在这样缩手缩脚的方针下,警察能做点什么,做到什么地步,可想而知。上海如此,别的地方也差不太多。

“五四”发生的时代,是个军人当家的年月。按理说,但凡军人政权,都有几分强横。但是,当时当家的段祺瑞更多以为自己是政治家,而非军人。比起他的老主公袁世凯来,他更乐意尊重民主体制的一些规矩,在议会不听话的情况下,不是简单地废掉它,而是另起炉灶。因此,尽管段祺瑞推动了武力统一,激化了各方面的矛盾,但他所掌控的北京政府,跟袁世凯时代相比,毕竟是个弱势政府,武力统一所用的武力,基本上要靠金钱购买。而且钱花出去不少,但效果不佳。各地的军头,有钱的主儿,不肯出兵,肯出兵的,不是地盘差,就是散兵游勇,像曹锟、吴佩孚这样别有怀抱的主儿,非常少。到了前线,个个都要饷积极,打仗消极,出工不出力。即使皖系的嫡系,也未必真心拥戴其武力统一的政策。

五四运动之所以爆发,是因为国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委屈”,这种委屈,不仅学生有,多数上层人士也有,甚至部分军头也难以无动于衷。普遍的委屈汇成爱国主义的洪流,在这个洪流面前,任何人都不敢公然对抗,尽管手里有枪,但绝没有任何一级政府自甘或不在乎被人扣上卖国的帽子。但是,在运动当口,只要有所举动,就难免背上卖国的黑锅。在军阀混战的时代,一个军头背上这样的黑锅,不仅意味着得罪了当地的绅民,而且意味着在日后可能的战争中,丧失了生存的合法性。在战前的电报战中,自己先失一局。

因此,尽管当局特别想把运动压下去,但却始终不敢用强。各地军头皮里阳秋,首鼠两端,而且个个都积极地跟曹、章、陆划清界限。所以,运动不仅没有在各地军警的阻拦中消退,反而如火如荼地越卷越大,直到运动中的人自家没了热情,才自然退潮。唯有作为嫡系的参战军师长马良,有一点强硬镇压的表示,也很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抗议声中,被诬为主张中日合并的卖国贼,不得不销声匿迹。

超强小保安  鬼医农女:帅哥,耕田吗皇甫筱司马槿  最强狂暴续命系统  生而不凡林北  清穿守则  亡灵祀  大医直播间  秦天道温书欣  陆先生又进黑名单了  异世封天  系统带我去问道  武帝神体风浩宛欣  唐昊小农民  剑灭苍穹  三国之帝临天下  万界∶开局从鸿蒙苏醒  最强末世三国系统  九转天尊丁烈然儿  从前那些沙砾  降龙幕笛  

热门小说推荐
明朝第一权臣

明朝第一权臣

魂穿明朝正统年间的一个惹了一身风流债的官二代,其时奸宦当道,北虏窥伺,土木堡之变旋即爆发前世默默无闻,今生又怎肯碌碌无为?何以立足?一腔热血,一口不平气,和那颗二世为人不甘平庸的心。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也!(注既有轻松搞笑,又有激情热血)...

我在曹营当仓官

我在曹营当仓官

楚云穿越至东汉末年,做了曹孟德麾下一管粮仓官,日子本来闲暇潇洒,直到恰逢曹操南征袁术粮草不济。曹操去把那仓官楚云给我叫来!楚云卧槽?!难道曹司空今日要借我项上人头一用!?曹操汝妻子吾自养之,汝无虑也!...

极限梦想之王者归来

极限梦想之王者归来

任天涯游戏职业大神,叶千,在梦想杯大赛的前一天遭遇车祸,成为植物人,六年之后苏醒,却失去了所有的记忆,失忆的叶千,路过了网吧,看到了屏幕中的任天涯游戏,激起了他心中的感觉。超越梦想,一路有你,一转千回,王者归来!天涯不落,我们不散小帅系列QQ群594874872...

这软饭吃着真香

这软饭吃着真香

作者卜非的经典小说这软饭吃着真香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看着面前七个貌美如花,但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姐们,夏天的嘴巴都快笑成花了。小天,你去给我当公司副总吧,月薪一百万。小天,我刚刚代言了一个房地产广告,人家给了我一套别墅,三姐送给你了。什么?想找女朋友了?我立刻招聘一百个秘书供你选择。温柔乡里,姐姐们都快把夏天宠上天了。可突然有一天,夏天的身份被揭穿大姐我的上百亿资产在小弟面前只是毛毛雨?四姐他竟然是我的偶像,医学界的泰斗?五姐我们...

穿回八零我成了商界大佬

穿回八零我成了商界大佬

黎苑穿越了,穿回了物质贫乏的八零年代,周围环绕着大堆的极品亲戚不说,还有个坑爹商城!艹!连原主记忆都卖?咋不去抢?就算生活中有再多的不如意,我黎苑也要在八零混的风生水起!有渣渣?虐!商城坑爹?一起坑。没钱花?赚!帅哥老公要不要?黎苑嗯?这个得想想。某人敢不要?你试试!黎苑...

和霸总互扒马甲的日常

和霸总互扒马甲的日常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雨晴烟晚的经典小说和霸总互扒马甲的日常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传闻中的女神医竟然是个又丑又黑的乡下丫头?顾龙霆要将她娶回家,所有人坚决反对。唯独六个老爷子气势汹汹他的两个爷爷她是顾家唯一承认的孙媳妇!她的四个爷爷整个宫家都是她的后盾!你以为她是个靠老公和爷爷的米虫?婚后,顾龙霆一层层扒掉她的马甲神医,黑客,设计师,大神作家你还有哪些身份是我不知道的?玉竹老公,你都扒我这么久了,接下来是不是该聊聊你藏了几件马甲?...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