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第60讲(第3页)

元明照生所:在后面连续几句话高度概括总结168个字,在高度概括总结三种相续。「元明」,是我们的本觉、本明、本体,本来就明,本来就有智慧。「照」,就是生相无明。「生所」,由于生相无明而显现出业相无明,就是「因明立所」。

所立照性亡:「所立」,因为现出这个业相无明以后,紧跟着就第二个念、第三个念,然后盯住业相无明再观照。那个第二念是表无量的第二个念,是作为转相无明,然后转相无明又被业相无明调虎离山,离开了本觉本明,盯住了那个妄现的业相无明,在这打妄想。所以本觉本明就遗失在我们的邪知邪见里。虽然亡,有没有真正亡掉啊?他当下就是转相无明。

业相无明也好,生相无明也好,元明也好,都是一个东西。可是不这样讲,我们不容易明白。佛硬着头皮讲了《楞严经》,讲了《法华经》。真正大根机之人,几句话就了事。越是真理越简单,假传万卷书,真传就是一句话,就是「阿弥陀佛」,就是「如是我闻」。「所立照性亡」,这是我们本有的智光就被转为能见的见分之光。

我以上讲的那个山西老居士,念佛念到九点半,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不是叫「元明」?后来他夫人回来,说黑咕隆咚干啥呀,他一下什么也看不到了。这个时候本有的智光是不是就转为能见的见分之光了?所以能见的黑暗是不是黑光啊?然后灯一开就看到白光了,就变成见分之光了。因为他老婆回来说黑咕隆咚的,是不是所立了?所立了,这个照性就亡了。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总而言之,虚空是迷妄而来。我们有了一念业相无明,是不是变成我、他这个对立了?是不是就有空间了?是不是就有虚空了?这叫「迷妄有虚空」。就是由一念业相无明将本有真空浑浊为晦昧之空,成就了这个虚空。「立世界」就现相了。当我们有了虚空的感受以后,我们的转相盯住业相在观照,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心里本有的那种坚固的妄想就显现出地水火风、红黄黑白、山河大地等种种的相分,这叫「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由坚固的妄想而成就了国土。广义而言,风云雨雾是不是都是国土啊?我们的肉团身都是国土。「知觉乃众生」,「知觉」就是能知、能觉。这里「众生」是有情众生,前面的「国土」是无情众生。当然,无情众生也是知觉,这里特指生命层次比较高的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这个「空」是虚空,「大觉」是真空。我以上讲了,我们有时呆头呆脑地在那里发愣发傻,别人叫你几声,等叫第三声你惊醒了。又说你在想什么,但是你刚才什么也没想到,是不是?什么也没想就是真空,一出定就有想了,就成虚空了,是不是有了空间的感受?所以以先后次序,这个虚空是不是生在真空中啊?没有任何念头那就是真空了,打这个比喻。「如海一沤发」,「沤发」是个水泡,打比方,虚空在我心里就是大海中的一个水泡。实际上虚空是不是当下就是真空?到底谁大谁小?都是一个东西。

有漏微尘国:包括有情世界、无情世界,和所谓根身与器界。「微尘国」,大至佛刹,小至微尘,皆是国土。皆依空所生:世界上的万法都在虚空包容之中,虚空由我们一念妄想所现,依此观照十法界万法。这个「生」解释为变现。因为讲生就有能生、所生,就是有二法门,而能现、所现是一个东西。

沤灭空本无:我们的真心比如大海,虚空就好像大海里的一个水泡——这是通过分别法来观照,拓宽我们的心量——何况天人鬼畜、泥巴瓦块这些东西?是不是虚空这个水泡里的一点点东西啊?况复诸三有:「诸三有」是欲界、无色界、有色界。说到有情、无情一切众生,都是唯真心一念之所变现。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归元」就是成佛,「性」就是明心见性,「无二」再没有第二个法门。「方便有多门」,明心见性以后,我们修任何法门都能帮助我们成为究竟圆满之佛。像龙女那样根机特别利,当下即成圆满佛。她不用方便法就成佛了,用究竟法就可以直接成究竟圆满之佛,但是绝大多数人来讲呢,他先成分真即佛。要成为圆满之佛还要有一个过程,要修证,这个时候你修任何法门都行,包括什么法门都不修也是一种法门。所以一定要搞明白,必须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之下才可以说万法平等,都能成就。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圣性」就是指我们的本性无所不通。正法、邪法、大法、小法,没有一法不是我们的自心本性所显现,叫「圣性无不通」。所以这个「圣性」一定是讲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任何一法之性都是「圣性」。这个茶杯是不是圣性啊?它跟诸佛菩萨是不是通达的?无不通,本性就是通的。一定要搞明白。所以成佛不从修得,他本来就是佛。但是不修不得,不修的话即使你是佛,你也得不到真实妙用。「顺逆皆方便」,是表无量法门皆是不了义之方便法门,进一步肯定,成佛(归元)的法门,只有先明理这一条路。无量法门讲成究竟义都能成就。到下面就有文章了。

初心入三昧:「初心」就是指刚上路的修行人。迟速不同伦:明心见性的人可以一步登天,不明心见性的人不知道猴年马月。「迟」与「速」就是快与慢不是一回事,前面讲了,是日劫之倍。

对于下面的二十五个法门,文殊菩萨分别作了具体的分析。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这是针对优波尼沙陀尊者观白骨的法门。「色想结成尘」,色尘是由坚固的妄想而成就。「精了不能彻」,这句话应该是「非精了不能彻」。也就是说,这个坚固的色尘是由坚固的妄想而成就,那我们要破是不是也要通过坚固的妄想去破除?那么至于初心的人是不是很难修啊?「如何」,那你怎么可能通过?「不明彻」,不容易明白。以这种不容易透彻的色尘作为初心修行的法门,怎么能明心见性呢?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这是针对憍陈那尊者以音声为观来成就。「音声杂语言」,当我们声音发出来的时候,是不是就有语言、文字的形相啊?音声和语言是不是各有特性呢?音声是一种振动,语言通过声音来表达,有时候还话中有话,弯弯曲曲。所以直与曲杂在一起,是不是很难分别和判断呢?「但伊名句味」,就是那么一点名句味啊。怎么「名句味」呢?语言文字有一定的法理法义。「一非含一切」,一句话能不能表达无量义?苹果能不能具足一切水果的味啊?不能。而修这个声尘,我们耳识仅仅是取决于一时,一时的这个声尘能不能明白无量的义啊?不能。所以「云何获圆通」?我们不能通过声尘这个「一」来包容含摄无量义。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这是讲香严童子菩萨以香尘为观而开悟。「香以合中知」,闻香尘之香臭、通塞,必须通过鼻根与味尘合起来才能成就。「离则元无有」,离开香味,离开通塞,这个觉知性能不能存在啊?不能存在。所以这个香尘不恒,我们怎么能够从中成就呢?「不恒」就是生灭法呀。「不恒其所觉」,前面讲的「离则元无有」,就是离开香尘,所觉不恒,能觉能不能恒啊?那就合于另外一种香尘,不就变化了?前后不一,初心怎么能成就啊?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这是药王、药上二大菩萨修的味尘。跟香尘类似,但也有区别。前面是以鼻根来嗅香尘,这里是以舌根来尝味尘。「味性非本然」,没有食品的时候,舌头能不能尝到食品的味道啊?「要以味时有」,有食品现前的时候味道才有,这也就讲了味性也不恒,也要在合中才能知道。「其觉不恒一」,我们能尝味道的这种尝觉不能保持专一不变。那怎么能成就圆通啊?注意,药王、药上菩萨通过品尝各种树木花草、土石、有毒、无毒等各种万法的味道,那么「其觉不恒一」,为什么两个菩萨能够成就啊?因为他是修了无量无量劫,生生世世修这个法门,大家明白吗?修这个法门是大信大行大解,一般的人不能成就。许多法门都能成就,这要根据各人根机不一、时空点的机缘不一这个情况来决定。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这是讲跋陀婆罗菩萨以观照触尘而开悟。「触以所触明」,注意,不要把触尘误解为触物。离合、违顺的这种感觉才是触尘。「所触」,是指触物,包括肉团身,各种外部环境等等。「无所不明触」,没有所触之物我们就显现不出触尘来。「合离性非定」,没有触物就没有合离这种触尘,没有触尘就没有感觉。「云何获圆通」,修禅定是不是强调自己能知的这个性呐?修任何法门都离不开这个能知的性,能知的性离开触尘都没有感觉,你还修什么禅定,谈什么成就啊?

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这是讲摩诃迦叶以法尘作为观照而开悟。「法称」就是法尘。「内尘」就是我们头脑里的回忆。「凭尘必有所」,法尘离不开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所对应的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实尘,五根对五种实尘形成五种俱生意识,这俱生意识就是法尘。所以俱生意识能不能离开五根和五尘啊?「能所非遍涉」,「能」指意根,「所」指法尘。我们意根对某一个法尘的时候,它能不能把所有的法尘统统包容进来啊?不能。如果我们修经教、修圆顿大法观照的时候你能够圆融,可是在修禅宗不可以,他只是观静,不能包容无量的万法。「云何获圆通」,这是法尘不能圆遍之故。所以这个法门对初根机人不能成就。对于迦叶这样的人呢,修无量劫的这种意根,他能不能成就啊?能成就。观一就是无量。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这是讲阿那律陀尊者修眼根。「见性虽洞然」,眼睛的见性虽然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明前不明后」,前面讲了,眼根是八百功德。若以四维论,只见前两维,不见后两维,故言四维亏了一半;则三分言功,一分无德。「云何获圆通」,眼根这个能见不圆满,所以这个法门对于初心也不能成就。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这是讲周利盘陀伽尊者修鼻根。他观照这个鼻息的出入。「现前无交气」,在吸气和出气之间是不是停顿一下呀?这是不是障碍?这个地方不圆满。「支离匪涉入」,「支」就是吸气,「离」就是出气。「匪」是不的意思。「涉入」是表圆融。「云何获圆通」,鼻根功德本来就是三分言功,一分无德,不圆满。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这是憍梵钵提修舌根。他以舌知味,只不过舌头没有那么灵罢了。「舌非入无端」,没有食品之味,他不能修舌根。修舌根的知觉不能离开味尘(食品之味)。「因味生觉了」,要有味道才能生出舌根的这种尝觉、知觉。「味亡了无有」,有没有哪一个人二十四小时之内把东西放到嘴里啊?更何况成年累月放到嘴里,有没有啊?所以味尘没有的时候,这个知觉就没有了。「云何获圆通」,所以修禅定功夫相对而言,它有种持久不变的过程,心里才能平静,否则心就容易乱。也就是说,这个味尘无恒,那么我们能尝的尝性是离尘就无体,离尘就无觉。所以这个法门不能成就。

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这是毕陵伽婆蹉尊者因身根观照而开悟。「身与所触同」,身根是能知,所触的触尘是无知。这里「同」是什么呢?是同样「各非圆觉观」。身根遇不到所触,他不能圆满地观照。所触遇不到能触,当然就更不可能产生灵知性,所以根尘不两立,它必须要合起来才能产生作用。「涯量不冥会」,「涯」是边际,「量」是数量。身根和触尘各有各的边际,两者在不能相接触的时候,能不能在冥中沟通啊?不能。比如我手接触这个茶杯,我有感觉了;如果接触不到,它在冥中会不会有感觉啊?不会。我也没有感觉,它也没有感觉。它不接触我,它也没有感觉。「云何获圆通」,所以讲我们这个身根在没有所触之物的时候,就不可能产生圆满的感觉。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这是讲须菩提尊者修意根。「知根杂乱思」,「知根」就是我们六种意识心的根,叫意根,也叫第七识。「杂乱思」,第七识夹杂着前面的六种意识心。虽然是六识作用于七识,那六识是不是由前面的五种俱生意识来成就的?所以第七识一定是夹杂着六识。「湛了终无见」,这是讲六识很难调服,很难真正达到湛然了达,一点不夹杂。「终无见」,是很难达到。为什么?「想念不可脱」,所以像须菩提这样的修了无量劫啊,而且修得不好的话要么就落入昏沉,要么就落入打妄想。「云何获圆通」,窥基大师在雪山堆里埋了好几千年都不能成就,到最后还是通过深入经藏,几年的功夫就成就了。

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这是讲舍利弗尊者修眼识。舍利弗眼睛看到什么,不需要头脑想,一本全知。这个「识见」就是眼睛对色尘的第一念直觉,他不需要第二念。「识见杂三和」,必须通过眼根这个能见,通过色尘、茶杯这个所见,然后才能产生眼识。修眼识要有这么三个恒久的因素,这样心就比较复杂了。所以一般的初上路的人修这个法门不能成就。「诘本称非相」,「诘本」就是研究,从根本上来研究。「称非相」,这个眼识不是从眼根产生,也不是从色尘产生,所以它查无根本出处。查无根本出处就是「自体先无定」,这本体就没有个一定,所以它是妄相,所以初心修这个法门不容易成就。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这是讲普贤菩萨修耳识。普贤菩萨的耳识跟舍利弗的眼识一样的,都是通过心见、心闻。「心闻洞十方」,他就懂得离开耳根,像舍利弗离开眼根一样。舍利弗看的时候这个眼根虽然在,但是个摆设,他没有障碍。所以这种闻叫离根解结。「生于大因力」,什么「大因力」啊?发大心,行大行,修了很长很长时间的大根机之人他能成就。所以普贤跟舍利弗都能离根解结,但不是像观世音菩萨那样明心见性以后离根解结观照,区别就在这里。所以不是发大心修大行的人,不能成就,这叫「初心不能入」。

鼻想本权机,只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这是讲孙陀罗难陀尊者修鼻识。他观鼻端白,没有离根。「鼻想本权机」,用眼睛观照鼻子端白这里,这是不是用意识在观啊?「权机」,是权宜之计,他是着相来修的。「只令摄心住」,这是种因缘所生法——眼睛看在鼻尖,把心摄在鼻尖,不要东张西望,把心集中于一处。这等于是心外求法,是方便说为心外求法。「住成心所住」,这里有能住与所住——当我们把心住在鼻尖,观到这里的鼻端白,有了成就的时候,心就有了所住,然后定力进一步加深,它有这种过程,叫「住成心所住」。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这是讲富楼那尊者修舌识。「说法弄音文」,讲经说法无非是拨弄音声文字。「开悟先成者」,先开悟以后才修这个舌识。没有开悟的人再如何妙语连珠、出口成章,都不能了生死。「名句非无漏」,名相、词语、文字、句子等等都是依有为法而存在,所以有漏。初心学者,不能依此法门成就,不能跟富楼那比。因为他已经是老修行,又是发心特别大、特别猛之人。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这是讲优波离尊者修身识。「持犯但束身」,持戒是约束自己的身体,修身能得到人天福报。「非身无所束」,「非身」是不是我们的心呐?心怎么束缚呀?所以持大乘戒,你心里打了妄想就是破戒。但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一个念就忏悔掉了,马上消除罪过。所以大乘戒既好持也难持。「元非遍一切」,连心都不能束缚,这个小乘戒它能起多少作用呢?「云何获圆通」,怎么能成就啊?

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这是讲目犍连尊者修意识,他的神通是靠意识心来控制。「神通本宿因」,目犍连生生世世修这个法门,利用神通来行善断恶。「何关法分别」,哪是修不修的问题?虽然目犍连尊者是因为意识而悟入,其实和意识有什么关系呢?「念缘非离物」,因为对法尘攀缘、打妄想,你才能修意识。心外求法怎么能成就?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这是持地菩萨修地大。若从地大之性来看呢,它是坚固之相,有种种障碍而不能通达。「有为非圣性」,持地菩萨生生世世修桥补路,是不是一直在地大上做文章啊?他是有为法,有为法是生灭法。那持地菩萨为什么能成就呢?就是因为他修了无量劫的修桥补路,他福报太大了,是福至心灵,但是不遇毗舍浮佛他也不能成就。毗舍浮佛一句话,一语点破梦中人。你修桥补路是为修什么啊?心平则世界平,他一下子明白了。如果我们不像持地菩萨那样,叫你心平世界平,你能不能明白呀?你还不知道他讲的什么话呢,这个心平与世界平有什么关系啊?所以修这个法门不容易成就,属于藏教菩萨着相修行。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这是讲月光童子修水大。他是通过自己顽固的意识心来观照水,妄想成真。可是这个法很难修啊!有时候出现幻相也能看到水,但如果保持这种幻相,以水滴石穿之功夫来修的话,幻相就可以变成真相,连自己的身体都能变成水,而且别人也能看到。「想念非真实」,这种通过意念所成就的定观不是真如本性如如不动之理。

「如如非觉观」,「如如」就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也就是真如本性,不是你意识心所能看到的。佛在前面不是讲「见见非见」吗?你能见到的那个东西就不是真的。所以「如如」,就是讲只有用智慧才能看到。所以「若以水性观」看到的那个水真实不真实啊?不真实。凡是意识心看到的东西都不真实,「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这是讲乌刍瑟摩修火大而成就。「厌有非真离」,他知道男女这种欲望之火对自己伤害太大,想解脱;「厌有」本身是不是用念呐?这个念是不是真离呢?既然是念,还是没有离开啊,他还有这种意识心。「非初心方便」,初心不容易成就这个法门。他是因为害怕这个男女欲望而修清净心,把欲望之火到最后转变为智慧之火。也是大根机之人才好成就,为什么?因为他通过神通观照到自己生生世世被男女这个欲望害得太苦太苦太苦,他吃的这个亏太大太大太大。铜柱地狱、铁床地狱,都是针对淫欲心重的众生而有。这是我们欲界众生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你能破除这种男女欲望,就是出尘罗汉。一次夫妻生活伤害七万八千个风虫,所以这个造业最深,要好好慎重。初心修行人对这个问题没有切肤之痛,一般法师也不愿意随便开口讲这个法,他不愿意叫人家生烦恼。《楞严经》里没有正淫与邪淫之分,你都要承担因果报应。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这是讲琉璃光法王子修风大。「动寂非无对」,风有动有停,这是对待之法,是生灭法。「对非无上觉」,「无上觉」是不生不灭的,修风大是以生灭之心求不生灭之果,无有是处。「云何获圆通」,那么对于琉璃光法王子这样的人,也是修了无量劫。如果不修无量劫,这个法门也不能成就。修得不好就变成风神鬼神之类,修得好你也是明心见性的菩萨。

先婚后爱:男友初恋不是我怎么办  强吻主角师尊,必死的我居然活了  豪门财阀想做小村姑的白月光  重生之白莲花女仙复仇记  影无纪  核战末日我搬空了敌国军火库  修仙世界大型角色扮演  修仙:开局永久增益,你让我低调  灌篮无敌三井寿  快穿,我只是男配啊为什么都爱我  【【假装】】  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  人在雷欧,变身奈克瑟斯  诸天:从大唐贞观开始  我被天道曝光,女帝连夜请我出山  快穿,这个宿主她有亿点点凶  重生,强势进入  人在木叶,我有穿越者聊天群  我在七零收废品  快穿:一不小心撩到主神怎么办?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九零之玩转废柴人生

重生九零之玩转废柴人生

前世的平安被身边人算计和出卖,落得惨死下场重生后她只想快意恩仇地活一次,从学渣逆袭成学霸,炒股炒房赚大钱,顺便斗斗极品亲戚,捉弄傲娇学霸校草,把前世踩她的人都纷纷踩至脚下。春风得意之时不料半路杀出个无敌兵哥哥,将门虎子不说,人帅嘴甜活好还不粘人,除了有点性急。...

沧澜战神

沧澜战神

他是万里海疆上的战神,回归都市,只为给她们一个家!...

星之新大陆

星之新大陆

简介意外的流星,灵魂的穿越,偶然的重生,陌生的世界,从此踏上神奇之旅。芸芸众生谁沉浮?披星戴月唯有吾。碎大地,破长空,乱世觉醒救苍生,征战四方天下生。...

墓邪记

墓邪记

爷爷的坟墓被刨,一群神秘人进到诡异的‘龙骨山’,却没想到这一系列事情的背后竟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本站为书迷更新墓邪记最新章节,查看废柴小丑所撰网游动漫墓邪记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近战巫妖

近战巫妖

从小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对格斗有着疯狂热爱的雷动在玩游戏的时候心脏病发作而亡,灵魂降临到异界。附身在一名炼狱半巨人身上并且将游戏系统至高神培养辅助系统一起带到这个世界。并饶幸获得了一名传奇巫妖的知识和一颗亡灵之城的筑基石。问题是炼狱半巨人是被魔法女神诅咒一族,与魔网绝缘,他只能另走他路,将自己酷爱的格斗在这个魔法盛行的世界锤炼并发挥到极致。且看这个顶着巫妖名头却更擅长近身格斗的家伙如何在异界混的风生水起!如何塑造出媲美众神神域的天空之城!如何成为达拉然史无前例的格斗之神!无耻?怎么会!雷动一脸无辜没有让您与这些美女僵尸们发生非常规亲密关系,已经相当厚道,怎么能称之为无耻?你看,这些美女们对您的兴致是如何高涨?好吧!我承认,这是一个相对比较轻松比较嗨皮各族性格独特的美女比较众多的故事。好吧!我承认,这一本披着游戏马甲的玄幻穿越文。...

盛世闪婚

盛世闪婚

你你要干什么?黑暗的房间里,她退到角落,惊恐的瞪视着他。他轻笑着卸下领带解开纽扣,如恶魔般发狠的将她压倒在身下你!他强势侵入她的生命,对她进行残忍报复。用三年的妻约,逼迫她忘记她最爱的男人。她气急败坏挣扎,要怎么才能放过我?他噙着笑,狭长的眼眸微微眯起,跟我生个孩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