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此名修心无慧自失:修行偏重于定力,而缺少智慧观照。悟则无咎:开悟了,明白这个道理了,就不会招来麻烦。若作圣解,则有忆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坠:「撮心」是提心吊胆,「失于正受」是心随魔变,不能主宰自己。这跟那些有神仙附体的人还不一样,神仙附体还有约定,我烧个香请他,他才来,事情说完就走;这里呢,他不能主宰自己,魔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搞得他惶惶不可终日。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慧力过定,失于猛利,以诸胜性怀于心中,自心已疑是卢舍那,得少为足。此名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是开示受阴第四种魔境,「慧偏多狂」。
慧力过定:由于智慧超过了定力,失去平衡,而造成了「易知足魔」入心。失于猛利:是造成这一种魔境的原因,这种人也是过于自负,认为自己太有智慧了。
以诸胜性:「胜性」是虚明体露,已见到自心的那种胜相,但是还不能使用,要进一步地用心挖掘这种使用,逐步地出现一些灵性。怀于心中:在已经开始破受阴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点点滴滴的成就,这个时候他得少为足,自己以为成就了。自心已疑是卢舍那:哎呀,我可能就是卢舍那佛再来啊!这个时候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这是一种情况。得少为足:一点点感受就以为是大彻大悟。
此名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恒审」是指定慧均等,在定力成就的时候不时地回光返照,但他不明白这个道理。「溺」是沉溺、毁坏,这种沉溺就在于过分地自信,刚愎自用。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自吹自擂,我已经明心见性。
果真明心见性之人不可以夸海口,要按照《法华经》的教诲:如果你认为自己明心见性了,你应该就尽菩萨的义务和责任,把你明白的道理告诉别人,弘扬如来家业,帮助更多众生成佛了生死,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真正明心见性之人应该想到众生在受苦,想着要帮助众生而寝食不安,菩萨应该是这样的心态。有道无道,自己要知道。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新证未获,故心已亡,历览二际,自生艰险,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脱。此名修行失于方便,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欣其舍寿。或常忧愁,走入山林,不耐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是开示受阴第五种魔境,「历险生忧」。这种情况属于定与慧都很下劣,失于方便。失于方便就是过分地执着于常规,不懂得用一些方便法来开解自己、平衡自己。
新证未获:他已经看到受阴区宇中,已经尝到了自己悟解宇宙人生的法味,但是还没有得到真实受用。这里也带有急于求成这种心态。修行是一个踏踏实实、不骄不躁、心平气和的过程。你稍微动心起念着急了、懈怠了,这里就可能出偏。在世间法叫欲速则不达。故心已亡:是指色阴已破。历览二际,自生艰险: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色阴已破,受阴又破不了。「自生艰险」,心里没有着落,两头不着实啊。
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如坐铁床:「如坐铁床」是指像在铁床地狱一样,其中烈火熊熊,坐立不安。如饮毒药:像饮了毒药一样在心里发作,是不是很难受啊?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求人家啊,「你把我脑袋砍下来吧,我谢谢你啊!」他以为把这个命舍掉了,就能得到解脱。早取解脱。此名修行失于方便:定和慧双方都很低劣,用不起心来。
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总是提不起精神来,没有一丝一毫的开心。「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自己做主了,你这个肉体已经变成忧愁魔的一个利用工具。我有个弟子是结肠癌,动过六次手术之后,医院即拒绝再次为她动手术,否则会死在手术台上。直到她遇到如来藏大法以后,自己讲:「师父啊,我今天是第一次真正地露出笑容。我这五六年以来都是假装笑容,是笑给人家看,安慰别人。现在我才是真的看到了光明。从去年春节过后到现在,开刀一年多还活得好好的。我现在不仅不怕死,我还不怕活,我还要争取尽快地登台讲经说法。」
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欣其舍寿:认为只要把命舍掉就能成佛,这是重者。有一个修观音法门的居士,身上穿着黄海青,用一根绳子把自己吊死了,认为那就是成佛;还有人往水里噗通一下跳进去,认为这样就可以去成佛。这些都是走火入魔的表现。你要去成佛何必执着把这个命丢掉?利用这个命去帮助别人不是很好吗?或常忧愁,走入山林,不耐见人:轻者就去图自己清净,不愿意跟别人接触。这样的人还能成佛?修大乘菩萨道就是要做众生不请之友,怎么可以自己躲起来啊?
失于正受,当从沦坠:所以我们在能够纠正、检点自己修行中过咎的时候,要会用心,要听从师父和同修的教导、劝阻,不可以一意孤行!修菩萨道必须面对大众,为什么?只有在大众中,我们才能不断地见贤思齐。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处清净中,心安隐后,忽然自有无限喜生,心中欢悦,不能自止。此名轻安无慧自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喜乐魔,入其心腑,见人则笑,于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谓已得无碍解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是开示受阴第六种魔境,「觉安生喜」。
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处清净中,心安隐后:色阴破除以后进入受阴区宇,虚明体露,继续保持这种心态,那个境界会越加殊胜。那么在这种过程中呢,往往就会产生得少为足的心态,这个时候沾沾自喜:「哎呀,怎么这么自在啊?我怎么早不来,怎么怎么样……」你这个时候容易走火入魔。忽然自有无限喜生,心中欢悦,不能自止:像这种情况是修禅定最大的忌讳,叫喜风不止。
此名轻安:修禅定容易得到一种轻安的感受。佛讲了,禅定之乐甚过夫妻生活一万倍。这个方面倒是提醒我们,要把世间的这种不文明生活放下,禅定都这么快乐,何况成佛成菩萨啊?既然禅定容易走火入魔,我们修《法华经》《楞严经》,你再怎么快乐都不碍事,这是救命的法宝。无慧自禁:自己不能控制自己这种轻安之乐。我们看到有一种人,他笑了以后就停不下来。这时候那些阴魔一下就可以入其心腑并且控制他,这就是飞精附人。所以我们一定要当心,一定要明心见性,一定要把如来藏道理搞明白,否则很危险!
为什么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因为修方便法门懈怠不能成就,精进容易走火入魔。所以在修禅定过程之中,祖师有教诲:如果你有过什么悟处,赶快吐掉!这个话好懂,可是难行啊!比如你晚上在定中,突然整个卧室里闪闪发光,我跟你讲,这是好境界。如果到第二天晚上你继续坐的时候——今天怎么不发光了?你这个心一来,马上就发光。这个时候你就完蛋了,这是魔来干扰你。那么到第二天晚上坐的时候,有光没有光仍然不在乎,既不求也不拒,这才是修禅的正确心态。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喜乐魔,入其心腑,见人则笑,于衢路傍自歌自舞:「衢路」就是大街,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自歌自舞」,就跟范进中举一样,我中了,我中了……发疯发癫四处狂奔。自谓已得无碍解脱:自以为已经了生脱死,成佛作祖。失于正受,当从沦坠:仍然会落到无间地狱,可怜不可怜呐?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自谓已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与过慢,及慢过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时俱发,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闻缘觉。此名见胜无慧自救,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谓檀越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经是树叶,或是氎华。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其深信者,从其毁碎,埋弃地中。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是开示受阴第七种魔境,「见胜成慢」。贡高我慢之人在这种境界中很容易走火入魔。
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虚明之体已经显露明白,破除了色阴进入受阴区宇,他已经觉得了不起了,得到一点点相似的法味就不知道天高地厚。
自谓已足:是得少为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好像是无端,其实是有端。这种人多生多世都是贡高我慢,看不起人。在这一生中好像是无端,其实都是他自己的习气所造成。
如是乃至慢与过慢,及慢过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慢」,确实有点功德,所以他贡高我慢。可是,他根本没有什么可慢,也不能慢,为什么?一切人都是自己一个人,他跟谁去慢啊?即使帮助了别人,别人是谁啊?是不是他自己?所以不值得慢。
「过慢」,张三和李四都是十分功德,张三非要认为自己比李四强,这种心态就是过慢。
「慢过慢」,张三是十分功德,李四是十二分功德,而张三非要认为自己比李四强。
「增上慢」,自己只有十分功德,他看成是十五分、二十分,太高估自己。
「卑劣慢」,前面几种慢多少还有点东西,这个「卑劣慢」是自己什么也没有,还要去慢;不仅没有,他还知道自己什么也没有,却故意地要去慢;他知道一件事情自己稍微努力努力就能够做到,他却不去做就来慢。这种人来讲,一般我们惹不起,要躲得远远的。
一时俱发,心中尚轻十方如来:这叫邪慢。邪慢的人更糟糕,他不分青红皂白,心里压根就没有羞耻二字,上至对父母师长,旁及左邻右舍,讲得不好听,这些人就跟疯狗一样到处乱咬。
有些人以为出家以后就跟极乐世界一样,到处安安稳稳、平平顺顺,你错了,不要把任何事情想象得那么美好。出家有出家的烦恼和习气,在家有在家的烦恼和习气,修行有修行的烦恼和习气,这正是成就我们的时候。古今中外都是这样。当年本师释迦牟尼佛那支队伍,也是叫你啼笑皆非。六群比丘、五百比丘比丘尼跟佛唱对台戏,另立宗派,你以为怎么样啊?你别一天到晚去耿耿于怀,横挑鼻子竖挑眼。修行人什么时候都要坦坦荡荡,坦然面对一切,始终对我们的事业要充满着信心。老鹰有时候飞得比鸡还低,但是鸡永远不会升到老鹰那么高。我讲这个法呢,就是说在弘法过程中我们会不断面临新的困难、新的挑战,但是我们始终抱着弘扬如来正法的勇气和决心,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
何况下位声闻缘觉:这些贡高我慢之人连佛都不放在眼里,何况这些菩萨声闻,又何况这些凡夫众生啊?有些人本身连佛都不信,连因果都不信。我们要发慈悲心,能度的方便度一度;不能度的,我们不要受他们的干扰就行,也没有必要去耿耿于怀。
此名见胜:这种「见胜」是带有讽刺意味,这个邪知邪见太过分,太盛气凌人。无慧自救: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智慧。包括大智慧,包括小智慧。大智慧呢,十方三世一切万法皆当人当下一念之所变现;小智慧,要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懂得随喜功德。有这个小智慧也能保你一生平安,恭敬尊重别人,自己不会吃亏。
悟则无咎:对真修行人来讲,一旦明白这个道理,当下错误消除。非为圣证:在受阴境界里有那么一点点法味,在修行人来讲并不是坏事,但并不是你已经成就,你只是得到一点人天福报。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下面是种种的表现。
不礼塔庙:到寺庙里去不拜塔、不拜佛。摧毁经像:看到佛像经书就烧,说这些东西没有用。谓檀越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对着佛像讲,这是一块铁,这是一块铜,这是一块土,这是泥巴佛。经是树叶:说「经」呢,是几片树叶子,哪是什么经啊?或是氎(dié)华:以前把经文写在高级的丝绵、布匹上面,他说这是块布。他是公开地谤佛谤法。禅宗的呵祖骂佛是在调整心态的时候,为了把一切有形有相放下。他这里是误导众生,罪恶滔天,必下无间地狱。讲法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众生的根机而说。
我被天道曝光,女帝连夜请我出山 快穿,这个宿主她有亿点点凶 修仙:开局永久增益,你让我低调 快穿,我只是男配啊为什么都爱我 影无纪 修仙世界大型角色扮演 豪门财阀想做小村姑的白月光 先婚后爱:男友初恋不是我怎么办 核战末日我搬空了敌国军火库 强吻主角师尊,必死的我居然活了 快穿:一不小心撩到主神怎么办? 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 诸天:从大唐贞观开始 重生,强势进入 我在七零收废品 人在雷欧,变身奈克瑟斯 重生之白莲花女仙复仇记 人在木叶,我有穿越者聊天群 【【假装】】 灌篮无敌三井寿
一张两年的合约,她嫁给了传闻中患有重疾的男人。外界都在嘲笑时婳守活寡,只有她咬牙切齿的看着身边人。霍总,你的重疾还有精神说话?不是,霍总,你这是骗婚了吧?哦。我记得昨晚您在隔壁。我梦游了。半夜换房说梦游,人前虐狗说演戏,时婳终于忍不可忍,老娘不干了!!她收拾行李想要逃出国,半道却被从机场截了回去。霍家少奶奶的位置只能是你,要么丧偶,没有离异,自己选。...
吴家第一天才吴战,用了三个半月突破地泉境。吴双这个别人眼中的废材,用了两顿饭的时间就突破了陈家的超级天才,一年半突破天泉境,吴双这个别人眼中的废材,用了一个月完成突破…万境仙漩之路,带吴双掀起横扫天下之路,别跟我比突破之速,你会自卑的…317547842(胜己创世官方粉丝群)...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天罡木木的经典小说诡气复苏开局一把斩灵刀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地狱空荡荡,恶鬼在人间。仙宫已破灭,徒留世人殃。鬼,诡,恶魔等称呼,皆指未知却以人类为食物的诡异存在。当世界充满诡异,当诡异开始兴风作浪。人们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驱魔师,所谓符咒更是无关紧要!更别提满天神佛仙人。一切,皆为虚幻。唯独诡异,真实存在。它们,以人类和所有鲜活生物为食,毫无规矩可言。普通人只能通过一丝规律来逃避死亡。王明明,一个普通都市青年,下班的路上遇到了诡异存在,好在,误打误撞...
南宋时期,提刑官宋慈凭借仵作,为百姓申冤,一部洗冤录集,更是让后人称为法医奇书。...
小少爷,你觉得你爹地的优点是什么?某日记者采访。颜值高身材好,倍有钱。萌宝认真点评。缺点呢?小家伙歪了歪脑袋,懵懂的说没有!上辈子的她,亲人丧命,就连她的儿子都惨死在她的面前,她被囚禁在精神病院,折磨的人鬼不分,一身身傲骨被寸寸砸断。重生归来,她势必要扭转一切局面。重生第二天,她就被钦点成了那位传闻中杀人不眨眼,其阴孑手法让人闻风丧胆的残废男人,号称轮椅上的阎王爷。哪知自家老...
谋士与杀手疯狂生长的乱世,有人御狂局有人执狂子,笼络杀手捭阖朝堂。乱世,乱出谋士杀手的盛世。且看来自西渚千岛,历经逃杀来到大雍的古扬,如何步步执刀谋猎宫阙!如果不能回去,怎对得起当年鲜衣怒马!...