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新解(第1页)

“灵枢解难(..)”!

【新解】

一、关于是动、所生病

是动、所生病的提法,在马王堆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已经出现。该篇称其为是动、所产病。其是动病数为60,所产病数为77,共计137种病候。本篇的是动病数为74,所生病数为145,共计219种病候。

1.两篇文献中病候的具体数目,图表中为是动病+所生病,见表1。

表1两篇文献记载是动、所生病病候数量对照表

可见病候的数目《灵枢·经脉》比《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中更多、更丰富。

2.下面以手太阴脉为例,将二者所记载的内容进行对比,见表2。

表2两篇文献记载手太阴肺脉是动、所生病病候对照表

可以看出二者内容虽有多少不同,但基本意思相同。而《灵枢·经脉》的内容比《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要全面。尤其在所生病中气盛、气虚、少气的不同表现。

3.中医对是动、所生病的认识

中医对是动、所生病,历来看法不统一,有如下几说:

(1)是动在气,所生在血之说。见于《难经·二十二难》。

(2)是动在经络,所生在脏腑之说。见于张景岳《类经》。

(3)是动病因在外,所生病因在内之说。见于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4)是动为本经之病,所生为旁及他经之病。见于徐大椿《难经经释》,其曰:“是动诸病,乃本经之病;所生之病则以类推而旁及他经者。”

(5)是动、所生病均为脉动反常之说。见于《难经集注》虞曰:是动“言反常之动也”,“脉动反常,故云有所生病。”

(6)李鼎教授认为:是动病与所生病不应对立,而是互相连贯的,“是动病”是从经脉的异常变动来说明有关病证,“所生病”是从经脉(腧穴)主治来说明有关病证,病证的对象是一致的。所以两者只能是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而不是相互区分、相互判别的。

(7)近代多崇徐大椿之说,如《简明中医辞典》认为:“其病主要由经脉传来,非本脏腑所生,故名是动。”“其病一般由本脏腑所生,并非经脉传来,故名所生。”原山东中医学院《甲乙经校释》也有相同看法。

由于本篇于每条经脉之后,均提到人迎、寸口脉的比较问题,如所言实证范围中,肺、大肠、脾、胃四经是寸口、人迎脉旺衰相差三倍;心、小肠、膀胱、肾四经旺衰相差两倍;心包、三焦、胆、肝四经旺衰相差一倍。而虚证则出现寸口、人迎的旺衰相反,该旺反衰,该衰反旺。这些不厌其烦的叙述,可以认为它们是与是动、所生病密切相关,是是动、所生病的注解。关于人迎、寸口脉,张景岳认为:“脉口在手,太阴脉也,可候五脏之阴;人迎在颈,阳明脉也,可候六府之阳。”可见寸口脉能反映五脏之阴。本篇中阴经的变化也主要在寸口脉,如肺、脾、心包、心、肾、肝六经都是以寸口脉对人迎脉的比较作为虚实证的依据。可见,人迎、寸口脉相比较,既是对外邪强弱、部位深浅的比较,又是对脏腑之气强弱的比较,所以它能对病情性质、部位、正气强弱、脏腑关系作一粗略的估计。这种脉象对比的异常变化,可能就是经文是动、所生病的起因。所以《难经集注》有脉动反常之说。目前可以说,是动、所生病是从寸口、人迎两脉的比较出发对疾病的一种认识。从是动所列症状较少,所生病所列症状较多来看,所生病影响面较宽。在《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中甚至将是动病的症状全部列在所生病中,如手阳明病候中,是动为齿痛、朏肿;所生病为齿痛、朏肿、目黄、口干、臑痛。从是动所列症状以本经本脏为主,而所生病除了本经本脏之外,还牵涉到他经他脏来看,所生病病情要么时间长,已有传变;要么较轻,但已影响到脏腑关系。至于如何运用寸口、人迎脉的比较结果来分辨何者属是动,何者属所生,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中医中经络理论出处及其特点

古代由称“脉”开始,随着认识的深入,逐渐将“脉”分称为经脉和络脉。经深络浅,经粗络细。经络中运行气血,以濡养全身。但是经络又不仅是一种气血运行的通道,它本身也担任着人体内外调整适应、内外自强防卫的功能。也就是说,经络既能主动运行气血,又能主动进行内外调节,是人体生命力的表现。所以在人活着的时候,就能表现出经络效应,人一旦死去,经络效应就不复存在,经络也就无从查证。所以使用解剖学的观念来看待经络现象是不恰当的。

人体中气血在一起运行,看起来好像是一体,却又有明显区别。中医强调“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血至则气至”。但是从气血比较的角度上说,血自身的表现主要在营气,而气本身就是一种功能活动表现,与血有密切关系的是卫气,营气与卫气都在经络中运行,但运行途径并不完全一样,它们时而在一起,时而分开;时而同向运行,时而逆向运行。同是一条经脉或络脉,不像普通输水管道那样简单,因为这些不同的运行方式,是有经络参与的,因此研究经络的功能是很重要的。

1.经络学的基本理论,出于《灵枢》中。有人研究发现,《内经》中中药处方为13方,而针灸处方为413方,这在当时中药的发现和总结还比较少的时候,以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是不奇怪的。由此说明,《内经》是以针灸疗法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其理论自然要围绕着针灸来进行论述。虽然《素问》和《灵枢》都阐述了经络学的内容,但就经络学的理论来说,《素问》中的经络学内容,应该是对《灵枢》经络学理论的补充和完整。《灵枢》中的针灸学内容是比较全面的,从“经络”、“腧穴”、“刺灸法”到“治疗学”基本齐全,尤其是“针灸治疗学”的内容更是比较完善。但其中经络的基本组成,包括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等,甚至还有任脉、督脉、

脉的有关内容,唯独没有关于皮部的论述。《素问》没有这些基本内容,而是出于《皮部论篇》,可见经络组成的内容到此才算真正完整。《素问》中以针灸内容命名的篇章有18处,其中《皮部论》、《经络论》主要完整了经络基本理论;《刺要论》、《刺齐论》、《刺志论》、《刺禁论》、《缪刺论》、《长刺节论》、《刺法论》、《针解》、《四时刺逆从论》主要在刺法上进行了补充;《气府论》、《气穴论》、《骨空论》、《水热穴论》主要在腧穴上进行了补充;《刺热》、《刺疟》、《刺腰痛论》主要在治疗学上进行了补充。《素问》中还有一些篇章,也与“针灸学”直接相关,如《经脉别论》说:“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阳明脉解》说“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等,即使在篇目中没有“针”或“脉”字的,也多有针灸的内容。除此之外,古代其他文献中,记载当时行医的知名医生,所使用的治疗手段也多是针灸疗法。如医和、医缓的针膏肓法,扁鹊的针百会法,甚至华佗的针刺头风法等,都是以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因此,在《内经》的成书年代,针灸的运用是相当普遍,可以说是当时的主要治疗手段。针灸经络的基本理论可以说是出于《灵枢》。

2.经络有顺磁性。所谓顺磁性,是指经络线与地球的磁力线平行。磁力能影响经络的循行力。虽然这种说法目前还没有实验室依据,但在临床治疗时利用磁力线的方向和力量,对一些气机紊乱的病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如失眠病人,尤其是心情激动不安、心理压力大的病人,在睡眠时,将床置于南北向,使病人顺着磁力线的方向躺下,能有效地帮助睡眠。

人在白天一般处于站立状态,无论人朝向何方,其经络的走向都与地球的磁力线平行。十二经脉表现为阴升阳降的循行方式,人若将手臂上举,就可以看出来这种现象。长期的天人相应,人体气机运行过程必然受磁力线的影响,经络必然出现顺磁性。当人体发生气机紊乱时,气机不能按照常规运行,而气溢四处,不能归经,经络的顺磁性将被扰乱,各种有效的治疗虽然能使气机回复,但若能借用经络的顺磁性特点,其回复将会强而有力。至于头朝南或是朝北为好,一般来说是头朝北为好,因为头为人之阳,而地之北为阴;足为人之阴,而地之南为阳,阴阳相交,天人合一,有利于气机的运行。当然还要看病情,若属阳火上亢,则取头北足南位,若属虚火上炎者,则取头南足北位为好。

当然这只是一种借用的辅助方法,除此之外,中药、针灸的有效治疗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3.头胸与四肢末端有全息感应现象。十二经脉的阴阳经交接部位,基本在四肢末端、头胸部。阴经循行到这里,将有阴经特色的气机,逐渐转化为能够进入阳经的气机,除了保持阴阳经之间流通顺畅之外,还有一个阴转阳的问题。反之,阳经在这里与阴经交接,也有一个阳转阴的问题。因此它们有一个联动的关系。就是说,头、胸部的阴阳转化,与四肢末端部的阴阳转化有共性,而且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在一个整体内,必然出现全息现象。现在已有实验室依据,证明头部内的微循环与四肢末端的微循环有一致性,头颅内的疾病,可以通过治疗四肢末端而取效。金元时期创造的大接经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就是古人不自觉运用这一现象的最好说明。

头胸部与四肢末端的全息现象,虽然目前还没有较多实验室依据,但在临床中却是经常见到。如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针刺十宣穴就能开窍安神,活血化瘀;呼吸困难,针刺十二井穴就能宣肺平喘,清热泻邪;妇人缺乳可以针刺少泽穴等。当然这些疾病的病因应该与阴阳气机交接不畅有关,否则就只能作为辅助疗法。

4.皮部是经脉在皮肤的功效表现。从经脉的认识上可以知道,其循行部位比较深,而经脉并不是管状的结构,其中运行的气血,只是依次而行,受经脉的约束,而不受经脉的限制。它既可以沿经脉而行,也可以散出经脉之外,因此经脉是一个从里到表的立体结构。经脉之气在里,又外散出表,在皮肤上形成一个投影。而人体基本上是一个圆筒状,体表面积比较宽大,因此皮部的宽度要比经脉的宽度更宽。在图上标示的时候,经脉是一条线,皮部是一大片。所以《素问·皮部论篇》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就是这个意思。①从经络的内容上说,皮部的出现是在其他经络的认识之后。针灸学是以经络为基础的,其治疗的最早手段是砭石、九针。皮部理论的出现应该与梅花针的使用有关。而据考证,梅花针是在镵针的针具上发展而来的,梅花针的使用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制作也比较精细和麻烦,它的出现后于九针,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因此皮部的认识晚于其他经络也是必然的。②皮部与络脉不等同。络脉因其部位比较表浅,一般出现在皮部,尤其是浮络、孙络,更是如此。如《素问·皮部论篇》:“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但皮部是经脉在皮肤上的功效表现,是经脉的气血外散于皮肤的结果,不是络脉功效的表现,也不是络脉中气血在皮肤上的表现。络脉多以血见长,以血的变化为其变化的指标,《灵枢·大惑论》所说“血之精为络”就是这个意思。如小儿指纹诊断,就主要是看食指上络脉血色的变化。金津、玉液穴的刺法,也主要是刺络法。其特点是点刺出血。治疗与络脉相关的疾病,如《素问·缪刺论篇》说:“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就是以刺络为主,而不是刺皮部。二者比较而言,治经病以刺皮部为主;治络病以刺络为主。

5.络脉的称呼有很多种。①从经络的基本概念上说,有:大络,如十五络、脾之大络、胃之大络、气之大络等,这些络脉主要起到沟通阴阳经的作用;小络,应是大络分出的分支,是刺络的主要部位,如《灵枢·官针》:“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孙络,是络脉中最小分支,如《素问·气穴论篇》说:“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②从络脉分布的部位上有:鱼络,即在手鱼上的络脉;肢络,在《灵枢》中多称为“关节肢络”,可见其多在关节和四肢;

络,指

肋部的络脉;布络,指网状布散的络脉,如手、足心之络脉;嗌络,指口咽部的络脉。③从络脉的表现上有:血络,指充血的络脉;结络,指有瘀血的络脉;虚络,指颜色青而不显见的络脉。④其他:如衡络、横络,均指横向分布的络脉;别络,从较大络脉上分出的小络脉;阴络,指属于阴处、阴经、五脏的络脉;阳络,指属于阳处、阳经、六腑的络脉;浮络,指显现在皮部的络脉。

孙岩  周正  逍遥医婿  越南密战  风光迫嫁  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  唐宋词鉴赏课  圣光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套装共2册)  飘动的导游旗  孟胜乐  元降  聊斋志异(经典译林)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噬神武帝  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下册)  重生火影的修道者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主角的自我修养  女神的上门豪婿  

热门小说推荐
斗破以签到开局

斗破以签到开局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三农闲人的经典小说斗破以签到开局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斗破只是开始,后续会写武动乾坤,大主宰,元尊魂寒,意外重生为魂天帝的十三子。奈何天生气海不通,为此受尽了白眼。有朝一日,突然觉醒签到系统。从此,抢异火阅红颜扫六合震八荒,登临苍穹之巅。...

都市妖孽狂仙

都市妖孽狂仙

他在天劫陨落,却再次穿越重生,带着上一世的遗憾,他再一次踏上了寻仙问道之旅。...

从征服暗帝开始

从征服暗帝开始

校园爽文,特工杀手,苏苏苏!排雷,玛丽苏剧情+玛丽苏人设,看准再进!她合上电脑,水雾的蓝眸闪光,有人开价1000万美金,直言要取暗帝人头!他挑眉,然后?我接了。女人,你确定不是在弑夫?她是混世魔女,嚣张跋扈,校园逆天女皇!他是地狱修罗,风华绝代,帝国风云暗帝!千璃帝夜瞳,不许碰我!...

女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女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娱乐圈甜宠1V1双洁)一年前,某女杜星尘,我喜欢你!杜星尘滚。一年后,杜星尘把人堵在直播间门口。敖小小,你说过喜欢我。滚远了,勿Cue!新婚夜,敖小小问杜星尘你不是说我就是个祸害吗?为什么娶我杜星尘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敖小小老娘不嫁了行不行?身为饭圈毒瘤职业黑粉,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敖小小本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深入剧组第一线,贴身盯人,在线挖瓜。没想到瓜没挖着,却上了影帝杜星尘的贼船这其实就是个职业黑粉想要扮猪吃老虎,结果被狐狸精反杀,吃干抹尽的童话故事。(啥?建国后动物不许成精?别误会,我的主角都是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