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讲 军师谋略(第1页)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史记八讲(.shg.tw)”!

第八讲军师谋略

军师谋略,和上一讲中的战争手段,有点容易混淆,因为战争手段的施展通常离不开军师谋略的运用。不过《孙子兵法》上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对于国与国之间的争斗来说,朝堂庙算最重要,真到了双方上战场的地步,都是被逼无奈。我在第一讲说过,战争虽然靠谋略,但主要比拼的还是国力。比如苏秦分析秦和赵、魏、韩的战争,后者就算打赢了,也会大伤元气,因为炮灰没有秦国多,人家消耗得起,你不行。楚汉战争中,刘邦如果不在荥阳、京、索一线持久扛住项羽的进攻,有一百个韩信也没用呀。而他为什么能扛住项羽呢?因为萧何把关中治理得不错,能充分利用秦国制度和文化传统中有益于战争的因素,最大功率地汲取资源,从而源源不断将关中的炮灰送上前线,填补刘邦的亏空。所以,在战役中,谋略虽然能发挥作用,但也有限,比拼的关键还是国力。

不过需要注意,我说的这个国力,不完全指国家财富的总数,也不是什么GDP,这些当然也要考虑,但如果你的政权不能把这些财富汲取到,转换为战争资源,就一钱不值。所以,虽然东方六国普遍比秦国富裕,也最终被秦国打垮,因为六国从百姓中汲取(或者说得更刻薄一点,是榨取)资源的能力不行。当然,国家榨取能力和共治下族群的文化心理、文化传统有关,秦国的国民普遍吃苦耐劳,承受苦难的能力超强,因为秦国的国民构成,本来就和东方六国不一样,后来又融合了很多游牧民族人口,加上商鞅的驯服,基本上成为一丛丛韭菜。他们可以忍受非人的榨取,而东方六国人不行。这就是国力,体现在操作层面上,就是政治,也就是庙堂之算。

据考古发掘,秦国的兵器制造技术,是六国当中最差的,到了战国末期,还大量使用青铜兵器,而关东六国早已装备铁器了。铁器比青铜器锋利坚硬,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古书上谈到战国时代的兵器出产国,最有名的是韩,《史记·苏秦列传》里说:“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当为末)者,皆射六百步之外。”

但韩国却是战国七雄中除燕国外最弱的国家,也是最早被灭的国家。这有地理位置的因素,韩国很富裕,但四面受敌;而秦国是四塞之国,只要封锁函谷关,就可以高枕无忧。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秦国的政体比较野蛮,政府做事也没底线,在冷兵器时代的竞争中,更容易占据优势。我们看古书上讲到的那些名将,似乎有一个共同特点:对兵好。《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国大军事家司马穰苴,“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意思是,亲自视察士兵宿舍,亲切慰问,把自己分得的高级食品都散给士兵分享,自己去吃士兵食堂,而且打最便宜的菜。他这样治军,果然效果显著,“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也就是说,军中不但没装病的,连真病的,都挣扎着从床上起来,要为他卖命,把晋国、燕国军队吓得够呛,未交锋就拔营而逃。

另一军事大师吴起也是这样。“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意思是,吴起做将军,和最低级的列兵吃一样的食物,也不骑高头大马,干粮都自己背。士卒有生病长疮的,吴起亲自为他吸吮。这样做的效果也很好,“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也就是说士卒们都以为他赴死为乐,这仗不打赢很难。

赵将李牧也没有什么新花样,他每天都杀猪宰羊犒赏士兵,所以士兵很愿意为他卖命。汉朝有个叫魏尚的,同样深知这种办法,他做云中太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意思是他把太守所应该享受的福利待遇(军市租),都分给士卒,五天杀一次牛,分给军中中层,所以部队战斗力很强,匈奴人吓得远避,根本不敢靠近他的辖区。

这些人的做法都很有效果,但商鞅肯定对之不屑一顾:“这样当将军,太苦太累,难道人一辈子奋斗,就为了吃苦受罪?”他的同志韩非曾讲过一个道理,倘若发生火灾,用奖赏的方式鼓动百姓救火,效果不一定好,因为还有富人或者不那么爱钱的人,不稀罕这些奖赏,何况,官府也没这么多钱可赏。但如果换一种思维,下令凡是不救火的全部判刑甚至斩首,就没人敢不卖力。同理,商鞅肯定会认为,与其通过私恩来激励将士卖力,不如以严刑峻法让他们不得不卖力。秦国的成功经验,其实就在于把普通百姓都逼到了悬崖,逼到了水边,你能不卖命吗?换句话说,其他将军的背水一战,只是在战场上使用,在军事上使用,商鞅却在内政上使用,把政治军事化,也就是军国化。这样的制度,在打仗上是很能造成优势的,但也因此缺乏应有的柔韧性,超过了一定强度,就会土崩瓦解。

有人可能会说,将军对士兵必须懂得体恤,否则不得人心,打不了胜仗。这可不一定。比如汉代被封为冠军侯的青年将军霍去病,就从来不与士卒同甘共苦,在他的军中,狗马可以吃细粮精肉,士卒却会饥寒而死,但没妨碍他无战不胜。再比如唐代的名将哥舒翰,战功累累,被封为西平郡王,但《新唐书》上说他“为人严而少恩,军行未尝恤士饥寒,有啖民椹者,痛笞辱之。监军李大宜在军中,不治事,与将士樗蒱、饮酒、弹箜篌琵琶为乐,而士米籺不餍”。唐代拓边是很勇猛的,高适的诗歌中,却写道:“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可见将军骄横、士卒饥寒,是当时军中常态。高适曾经在边塞军中任职,这些“负能量”的内容,如果不是大家习以为常,他也不敢妄写。但因为唐朝疆域广阔、底子厚,所以不管怎么折腾,总还能打胜仗,毕竟对手大多穷,经不起消耗。

当然,秦国在严刑峻法的同时,也推行赏赐制度,在现实中大约是赏一罚九的比例。“手上没有一把米,叫鸡都不来。”秦国人也需要这把米,但米要控制数量,多了就不值钱了。而且,秦朝撒出去的米,不是来自于王室或官府,而是通过对外战争,胁迫大家去抢。一旦没有对外战争,矛盾就要激化,国家就会内崩。

所以,秦国的成功,其实主要不是军事的成功,而是政治的成功。我说的这个“成功”,并不是褒义词,因为不管秦国的疆域扩展到多大,也不能给秦国境内的编户齐民带来什么好处。秦国其实就是一个牢笼,它每拓展一寸土地,就是扩大了一寸牢笼。这个牢笼从关中扩大到岭南,对关中的百姓来说,不过是多了一群群和自己一样悲惨的同类而已。秦朝建立的目的,并不是为疆域内的每一个个体谋求福祉。

但这的确可以说是真正的庙算。商鞅洞悉人性,懂得如何最大限度地榨取资源,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他是秦孝公的好智囊,却是普通人的噩梦,他偷走了绝大多数人的幸福,包括他自己的。只是他这种庙算,在东方六国很难成功,因为六国的文化传统、文化心理与秦不一样。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的政体,是其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要改变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要靠文化观念的重塑和文化思想的灌输,其间必须有一定的武力作为后盾,这就是所谓的“教化”。秦国不知礼仪,信奉弱肉强食,所以商鞅的庙算在秦国能快速成功,如果换到别的国家,要收到同样的效果,恐怕要花几代人的时间。

上述是国内政治,至于国际关系,秦国也有庙算,比如“远交近攻”,比如“连横”,比如“反间计”。“远交近攻”的计策很有名,是范雎向秦昭王建议的,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我感觉不太蠢的国家都会这么做,事实上其他国家也是这么做的。秦国一直搞连横,联合东方某些国家,来对付其他国家;但东方某些国家,也搞合纵来跟秦国对抗,最厉害的一次竟然攻进了函谷关。可惜合纵国都有私心,最终被秦国各个击破。最有名的一次,是张仪欺骗楚怀王说秦国打算归还楚国商於之地六百里,怀王贪婪,竟然相信,由此撕毁了楚国和齐国的盟约,秦国又唆使三晋进攻楚国,差点把楚国打残了。

反间计最厉害,一般用在战争前夕或者具体战役过程中。比如长平之战,秦军感觉廉颇是块硬骨头,于是放出风去,说自己最害怕赵括。赵王信以为真,就换掉廉颇,改拜赵括为将军,结果被秦军坑杀四十万。赵国拜李牧为将,连破秦军,于是秦国收买赵王宠臣郭开多,捕杀李牧,使赵改任颜聚为将,最终灭亡了赵国。接下来秦国收买了齐王的宠臣后胜,后胜劝齐王独善其身,不管邻居存亡,过自己的好日子要紧。等到其他几国都被秦吞并,齐国当然也跑不掉。

在统一过程中,秦国还有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大搞恐怖主义行径,派遣刺客暗杀六国有名望的大臣。这是李斯出的主意。《李斯列传》里说:“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意思是,派谋士带着钱去游说诸侯。对于其中的名士,贪财的,就用钱收买;不贪的,就刺客对付。所以后来燕太子丹派人刺杀秦王,秦王一点也不冤枉,这种恐怖主义行径,秦国自己干得最多、最欢。

所谓的军师谋略、削弱敌国的手段,概括起来,无非是三种:离间(包括几个国家之间和一个国家内部)、收买、行刺。

秦末战争和楚汉战争时期,形势比较复杂,又出现了新的谋略形式。因为起义军挑战秦朝,和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行为不一样,它是从无到有的,必定要发明一些新招,以消解对方的合法性,鼓吹自己的正义性。陈胜在大泽乡,怎么样才能让大家跟他走呢?他用了两个办法:第一,假托一个领导,树立合法性。第二,假称鬼神。

陈胜这个人,确实是有点脑子的,不傻。吴广就比较盲动,所以事前陈胜告诉他:“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成功。天下劳苦大众痛恨秦国的压迫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现在的皇帝秦二世是小儿子,不当即位,应当即位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心地善良,为我们劳苦大众说话,被秦始皇赶去当‘边防军政委’,二世又把他杀了,这事老百姓还不知道。楚国将军项燕一向很疼爱士卒,老百姓都很怀念他。我们不如号称扶苏和项燕的部下,发动起义,一定能得到很多人响应。”

这个想法,一般人都会看出有矛盾。因为扶苏是秦国公子,而项燕是楚国将军,两人不但不是一伙的,还是敌对双方。但陈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历史学家李开元曾经为此找了一个理由:秦始皇的皇后是楚国人,扶苏有楚国血统,所以楚国人认他,把他和楚将项燕放在一起,不违和。

这样说有道理吗?我认为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统治者和统治者之间,不讲究亲情。

秦国和楚国在战国时代长期联姻,在位时间最长的秦昭襄王,母亲就是楚国人,号称宣太后。可秦昭襄王对楚国留过情吗?一点都没有嘛。正是在秦昭襄王统治期间,楚国被严重削弱,郢都也被秦国攻占,导致楚国不得已离开已经定居了六七百年的古都,迁徙到陈地。别说秦昭襄王只有一半楚国血统,甚至宣太后本人,是纯粹的楚国人,但正是在她主政期间,发生了楚怀王被骗入秦、幽禁至死的事。政治是冷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皇帝和俄国沙皇也是表兄弟,妨碍了他们互相攻伐吗?

普通人绝对不会傻到认为扶苏有楚国的血统,就会关爱楚国人,更何况史书上根本没有记载扶苏的母亲是楚国人,这种想象是不可靠的。陈胜的队伍中,本来就不一定都是楚国人,后来他派出去略地的武臣就是赵国人。就算楚国人相信扶苏会关爱自己,其他旧国的人会吗?况且什么都扯楚国,别的国家的人能高兴吗?

我认为他们之所以打出扶苏这杆大旗,是因为当时人深信扶苏是体制内健康力量。在司马迁的笔下,扶苏是因为屡次劝谏秦始皇,才被赶去当“边防军政委”的。在那个时代,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百姓,肯定特别希望扶苏能继承皇位,实行改革。结果上位的是胡亥,让百姓大失所望。我甚至怀疑,胡亥刚即位的时候,老百姓也对他寄予了厚望。这符合正常人的心理,毕竟和政府相比,老百姓太弱势了,那个时代的老百姓尤其弱势。为什么?因为在那之前,中国根本没有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从没有通过起义推翻一个政府的先例,他们想不出能靠什么改变自己的境遇。商纣王的百姓还能盼望周文王,因为当时诸侯众多。秦始皇的百姓能盼望谁?天下已经一统了。所以,他们只能希望政府自己改革,期盼胡亥上台,会比秦始皇好。湖南益阳兔子山出土的二世诏书也确实记载:

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今宗庙吏及著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当除定者毕矣。元年与黔首更始,尽为解除流罪,今皆已下矣,朕将自抚天下。吏、黔首,其具行事已,分县赋援黔首,毋以细物苛劾县吏。亟布。

背文:以元年十月甲午下,十一月戊午到守府。

诏书中说,先皇帝时代,各种表彰重大功德的措施都已经齐备了,各类法律也已制定完成。现在我即位,将和老百姓一同创造美好未来。大赦天下的诏书,已经发下去了。我的官吏和百姓们,好好干你们的本职工作吧。

看到这份诏书,当时肯定无数人热泪盈眶,谁知胡亥是个人头畜鸣的家伙,会变本加厉做坏事呢?所以,在陈胜所处的那个时间段,天下老百姓已经对二世完全绝望,但又没有造反的心,因为没有先例,想都不敢想。如果在这个时候,你告诉他们,体制内还有一支健康力量,只要这支力量上台,就会改革,好日子就会来到。这对他们会是多大的鼓舞?肯定能得到纷纷拥护。他们认为扶苏才有统治合法性,才值得被民众拥戴。陈胜的宣传,正迎合了最广大百姓的心理。

那时的百姓,就算体制内没有健康力量,也一定会幻想出一支健康力量,否则人生就太绝望了。扶苏就相当于一尊偶像,处于极度绝望和饥渴中的秦国人,一听到“扶苏”两个字,就会痛哭流涕,死心塌地跟着打他旗号的人走,至于项燕和扶苏是不是一头的,谁在乎?他们没准会想,就算项燕活着,肯定也会拥护扶苏。就像义和团,本来是反清复明的,突然变成扶清灭洋了。为什么?因为反洋的任务更迫切,而且只有反洋而不反朝廷,才可能不遭到镇压,民众跟着你,才会觉得有胜算。所以,读历史一定要联系现实,历史不完全是符合逻辑的。陈胜的想法,非常高明。我想,陈胜的起义之所以没有被马上扑灭,跟打出扶苏的旗帜有一定的关系,这使得加入的人更多了。只不过到了陈县之后,队伍已经大得令人眼花缭乱,用不着扶苏这个旗号了。

再说假称鬼神。陈胜和吴广当时找到一个占卜的,问他天下形势怎么样。其实我们知道,陈胜、吴广并不相信这个,就算相信一点,也仅仅是想给自己找点心理安慰。我想,他们主要是为了测试人心向背,占卜的人,一向走街串巷,很了解民意。果然,占卜的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巴不得天下大乱,重新洗牌,就怂恿道:“占卜很吉利,不过圣人以神道设教,还得问问鬼神。”

两人听说占卜吉利,大喜,至于问鬼神,他们也心知肚明:这不就是教我制造点神迹,骗骗这帮泥腿子吗?

于是他们用毛笔蘸着丹砂在帛上写了三个字“陈胜王”,看见旁边有个渔夫正在打鱼,当即偷偷塞进大鱼肚子里。回到军营,吴广咋咋呼呼地吆喝:“嘴巴里淡出鸟来,大家凑份子买几条鱼来吃吧。”他手下一听,马上屁颠屁颠去买鱼,剖开鱼肚子一看,都傻眼了,这是什么啊?

吴广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出来:“陈—胜—王。哎呀不得了,这是天意啊,陈胜要当王了。”

“就是那个有名的天鹅排长陈胜吗?”大家叽叽喳喳地问。他的鸿鹄理论看来广为人知。

细语漫流  环保渔夫  修真修己  十卦界八方  最强仙医奶爸弑神剑  阎临  九九金仙  侏罗纪求生:我能百倍增幅  我的心脏有高科技  世子殿下她是万人迷  穿成寡妇忙养娃  福运小娇娘,作精不下堂  最强仙医奶爸叶云霄  穿越之第一夫君(出书版)  最强仙医奶爸叶云霄安若溪  小道藏  旧神主宰  鬼谷八荒:我有一个修改器  重生八零之媳妇超旺夫  河流三千界  

热门小说推荐
老板好凶

老板好凶

楚歌我师父遍布祖国东西南北!苏柔可是你穷。楚歌我哥哥姐姐遍布全国各地!苏柔可是你穷。楚歌我月薪一万!我是网管!苏柔你工作的网咖是我的,你住的地方我提供的,你的工资我发的。楚歌嘶老板!!!...

深爱不轻言

深爱不轻言

林西楚行知是深爱不轻言小说的男女主角,由作者然非创作的现代言情小说。讲述了林西从没有想过深爱着自己的丈夫会和亲妹妹出轨,而出轨的那天,正好是她和丈夫的结婚纪念日,将林西之前所有的遐想和理想都变成了妄想,她再也忍无可忍,跟丈夫离婚之后,她就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任何人都进不去,突然有一天,楚行知突然闯入了她的世界。...

参见皇子啊

参见皇子啊

叶天魂穿了,高配,穿成了皇子,可还没等他高兴,就有人喊道七皇子,上啊,去生死擂台比武啊。咋办,我不会武功,完了啊,我要跑!...

天降宠婚:霸总不好惹

天降宠婚:霸总不好惹

她是被遗弃的私生女,他是北城只手遮天的霸道总裁,一次偶然的相遇,她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他,从此,所有的努力都只为了能离他近些。...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